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皖江地区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皖江地区城市群的特征,提出符合皖江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的原则、方法;通过分析皖江地区的空间节点、交通走廊,采用具有代表性的"点、线、面"要素分析法,把皖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主骨架城际网和都市圈城际网两个层次进行规划,为安徽皖江地区城市群提出较为合理的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新形势下,珠三角区域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既定城际线网格局已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珠三角所处新形势下的发展定位,以及城际轨道交通在珠三角地区承担的功能,总结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和交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强心、固轴、拥湾"的应对措施,为下一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目的: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城市群日益增长客流的需要.深入研究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合理提出线网备选方案、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合理规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提出合适的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并针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分析具有多目标的特点,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众多可行路线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采用需求分析法测算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根据珠三角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形态构筑线网备选方案,并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珠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合理线网规模,首先,运用交通需求推算法、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控制法,采用出行总量、轨道交通分担率、轨道交通负荷强度及轨道交通投资基金等指标,对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进行研究。然后,参照国内外区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经验,从轨道线网密度和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两方面,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服务水平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在5000~7000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刘为群 《铁道建筑》2012,(6):154-156
城市化发展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化,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既是城镇群建设工程,又是城镇群交通工程,既是独立的专业系统工程,又是城镇群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镇群战略目标和城镇群规划实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城际轨道交通的客流特点对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条件,并对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交通制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海西城镇群正处于向加速城镇化、沿海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借鉴世界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建设高效、快捷、环保的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对缓解该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之间旅客快速出行,推动本地区城市化、城镇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铁路网规划》为依据,研究利用区域内规划、在建铁路富余能力发展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特征,提出了海峡西岸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区域既有、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资源,分析了区域铁路中长期规划实施后的能力适应情况,提出了基于铁路富裕能力开行城际列车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设想;并依据区域城镇群的特征提出了海西城镇群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方案、建设方案及城际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江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区域。根据沿江地区城市群的特征,把沿江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主骨架城际网和都市圈城际网两个层次进行规划,重点研究沿江地区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通勤线网。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时期,“区域统筹”、“城际协调”、“一体化”的线网规划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惠州市建设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的必要性,研究了基于快速客运通道布局的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惠州市应按照“抓住铁路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城际轨道,适时建设城市轻轨”的方针,发展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议我国三大都市圈、中西部城市群的相关城市应尽早开展一体化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批复意见,结合广州白云机场总体规划,遵循"以人为本、服务旅客"的宗旨,研究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引入方案,实现白云机场集航空、城际、地铁、公共交通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研究结论:(1)城际轨道交通引入机场等大量客流集散区域,方便快捷、安全正点是重要的服务要求。车站设置、车站建筑、列车交路、换乘和旅客流线等规划设计中应处处体现人性化要求。(2)提出城际轨道南北方向引入T1、T2、T3航站楼并均设置车站,实现与其他交通方式便捷换乘的规划建设方案。(3)结合线网项目建设时序,提出近远期结合的运输组织分期方案。(4)本研究对于大型综合性机场交通组织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玉玲  季令 《铁道学报》2005,27(5):24-30
结合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决策的特点,探讨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和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优选,提出适用于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熵-灰色关联”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编制相关软件进行组合评价,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珠江三角州地区即将形成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背景下,以中山市为代表的中等城市也具有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能性.介绍了中山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域背景、深远意义及所具备的条件;并建议轨道交通建设要与中山市城市发展相结合,发挥中山市在珠三角区域的对外交通枢纽作用,通过与区域和相邻城市交通系统的衔接,构建公共交通支撑体系,促进中山市与珠三角区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与传统交通规划方法的差异,提出了城际轨道交通客流的特点,以及以影响范围、交通小区划分、交通方式分担、诱增客流、时间价值为要点的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跨界的轨道交通连接——上海—太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由于地区和部门壁垒的阻隔,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不够,不能形成网络优势.太仓位于上海1小时都市圈内.上海轨道交通延伸到太仓,实现沪太轨道交通的跨界连接,形成"城区地铁+区域轨道交通"的模式,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形成区城轨道交通网络,有利于拓展上海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太仓的加速崛起.这一模式可为区域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断调整的趋势出发,说明在线网规划中对前期的战略性研究存在不足。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纲要(2011—2020)》的编制,探讨对线网规划修编进行前期研究的作用、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前期研究是指导调整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需要在"目标-实施一体化"的框架内,重点探讨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的目标、战略途径、重大行动和保障体系;应采取"系统分析+意愿分析"论证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以多元化的效率目标来综合审视线网规模,以"两个一体化"(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来统筹线网形态布局。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是介于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一种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服务于苏州市区与外围各县市区(组团)以及各县市区(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适应苏州多中心、多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特征。结合苏州市城市发展特征,提出构建市域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目标。分别从交通需求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对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进行综合匡算。通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点、线、面"要素分析法,构筑了苏州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基本构架,进而提出较为合理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妍 《铁道建筑》2022,(2):167-171
首先介绍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模和覆盖率,然后从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演变、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水平、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功能布局三个维度分析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规律,探究了轨道交通系统与居住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从东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导...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发展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历程整体呈现"S"型发展趋势的结论。探讨了城市规模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持续时间和线网规模之间的关系。归纳分析了国内外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日均客流强度、人均轨道交通站点数、线网客流强度等规划参数指标值。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平衡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各等级城市规模对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各阶段规划指标目标值选取范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