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物流规划评价过程中涉及众多隐含变量的测量和因果模型的验证,而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好的方法.构建了区域物流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修正,并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该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待评物流中心进行评价决策.  相似文献   

2.
We develop a layered “box model” to evaluate the major effects of estuarine eutrophication of the Szczecin lagoon which can be compared with integrating measures (chlorophyll a (Chl a), sediment burial, sediment oxygen consumption (SOC), input and output of total nutrient loads) and use it to hindcast the period 1950–1996 (the years when major increase in nutrient discharges by the Oder River took place). The following state variables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cycling of the limiting nutrient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hytoplankton (Phy), labile and refractory detritus (DN, DNref, DP, DPre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orus (DIP), and oxygen (O2). The three layers of the model include two water layers and one sediment layer. Decrease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with respect to the increased supply of organic matter of the system with advancing eutrophication over the period studied is parameterized by an exponential decrease of the sediment nitrogen fluxes with increasing burial, simulating changing properties from moderate to high accumulating sediments.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phytoplankton stocks in the water column remains in agreement with recent observations. Calculated annual mean values of nutrient burial of 193 mmol N m−2 a−1 and 23 mmol P m−2 a−1 are supported by observed values from geological sediment records. Estimated DIN remineralization in the sediments between 100 and 550 mmol N m−2 a−1 corresponds to SOC measurements. Simulated DIP release up to 60 mmol P m−2 a−1 corresponds to recent measurement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presented here can be used for a sequential box model approach connecting small estuaries like the Szczecin lagoon and the open sea, and might also be connected with river box models.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航标增长趋势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影响航标管理和维护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航标管理与维护能力评估体系,并以厦门航标处为例对评估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给出为满足航标管理质量承诺目标,以航标处为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具备的主要软硬件设施指标,希望为全国航标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梁晓峰  谢骏 《船海工程》2006,35(1):28-30
通过功率增加系数的计算,建立蒸汽动力装置使用过程中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舰船蒸汽动力装置使用经济性的总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舰船战场损伤评估过程,从而得到舰船战场损伤评估的基本流程。分析了过去关于舰船战场损伤评估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在物元理论和贝叶斯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节点物元模型和物元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而提出了物元贝叶斯网络理论。根据舰船战场损伤评估的特点,分析了建立舰船战场损伤评估模型的步骤及相关工作,并以某舰艇操船系统为例,建立了操船系统损伤评估的物元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示例表明了所提理论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美国海军舰船综合状态评估系统(ICAS)的发展情况,分析综合状态评估系统及其新一代产品企业级远程监控系统(eRM)的系统配置,最后对舰船综合状态评估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潜艇导航精度试验为例,研究了一种潜艇导航系统航向测量及精度评定方法.评定方法及评定结果获得了潜艇总体设计单位、综合导航系统和武器系统研制单位及使用方的一致认可,并在随后进行的武器发射试验中得到验证,进而为准确分离发射潜艇对武器系统命中精度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舰船惯导长时间工作而又无法获得外部导航校准信息、无法评估惯导水平姿态误差问题,提出利用惯导自身信息实现水平姿态误差评估与补偿的新方法。根据舰船稳速直航状态下的实际加速度值近似为零的特点,分析惯导等效加速度和惯导速度误差与水平姿态角误差之间的关系,建立海上舰船惯导水平姿态误差自主评估模型。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平姿态误差动态自主评估与补偿方法,在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条件下,实现惯导水平姿态误差动态自主评估与补偿,在给定的仿真实验条件下,水平姿态角误差最大值和振荡范围均减小了75.8%,有效提升了舰船惯导的水平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评估舰艇生命力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阶段和层次,为了更有效地对这些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首先,按照指标体系的结构层次将评估流程划分为设备、系统和总体3个评估阶段,并界定各阶段所讨论问题的范围;其次,对常用的评估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得到3种基本评估模式;再次,对3种模式中用到的各种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分析,并给出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不足;最后,针对目前评估中难以解决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应用GIS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建立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二维动态潮流模型实现了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并给出了系统层次架构模型。在对基础数据进行格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地形数据处理建模方法和二维潮流动态模拟的空间和时间插值混合使用关键算法,介绍了由此开发的潮流模拟三维动态可视化演示系统的具体功能模块,并对系统深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开展海事执法责任风险评估建模研究,对降低、规避海事执法的责任风险,确保海事执法人员全面、安全履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中通过研究借鉴其他专业领域的风险控制理论,并对以往海事执法责任案例进行归纳统计,推导出计算海事执法风险的数学模型,为海事系统识别、评估、预控各项执法风险提供数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冒如权 《船舶》2016,27(4):74-77
通过对自航模运行特点的研究,研制出一套利用伺服系统驱动的单台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主要由水平旋转伺服系统、垂直旋转伺服系统和安装在伺服系统之上的工业相机组成。系统对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并与伺服系统形成闭环。当船模成像到达图像正中心后,采集当前水平与垂直伺服系统的角度,计算当前船模坐标,并与上一坐标点进行关联,绘制运行路径。通过实际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轨迹定位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海洋拖曳系统的船/缆/体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志江  金良安  迟卫  蒋晓刚  郑智林 《船舶力学》2016,20(10):1252-1261
为进一步提高海洋拖曳系统在不同情况下运动响应的预测精度,将拖曳母船、拖缆和拖曳体三者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利用其耦合边界条件,将拖缆顶端和底端的张力及其产生的力矩,分别与船舶操纵性运动方程(MMG模型)和拖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相结合,利用拖缆的有限差分方程,建立了船/缆/体三者耦合模型,进而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该模型与常规算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船/缆/体三者的耦合影响,可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拖曳母船的速度、旋回半径、横摇角等操纵性特征以及拖曳体的深度、姿态等信息所受到的影响,从而为准确预报海洋拖曳系统的运动响应提供更为直观、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下锚系动基座发射系统动力学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水下动基座发射导弹在海流作用下和发射过程中动力学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水下锚系发射导弹动力学系统在海流作用下点火发射过程完整的数学模型。最后的算例表明开盖过程对导弹发射前的初始状态有影响,海流的作用将会引起发射平台发射前初始姿态和位置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框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船舶制造企业质量信息管理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生产不一致、质量信息断层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信息管理集成方案,以质量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规范质量信息的内容和信息传递的渠道,将大量纵横交错汇聚在产品建造过程中的既离散又相关的质量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相关部门(船东、企业内部、供应商)质量信息的透明.  相似文献   

16.
以散货船船舯内底与底边舱斜板折角处节点为例,对船舶结构疲劳评估的设计波法进行研究.论述了设计波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确定设计波的流程。通过分析该节点的受力情况,确定5个控制载荷参数及设计波参数。以谱分析法得到的参考应力范围为目标值,对5个控制载荷参数对应的设计波作用下的节点应力范围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到了用于疲劳评估的设计波组合,并利用该方法对1艘散货船的船舯内底与底边舱斜板折角处的节点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设计波法与谱分析法的结果吻合较好,计算量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7.
黄勇亮 《机电设备》2007,24(10):8-10
针对目前锅炉监控技术问题,提出了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控制器核的锅炉状态参数监控设计方案,进行了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对水位、烟气氧量、蒸汽流量、蒸汽压力、鼓风风量、炉膛温度等现场物理量的采集和处理,提高了锅炉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锅炉的寿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案例的新型舰船备件需求量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新型舰船备件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得出相似装备的需求量,提出了相似案例与马尔柯夫链结合的新型装备备件需求量的预测模型,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潜艇主压载水舱高压气吹除系统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潜艇主压载水舱高压气吹除系统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主压载水舱高压气吹除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艇操纵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它为研究潜艇主压载水舱应急吹除时的运动规律和操纵控制方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模型自航试验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潜器强迫自航试验自航点的确定问题,提出了通过强制力来修正兴波干扰影响的试验方法;由于强制力的计算和阻力附加值有很大的关系,当阻力附加值难以被准确确定时,建议在试验中补充全负荷自航试验曲线,可以弥补强迫自航试验范围狭窄的缺陷;同时文中分析得出了自航因子随阻力补贴值的变化规律;进而在以上两种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能够避免兴波干扰的试验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试验数据离散程度更小,有利于提高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