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水运杂志社: 现将广西桂平至贵港航段捞砂船严重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情况向你们反映,希望能通过有关部门予以解决,以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桂平至贵港航段捞沙船较多,主要分布在鸡儿滩上下、曾村转角处、浪滩头、福山出口处和桂平船闸面等.这些捞砂船一般停泊在航道弯曲处(估计弯曲处积砂较多),由于大部分砂船停泊在航道以内,因而对船舶特别是拖驳船队(一艘拖轮拖带六艘驳船)的航行安全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广州珠江夜游“火出圈”,全国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全国客船密度最大的水域之一,每晚有120多个夜游航班在12公里的珠江东河道来回穿梭。随着电池动力船的投入使用,全力保障珠江日夜游航班新型动力船舶的安全有序运营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关注电池动力船舶畅通船舶通航环境据了解,目前广州日夜游有珠江游船37艘,其中纯电池动力船舶9艘。根据广州市电池动力船舶的发展规划,3年内电池动力船舶将成为珠江游主力船舶,5年内将珠江游船全部更新为电池动力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珠江干线航道建设迅猛,大量运输船舶正值更新换代之际,标准化船型的研发显得十分重要。一是由于珠江水系货运基本上以自航船为主。一批现有驳船已不适用。二是干线上300t以下的散杂货船船龄较长,技术状况较差,已到或强制接近报废年龄。三是近年来在船舶艘数总体减少的情况下,船舶平均载重吨由1999年的113t上升到2003年的244t,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必须对新建船舶进行引导。四是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与航道建设协调发展。因而开发符合现有航运特点的新船型是十分迫切的,在新船型研发中赋予其“标准化”的内涵。使每种船型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11月30日,由江苏通洋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50m级长江A型航标船"宁道标1005"在长江扬中航标器材维修中心码头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这是长江下游第4艘50m级航标船。长江航道局、长江南京航道局、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了该船完工交付。  相似文献   

5.
2021 年12 月27 日,由中国船级社(CCS)负责检验的珠江内河商品汽车滚装船"穗港汽车01"号在南沙船舶建造基地交船下水.据悉,该船是珠江内河建成的第一艘汽车滚装船,标志着珠三角开启内河汽车滚装运输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15,(4):46
<正>进入1月份,珠江水系航运生产保持稳定运行,大宗货物增速放缓;西江干线航道通航条件良好;长洲枢纽过闸船舶艘数和过货量同环比出现回落;西江水路运价环比略降,船舶周转率保持稳定。进入1月份,珠江水系航运生产保持稳定运行,大宗货物增速放缓;西江干线航道通航条件良好,因临近春运期,长洲枢纽过闸船舶艘数和过货量同环比出现回落;西江水路运价环比略降,船舶周转率  相似文献   

7.
<正>10月31日上午,上海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联合举办主题为"绿色安全共同使命"的"2019年长江上海江苏段水域联合搜救演习"。此次演习共包括应急响应、现场交通管控、落水人员搜救、船舶控制、集装箱搜寻和打捞、受伤船员转移、船舶火灾处置、水上污染处置、沉船设标、舆情管控等科目,模拟了一艘进口小型内支线集装箱船突发故障,船舶失控,在长江宝北航道85灯浮附近水域与一艘出口的内河船(载运黄砂)发生碰撞,险情造成内河船沉没,5名船员落水,部分燃料油泄漏;内支线集装箱船上的2个集装箱落水、另外1个装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一件件接踵而来的大事、喜事让海南港航建设者为之振奋. 第一艘以"海南皇后"命名的豪华邮轮试航环海南岛航线,开启了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破冰之旅;两艘航道维护疏浚船在琼州海峡航道开工作业,结束了海南本土多年以来没有沿海航道维护疏浚船舶的历史,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广东省、海南省共商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海南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指日可待,琼粤两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9.
<正>3月27日中午12时,广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接报,在珠江口大濠水道第四分隔带水域,一艘渔船"粤台渔养060XX"翻沉,船上3名人员全部落水,急需救援。广州海事局沙角海事处派出"海巡09076"火速前往事发现场救助,广州船舶交管中心协调发现险情的现场船舶"金旺油XX"在旁看护,并向海上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注意远离落水人员。  相似文献   

10.
方伟 《珠江水运》2007,(5):25-26
作为珠江最靠外的一段航道,伶仃航道进出港船舶繁多。由于船舶大小、种类、速度等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地存在追越局面。本文就追越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船间效应做出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出追越过程中双方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9月8日,由中国船级社(CCS)广州分社检验的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11"轮,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举行了隆重地交船仪式。"长鲸11"轮是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长江航道局建造的第2艘6000方深水航道维护疏浚耙吸式挖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长江航道武汉工程局负责管理营运。该船总长122米,型宽24.80米,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日至7月2日,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直属二支队、广东省渔政总队珠海支队联合珠海海事局海巡执法支队对珠江口采砂作业区海域开展采运砂船及"三无"船舶专项检查执法行动。此次联合行动共检查采运砂船四十余艘次,查处了一艘涉嫌超出核定航区航行的运砂船舶。由于近期海上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沙土,珠江口的白沥岛、外伶仃和广州利宁等海域的采砂区域每天都有大批船舶在集中采砂。有部分内河船舶和  相似文献   

13.
张洁玫 《江苏船舶》2004,21(2):11-13
60m远洋救助拖船是镇江船厂为埃及海军建造的使用于无限航区的多用途拖船。船舶满足美国ABS船级社规范,入ABS级。该船除能按常规拖曳各种海上漂浮结构物外,还可进行90m深潜水作业,对在航道和海洋搁浅的船舶进行绞滩救助,对其它船舶及海上或沿岸建筑物进行消防作业,运输甲板货物及对其它船舶供应淡水等。与常规的“三拖”相比,该船具有的功能更多,自动化程度更高,是一艘运行经济性极高的多用途特种工程船。该船出口埃及,服务于埃及海军,也是一艘军辅船。该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艘大型无人看守灯船于1990年9月29日顺利投放在琼州海峡中水道的设计标位上成功,而且更为有效地取代了原有的一号灯浮标。该灯船从设计、建造到投放使用,仅用九个月时间,这是交通部广州海监局、华南理工大学、粤中船厂三方通力合作,继马友石弹性灯桩设置后的又一成果。中水道是船舶进出琼州海峡的主要通道,航道长约30海里,水深10米以上。西端为北部湾,东向南海,是一条可以通航万吨以上船舶的狭窄航道,目前年通过量在七万艘次以上。一号灯浮标作为航道入口的标志,它所标定的位置的准确性对引导船舶安全驶入中水道,改善琼州海峡的通航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一号灯浮标改建为灯船,是琼州海峡助航设施改造总方案中  相似文献   

15.
5月21日,肇庆地区建造的装载量最大的内河钢质散货运输船"西江88号"船正式建成起航。这艘由高要华佳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修造的"西江88号"船,是目前肇庆地区建造的装载量最大的内河钢质散货运输船,它的建成与首航,是肇庆西江船务发展有限公司和高要市华佳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的成果。肇庆西江船务发展有限公司是珠江水系较具实力、专业化的水路货物运输企业,在西江沿线水路运输业界中具有重要地位。据了解,"西江88号"船由广州市宇航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航运集团将在2021年至2030年分三期新建400艘1000吨级至3000吨级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示范引领珠江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本次率先启动的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船舶建造项目将为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全面顺利实施奠定基础。3月31日,广东省"绿色珠江"工程首批50艘LNG单一燃料动力散货船开工仪式在广西梧州举行。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0日,在珠江口的担杆水道上,一艘长23.8米,宽8米,灯高10米,设计吃水1.7米、采用国产北斗航标遥测遥控设备的大型灯船正进行投放作业。随着该大型灯船的成功投放,将有效地降低珠江口担杆水道东向交通流通航环境复杂、船舶航行无序的风险。这是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有力举措,也是该中心积极探索解决珠江口水域通航管理难题,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海上"安全港湾"、为粤港澳大湾区营造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成果     
《港口科技》2008,(2):47-48
国内首艘超声波蓝藻消杀船在常州投入使用,我国研制成功国产化船舶电站成套设备,我国将推进“海上高速路”建设,天津港25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竣工,“亚洲第一吊”在昆山问世,国内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巨轮下水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06,27(4):256-256
为了通行新一代超大型货船和油船,巴拿马政府计划耗资52.5亿美元扩展运河。扩展运河主要有开通第二条航道和建一系列船通过的水闸,以便使运河的船舶通过能力翻番。运河扩展工程将在2014年运河通航100周时竣工。每天通过80km长的巴拿马运河的船舶大约有38~40艘。有专家指出,如果不扩张,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在3年内就会饱和,迫使各航运公司的船舶改行其他航道。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7日,佛山海事局"危防学习在基层"活动第十六期课程来到顺德北滘港,此次学习积极围绕"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主题展开。本刊记者一行跟随着活动成员深入了解珠江内河首个多部门联合推动建设的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上午10时,一艘满载的集装箱船缓缓地停靠在顺德北滘港,船舶系泊完毕后,船方主动向码头方申请排放船舶生活污水,随后,码头工作人员迅速将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连接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