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记录单侧后牙反(牙合)者与正常牙合者下颌开闭口运动时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探讨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开闭口运动轨迹的特征,揭示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照组选取正常(牙合) 5人,实验组选取单侧后牙反(牙合)者7人,应用计算机化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aided axiography, CADIAX)Ⅰ型以及分析软件(gamma dental software for Windows 2.3.2.22,GDSW)记录下颌做最大开闭口运动时髁突在水平面及矢状面上的运动轨迹.结果①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开闭口矢状向最大位移量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②实验组开闭口运动轨迹在矢状面上表现出小年龄患者双侧基本对称、大年龄患者双侧轨迹不对称;③实验组开闭口运动轨迹水平侧向移动量均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开闭口运动轨迹与正常(牙合)者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牙合)侧与反(牙合)对侧轨迹由对称向不对称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代偿和失代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记录单侧后牙反(牙合)者与正常牙合者下颌开闭口运动时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轨迹,探讨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开闭口运动轨迹的特征,揭示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照组选取正常(牙合) 5人,实验组选取单侧后牙反(牙合)者7人,应用计算机化的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omputer-aided axiography, CADIAX)Ⅰ型以及分析软件(gamma dental software for Windows 2.3.2.22,GDSW)记录下颌做最大开闭口运动时髁突在水平面及矢状面上的运动轨迹.结果①单侧后牙反(牙合)者开闭口矢状向最大位移量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②实验组开闭口运动轨迹在矢状面上表现出小年龄患者双侧基本对称、大年龄患者双侧轨迹不对称;③实验组开闭口运动轨迹水平侧向移动量均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单侧后牙反(牙合)者髁突开闭口运动轨迹与正常(牙合)者有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牙合)侧与反(牙合)对侧轨迹由对称向不对称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代偿和失代偿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无牙颌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戴用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在牙尖交错位紧咬牙时颞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图像数字化处理等方法在计算机上构建模型,然后在载荷状态下,利用ANSYSV8.0软件进行运算分析。结果建立了无牙颌下颌骨和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此模型后牙相应位点加载、运算、分析显示:髁突近颈部应力力值明显大于近顶区;前、后斜面由外向内力值逐渐减小;外、内侧由前向后力值逐渐减小,前斜面、外侧上1/2(近髁突顶)区域压应力占主导地位,下1/2(近颈区)区域以拉应力为主,下外侧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后斜面及内侧上1/2以拉应力为主,下1/2以压应力为主。结论戴用息止间隙为2mm的全口义齿无牙颌患者,髁状突各区域拉、压应力并存,但每个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水平有较大差异;前斜面外侧即关节功能区应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符合正常人TMJ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结节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已知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5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79.45%)。其中30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6例(8.82%),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50岁,均为查体发现。7例恶性肿瘤B超均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舌管囊肿、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病例,临床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以减少良性结节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