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绍勇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6):66-68
由于高速化、降低路基振动、节能、低成本等要求,车辆进行了轻量化和结构简化,但随之而来的车体垂向振动平稳性方面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问题。影响平稳性的车体垂向振动可以大致划分为刚体振动(支承车体的空气弹簧上方车体自身不变形的振动)和车体弯曲振动(车体一边弯曲变形一边振 相似文献
2.
减振装置是铁路车辆转向架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性能,以及运用磨耗后的性能变化特性。目前,货车构架式转向架减振装置主要有三大类,即斜楔式减振装置、直顶式减振装置以及利诺尔减振装置。此外,文章提出一种新型减振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作用原理及受力分析,并对装用利诺尔减振装置、斜楔减振装置以及新型减振装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装用新型减振装置与装用利诺尔减振装置车辆在重车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相当,空车工况下装用新型减振装置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较优;装用新型减振装置与装用双斜楔减振装置车辆在空车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相当,重车工况下装用新型减振装置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3.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7,(2):42-47
文章简要介绍安卡拉地铁不锈钢车体的主要结构特点,针对不利的限界条件,对车顶、侧墙进行结构优化,对底架进行加强设计,最终获得的车体结构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 相似文献
4.
铁道车辆弹性车体动力吸振器减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抑制铁道车辆车体弹性振动,提出在车体底架下安装动力吸振器的方案.将车体视为均质欧拉梁,建立包括结构阻尼和动力吸振器的刚柔耦合垂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平稳性快速算法,研究动力吸振器对抑制车体弹性振动的作用.以高速客车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动力吸振器可以有效控制车体弹性振动,而且动力吸振器的质量越大,减振性能越好;当动力吸振器的质量为1000kg、车体垂向一阶弯曲频率低至6.5 Hz时,对于时速达250 km·h-1的高速客车仍可实现优良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体振动的问题,建立了含被动式吸振器的车轨垂向振动模型,指出了传统二自由度被动式吸振器应用在轨道车辆上的局限性,提出了适用于城市轨道车辆车体被动式吸振器减振设计方法,利用Sperling平稳性指标验证了被动式吸振器在不同速度和载客量工况下的减振效果,探讨了被动式吸振器的安装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被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模态匹配策略的地铁车辆车体减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动态性能分析的地铁车辆系统模态匹配策略:在整车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制定模态频率规划表确定定性目标外,还应制定振动技术指标进行定量规范和约束。给出了模态设计流程。针对某型地铁车辆侧窗玻璃和车顶振动异常问题,运用该模态匹配设计策略,定性定量地分析了产生剧烈振动的原因,并对原有车型中的问题部位进行结构优化。仿真分析表明,优化后车体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对现阶段轨行施工车辆作业特点及研制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设计原理,相关技术条件及试验情况,结合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日本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2,(4):31-31
为改善新干线车辆在高速走行时存在的横摆问题,这里介绍一种新的装置(图1所示),即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设置可变衰减减振器,用以控制车辆的横向摆动. 相似文献
13.
15.
16.
文中针对小型空轨车辆的牵引传动控制系统方案和牵引电机控制算法进行分析,首先搭建了小型空轨车辆的控制系统,并采用模糊自适应方法对轮毂电机进行转速控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轮毂电机的转速控制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在加减速和负载转矩突变的情况下用作小型空轨车辆驱动轮的轮毂电机控制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矢量控制策略,速度环采用模糊自适应PI算法与传统PI算法进行比较,小型空轨车辆转速控制的超调量减小3%,转速的稳定时间缩短。基于模糊自适应的轮毂电机控制算法满足小型空轨车辆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为探究齿轨车辆车体重心高度和转动惯量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齿轨车辆模型,观察并比较在不同工况下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车体重心高度增加使横向平稳性指标及运行安全性指标增大,临界速度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减小;转动惯量的波动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影响相对较小,但车辆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9.
20.
本所研制的停车器新型制动轨,是在原制动轨制动面上,安装了由复合材料制作的摩擦片而形成的,它能起到降低噪音,增大制动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