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下互通立交设计是地下道路设计的难点。分析了地下互通立交的运营环境及工程特点,提出了地下互通立交设置条件,剖析了地下互通立交的选型,提出了地下互通立交的建设规模及总体设计技术指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条件、立交节点、交通现状及规划等方面介绍了深圳市盐港东立交工程的建设条件。根据项目区域特点及道路交通特性,全面分析了该互通立交工程方案设计的关键因素,对位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盐港东立交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全面介绍了立交总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互通立交设计考虑因素很多,道路现状及远期规划、周围环境、功能、景观及造价都会对互通立交设计方案的确定产生影响。现介绍延崇高速公路太子城互通立交工程背景及概况,阐述该互通立交工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从该互通立交设计控制因素、道路平纵横设计、重要节点景观桥梁设计等方面论述该互通立交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太原市北中环-涧河路立交的工程背景及概况,阐述了该立交工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北中环-涧河路互通立交为太原市快速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对其交通流量进行分析预测。从该立交设计控制因素、道路平纵横设计、重要节点设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立交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东北重要工业基地四平市基础设施建设,紫气大路与东盛大街交叉口需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通过对紫气大路立交工程的项目定位、工程现状及规划要求等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3种可行性枢纽立交方案。经过方案对比,确定最佳方案为组合式造型,并对立交工程进行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6.
旧桥利用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难题,结合广明高速冼庄立交旧桥利用的实际工程,开展旧桥利用方式选择的分析研究。通过检测验算,掌握冼庄立交既有旧桥的状况,根据广明高速及冼庄立交的功能需求和建设条件,比选旧桥利用方案。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模拟新旧桥连接的力学行为,并以此作为开展旧桥加宽加固工作的依据。冼庄立交旧桥利用方案分析将为其它工程旧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路网快速化工程中,如何改造与利用现状立交是工程的主要难点之一。以宁波东环北延快速路项目中的钟包立交为例,通过全面分析现状建设条件、交通功能、实施难度、社会影响等因素,结合路网规划,对立交改造方案进行研究。共提出4种改造方案,分析论证表明,快速路系统枢纽型互通立交结合地面系统平交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城市新增快速路工程容易受到城区各种建设条件限制,尤其是立交节点,因其占地面积大,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尤为突出。详细分析了深圳宝鹏通道大发埔立交节点的建设条件及规划立交方案,在尽量降低对相交道路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3种立交方案;从通行能力、工程造价、用地征拆、管线迁改等几个方面对3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总结了城区复杂建设条件下的立交节点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下立交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立交发展迅猛。为了减少地面立交工程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地下立交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和厦门市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功能定位,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以万石山地下立交工程为实例,介绍地下立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西洪大桥及接线工程的功能定位、建设条件、建设形式、建设规模和总体布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对西洪大桥总体布置、通途路立交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提出西洪大桥主辅分离布置:上层桥与通途路主线设全互通立交;下层桥与通途路地面辅道平交灯控,布设人非系统满足骑行需求。实现了立交形态和桥梁跨径的科学衔接以及立交环境景观影响和桥墩行洪影响的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城市防洪工程不仅具有一般堤防工程的特点 ,而且还是兼有景观、绿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工程。本文结合具体的城防工程监理实例对城防监理中的质量控制和监理机构自身建设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PPP建设模式具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风险共担等优点,可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重要的资本及专业支持,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以南昌市首个采用PPP建设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南昌市红谷隧道工程为例,分析在该融资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运营期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 将PPP模式运用于红谷隧道工程中,可有利推动项目的建设,使得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在运营阶段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大西安快速路网现状及规划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出路网优化建议。在优化后的城市路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提出适应新形势下大西安发展方向的项目实施计划,并从建设时序划分、建造技术提升、建设模式创新三个角度研究建设实施方案,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市道路工程附属构筑物质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在施工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对改善城市的环境、减缓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依据大量的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总结了若干条经验,并对施工中的若干难点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该文认为:科学的工程管理决定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充分的前期工作和严格的工程过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的复合式冷再生基层实体工程项目,研究了复合式冷再生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检测验收等,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发现,复合式冷再生基层铺装方案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运用于城市道路改建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南通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城市道路如何既能保证道路使用质量 ,又能降低工程费用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城市防洪工程环境景观建设@黄敏荣$福州市闽江下游防洪工程建设公司!福建福州350009~~~~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各类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城市交通设施的适老化建设程度远低于城市的发展扩张速度,尤其是在山地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下,老年人出行面临更多的潜在困难。为明确老年人在山地城市中出行的痛点、难点,进一步量化评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适老化程度,以重庆市中心城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展开问卷调查,以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模型,对交通设施老年友好性进行计算,构建人行道、交叉口等交通设施适老性评估体系。结合重庆市龙山大道更新改造项目,应用评估工具对其进行改造前后的评估。结果表明:为山地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适老性构建的含19项指标的定量评估工具可以对交通设施适老性进行有效评估。研究成果对于城市规划和决策部门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出行需求,指导交通设施的改善和适老化建设,提高老年人的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