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昆客运专线长沙至玉屏段DK314+501~DK316+800为岩溶地段深路堑边坡,线路以挖方通过山包腰部,地形起伏较大,浅层黏土为弱膨胀性。边坡位移监测数据存在明显的跳跃性、突变性特点,难以直接应用于路堑边坡变形发展趋势预测和稳定状态评估。为提高路堑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水平,挖掘现场监测数据的应用价值,研究路堑边坡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开展监测数据的等时距插值、平移还原、异常点剔除还原及平滑降噪方法研究,并进行长昆客运专线路堑边坡监测数据的拟合和位移发展趋势预测。平滑降噪后的等时距序列采用高次函数多项式拟合,能够满足短期预测要求,但中长期预测效果较差,拟合数据范围需实时更新,该研究成果为铁路工程路堑边坡自动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某新建高速铁路深路堑施工开挖后基底及边坡工程地质条件,采用调查、补充勘探、动力触探等方法,对路堑基底及边坡进行地质核查,结合既有勘察资料,查明了构造破碎带、膨胀性岩土的工程性质和空间分布。根据路堑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将边坡分为16部分,选取岩土类型、结构面类型、边坡高度、边坡坡率、降雨5个影响因子,将影响因子指标进行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权重,将路堑边坡危险性分为危险、较危险、一般危险和较安全4个等级,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不同边坡条件,提出放坡、“锚杆框架+桩板墙”和增加桩长等防护措施。结果表明:构造破碎带深路堑地区地质核查宜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将路堑基底与边坡综合分析并平面化展示,增加了勘察成果可信度,其危险性评价结果及防护措施建议可为设计优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以某新建铁路线的一处软土路堑边坡的设计及施工为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其最佳加固措施.该加固措施的比选结果及思路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在处理软土路堑边坡的3个加固措施中,桩板墙加固措施安全有效地解决了本工点路堑左侧的收坡,节约了用地,在软土路堑边坡加固中体现了明显的优越性,不受地基承载力限制,施工时对软土路堑边坡的挠动小,施工方便快捷、外型构造美观,为该工点的最佳加固措施.实践证明,软土路堑边坡的加固措施应以经济、安全、适用为原则,根据软土分布情况、路堑深度、地基承载力情况、地下水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谭家华 《铁道建筑》2023,(7):138-143
张吉怀(张家界—吉首—怀化)高速铁路某深路堑施工过程中出现坡顶开裂错动、环形裂缝、桩孔护壁开裂等变形迹象,通过地质调绘、钻探、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等手段,查明坡体地质特征,获取滑面信息,并结合施工现状采取了针对性工程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工程区为炭质页岩地层,风化层厚,受区域断裂带影响,岩体破碎,属劣质岩边坡;地质条件软弱、降雨影响、施工扰动是产生工程滑坡的主要诱因;边坡存在类均质体圆弧滑动和顺弱风化层顶面深层滑动两种破坏模式;通过采取刷方卸载+支挡加固+综合防排水综合处理措施,经评价边坡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5.
林刚 《科技交流》2003,33(4):94-97
新月线月山站外包线K76 425~K77 300段路堑边坡原设计挖方坡率为l:0.5,一坡到顶,未做任何支挡及防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边坡发生崩塌、落石现象,边坡存在不稳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对该路堑工程进行了I类变更设计。本对此次变更设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此类工程地质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广铁路榕江车站路堑挖方位于卵石层内,线路临近自然河沟,段内百年水位在地面以上3 m左右.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最佳隔水加固措施,并对贵广线榕江车站路堑边坡隔水咬合桩的变形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对百年水位下的路堑边坡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咬合桩和路堑在百年水位下的安全稳定性,并为工程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建...  相似文献   

7.
襄渝铁路新建二线马鞍山隧道进口滑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勘察、选线时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指出隧道洞口选线时应避免的位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滑坡性质,提出治理措施。研究结果: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论:存在顺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严禁对坡体下部进行大面积坡脚开挖,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检算和分析论证,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于路堑两侧基岩性质相差较大或路堑、隧道段存在极软岩的情况,开挖时应进行必要支挡工程并进行边坡监测;路堑两侧土层较厚时,应先进行支挡工程,并加强对两侧边坡的监测;铁路选线时应避开两侧边坡有较厚土层或两侧岩性相差较大的沟槽;隧道洞口尽量远离沟槽,并选择基岩出露良好、无不良地质处;对于路堑边坡,在勘察阶段应调查至两侧的坡顶及坡底,必要时应翻过山顶。对于路堑边坡应布置足够钻孔,必要时可离线路较远。对于两侧岩性差别较大,存在顺层地段、尤其是沟槽的情况,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云桂铁路大菠萝黑路堑边坡滑坡,在现场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及工程测试等综合勘探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环境、采空区影响、降水及施工影响等几方面对该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路堑工程边坡滑坡的产生主要受地层岩性及采空区的影响,特殊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岩、泥岩等膨胀岩,成岩作用差,力学强度低,受人为洞采影响形成扰动圈进一步降低了该区域地层的力学强度;(2)现场岩土体力学参数较施工图指标降低较多,岩体下滑力大于抗滑桩的抗滑力,造成第一排桩倾覆变形,第一级边坡滑动后,使第二排桩锚固段减小,致使第二排桩倾斜变形,最终形成工程边坡滑坡;(3)该工程边坡滑坡的破坏形式,下部表现为推移式破坏,而上部呈现为拉裂式破坏;(4)对该工程滑坡的整治,应在滑坡体上部清方减载的基础上根据力学指标合理布设抗滑桩,并辅以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疏排措施的综合方案;(5)本研究结论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及公路工程深路堑地段的勘察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桩板墙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结合东北严寒地区某铁路路堑支挡工程,对桩板墙的位移和内力进行检算。理论和实践表明,桩板墙结构适用于严寒地区有特殊限制的铁路路堑边坡支护。  相似文献   

1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于边坡监测的可行性。对北斗监测工作站进行精度标定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位移测量精度在2 mm内,沉降测量精度在5 mm以内。依托深圳一降雨蠕变型边坡,将北斗监测设备布设在该边坡上,通过4G无线传输模块以及太阳能供电实施自动化监测。北斗定位系统监测结果与全站仪监测数据吻合较好,可应用在边坡的自动化监测中。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质灾害是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的工程难题。通过介绍南广铁路梧州段路堑边坡区域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情况、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以及相关区域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现状,分析从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角度开展铁路路堑边坡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将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贯穿路堑边坡工程整个寿命周期的观点,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角度指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工程变形控制要求极为严格,为保证列车运营的舒适性、安全性,运营高速铁路几乎不允许路基出现任何变形。某高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一段路堑边坡坍滑变形,严重影响其运营安全,针对该段高速铁路行车密度大、行车时速高、施工风险大的特点,提出微扰动非开挖支挡结构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研究结论:(1)采用钢管微型桩跟管钻进潜孔钻施工后再通过锁口梁连成整体,可以有效遏制边坡变形、提高边坡稳定性,施工过程中对路基边坡扰动小,是高铁变形病害整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思路;(2)运营高速铁路变形病害整治施工风险安全等级高,将风险管理理念纳入工程设计领域,对治理方案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制定了详实的风险处理对策,是确保高铁变形病害整治成功的关键措施;(3)整治工程实施后路堑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遏制,至今路堑变形稳定,实现了行车条件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堑边坡变形病害的整治,微扰动非开挖支挡结构与风险管理相结合的高铁变形病害整治技术可为今后高铁路堑变形病害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锚杆框架格梁作为一种轻型岩土支护结构,在不良地质条件路堑及深路堑边坡加固防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朔黄铁路扩能能改造工程深路堑边坡防护共4处,1625延长米,主要位于龙宫站和小觉站,其边坡在加固防护时均采用了锚杆框架格梁。以龙宫站为例,论述锚杆框架格梁在深路堑边坡加固防护工程中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4.
路堑高边坡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路堑边坡工程要适应坡地地形地质和环境特征,否则会导致边坡过高过秃,酿成工程和环境灾害。本文针对路堑高边坡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分析了路堑边坡高度与支挡工程的关系,边坡的高度与平均坡度、坡面形态的关系以及边坡防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坡脚支挡工程的收坡作用,挖方边坡逐级向上放缓的原理, 不同坡面形态对边坡工程的影响,以及边坡防护的绿色工程措施。据此提出路堑高边坡工程和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基于边坡愈高愈缓的原理并顺应山坡形态来修建高陡的坡脚支档工程,并采用骨架(框架)加植被护坡。作为实例,论述了沪沽-西昌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病害工点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预应力锚索桩防护路堑边坡适应性强,利用此技术对福厦铁路岩质边坡成功进行加固。桩体的监测结果表明,被加固岩质路堑边坡土压力基本保持稳定,预应力锚索应力损失程度很小,满足工程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喜华 《铁道建筑》2011,(10):56-58
在参考国内外岩质路堑边坡绿色防护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渝怀(重庆至湖南怀化)铁路鱼嘴车站和江北车站的岩质路堑边坡的绿色防护工程,对有无根系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此研究为评价绿色防护对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体的加固效果及岩质路堑边坡绿色护坡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锚索技术近几年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工程领域,尤其是高路堑边坡支护和岩体的加固防护工程。本文通过对重庆轻轨佛大段D2危岩体预应力锚索加固施工和监测的论述,总结出一套关于预应力锚索施工的经验,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陇海铁路下行线K1562+180—300段路堑高边坡变形病害整治为例,论述地质概况,分析路堑边坡变形病害成因及其破坏特征,提出路堑边坡整治原则,分析变形边坡监测数据,提出2种整治方案。在对既有铁路黄土路堑边坡变形病害调查、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对比和分析2种整治方案,采用方案二对路堑边坡开挖减载并辅以浆砌片石防护进行整治,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安全监测的软质岩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向莆铁路尤溪车站软质岩路堑高边坡的边坡设计和监测布置情况,分析研究边坡大量的监测成果,包括边坡测斜水平位移、预应力锚索锚固力以及桩板墙后的土压力。结合此边坡的地质情况、边坡开挖情况以及边坡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边坡变形机理和边坡应力变化特点。基于边坡的监测成果综合分析认为,边坡支护效果良好,各监测项目趋于稳定,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路堑云母土在高速公路施工处理的思路,及云母土路堑边坡开挖处理和云母土改良作为路基填筑在工程中的运用,达到了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