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潍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向山东半岛的延伸,具有重要的路网功能与城际铁路功能。本文在分析烟台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枢纽现状、在建及规划项目,系统研究确定推荐方案,旨在为潍烟铁路引入烟台枢纽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引入应提早纳入城市规划,并为新线的引入预留条件及发展用地;(2)应尽量避免高普混跑、客货混跑,便于运输组织,增加旅客舒适度;(3)应合理考虑枢纽内车站布局,有利于带动城市发展,方便旅客出行;(4)高速铁路引入应尽量利用既有铁路设施及市政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5)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项目设计及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为了加快推进经济带有关国家的互联互通,通过对铁路在交通走廊中核心作用的研究,从战略层面提出国际、国内铁路通道的布局方案,并对国内通道路网构成及重要节点的规划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通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意见和建议。研究结论:(1)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辐射方向,构筑六大国际通道、四大边境口岸、"两主两辅"国内通道的路网格局;(2)提出当前应充分利用既有设施,解决通关难题、加强货源组织、统一运价,开行国际货运班列,尽快形成通道效应;(3)建议加快推进中吉乌、中巴、格尔木至库尔勒、南疆环线等铁路项目建设,早日形成"两主两辅"国内通道;(4)加快实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铁路枢纽(地区)及相关铁路口岸配套工程建设;(5)研究成果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区域的铁路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时机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的建设一方面将对京津冀城镇空间布局、区域客流特征和铁路网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铁路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其规划建设对于支撑和引领新区发展作用重大。为适应这一重大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要求,支撑引领新区的发展,有必要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优化完善。研究结论:(1)按照国家对雄安新区的发展要求,需要对区域铁路网布局进行优化完善;(2)通过优化调整京港台高铁、京昆通道忻雄段线路走向,可实现新区对外的快速通达;(3)通过调整京雄城际铁路线路走向,规划建设石雄城际、津雄城际等,可实现新区在京津冀区域内的互联互通;(4)通过规划货运线路和物流基地,可完善新区的货运系统;(5)雄安新区将形成"三纵两横"的铁路客运网络布局,京津冀城际路网将优化为以"京津雄△+放射"为骨架的放射状城际路网格局,以支撑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协同发展;(6)本研究结论可为雄安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铁路工程建设物资招标背景和概况自2004年以来,北京铁路局陆续开工建设了几十项工程,如京津城际铁路、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天津站改扩建、京沪高速代建天津西站、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津秦客运专线、津保铁路、张唐铁路等。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与工程建设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等物资采购招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主要矛盾,而解决人民出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而现状问题是,随着铁路的快速建设,一方面,城市内一部分铁路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宝贵的城市通道资源。本文对天津枢纽闲置铁路发挥城市交通功能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既有线路加新建线路形成天津站-天津北站-西营门站-陈塘庄站-天津站的环形城市铁路;(2)利用既有津山线能力较为富裕的现实情况,开行城市列车至滨海新区;(3)利用即将废弃铁路,新建部分线路形成城市中心辐射静海、大港铁路,开行城市列车;(4)利用既有线复线工程,开行城市中心辐射宝坻、蓟县铁路,开行城市列车;(5)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铁路局     
《铁路技术创新》2012,(5):38-39
北京铁路局所辖线路分布在北京、天津市和河北省及山东、河南、山西省部分地区,截至2011年底,管内共有正线161条,管辖铁路营业里程全长5728.1km。近年来,北京铁路局不断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京津城际、石太客专、京沪高铁的相继开通,北京南站、天津西站、石家庄等大型新客站的启用,都使得铁路客货服务质量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即将开通的京石武高铁、津秦客专,以及正在建设的京津城际延伸线、张唐铁路、津保铁路、邯黄铁路、和邢铁路等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北京铁路局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着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雄商铁路的建设将促使区域高速铁路网形成新的格局,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将直接影响与相邻线路的分工、客流需求预测、线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线路建设方案等,对项目的建设及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次研究从区域路网现状及规划格局入手,结合GIS技术,全方位剖析项目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作用,综合确定项目的功能定位。研究结论:(1)雄商铁路是纵贯国家战略版块的桥梁、推动沿线城市群协调共享发展的载体、京港台综合交通走廊中的绿色骨干交通方式,意义作用突出;(2)雄商铁路是高铁网南北通道的骨干、中部地区旅客运输的主通道和区域铁路网的脊梁;(3)雄商铁路是串联三大城市群,兼顾城际客运功能的重要线路;(4)雄商铁路是以中长途路网功能为主,兼顾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骨干线路;(5)本项目功能定位可为确定其合理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1工程概况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是联系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铁路路网的重要通道,其修建可提升滨海新区对外能力,发挥天津站和天津西站的作用,发挥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功能,沟通津秦客运专线与京沪高铁通道及滨海新区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疆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分析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路网分工及运输需求为基础,通过宏观战略、区域路网、综合交通体系、资源开发、运输需求、国家安全等视角全面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沿线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的建设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构建外强内畅、布局合理、点线协调、通达程度好、运输质量高的现代化铁路运输网络,在分析广西部湾经济区铁路建设目前存在问题、预测其铁路运量需求及区域铁路网合理规模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方案。研究结论:在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时应做到:(1)以区域内现有普速铁路、快速铁路、客运专线为基础,根据客货运输需要分方向构建通畅对外铁路运输通道;(2)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快速铁路,构架主辅分明、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的城际轨道网,最大程度地连接区域内主要客流集散点;(3)综合考虑干线、支专线、枢纽及站场的协调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运输方式保持有机衔接;(4)该成果可为沿海区域、城市群的铁路布局规划与区域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也可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欧洲铁路货运网络的发展建设,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共建中欧铁路通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欧洲铁路货运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梳理欧洲九大货运走廊空间布局与建设概况,研究走廊的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建设推进计划及相关措施。研究表明:欧洲铁路货运网络建设发展与管理模式,可为我国铁路向西建设发展提供支持。(1)为我国完善自身路网、打通瓶颈路段提供经验;(2)为形成独立自主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标准"走出去"提供参考;(3)为优化中欧铁路国际联运组织提供有利条件;(4)为我国铁路境外经营网点布局、境外集散分拨中心、物流基地拓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加强城镇群之间的经济联系,解决城市之间的旅客交流,须大力发展城际铁路。本文为进一步明确城际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的功能定位及特性,从服务旅客运输的角度,阐述城际铁路概念,分析城际铁路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中其他交通方式(干线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的关系,通过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与特点,为城际铁路的加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城际铁路承担沿线各个城市、主要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并兼顾城市组团、次中心城镇之间的客流;(2)城际铁路与公路运输不是单纯的相互可替代关系,而是需要协调发展的;(3)在城镇群内部,民航、水运对城际交通基本没有影响;(4)城际铁路采用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的开行方式,开行有一站直达、大站直达及站站停列车;(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际铁路网规划领域的项目立项及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1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概述1.1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是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多个通信子系统集中管理、运行监控的网络管理系统。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始于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工程。原铁道部运输局于2008年8月颁布了《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技术条件(V1.0)》,对综合网管系统的构架、组成结构、实现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规定。随后在武广、京沪、哈大、郑西高铁等新建铁路项目中,各铁路局开始建设路局级通信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沧州是河北省经济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依靠黄骅港煤运大港的优势,发展起发达的货运铁路系统,但与此同时,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其重货轻客的铁路网布局结构又成为城市定位的阻力。本文在探讨和研究沧州市铁路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薄弱环节基础上,提出铁路网发展合理布局的框架,在完善铁路货运网的同时,拟将沧州市打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陆路交通节点。研究结论:(1)沧州市铁路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加速沧州与京津之间的快速客运连通,形成0.5~1 h交通圈,以助力沧州市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沧州市铁路网规划效果:构建以京九通道、京沪通道、石(保)沧港铁路通道"两带一轴"的路网主骨架,快速连通首都北京与省会石家庄,与省际间城市实现快速连通,以黄骅港为支点,以渤海新区为依托,进一步拓展货运铁路覆盖面;(3)该研究可为沧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奠定基础,且可为其他城市类似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技术特点均有别于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市域铁路的通道选择往往与城市区域内的既有铁路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同时其线路走向以符合既有铁路功能及市域铁路功能为原则。本文基于温州市域铁路S1线(以下简称S1线)与金温铁路温州西站至温州东站段在城区范围内共通道的情况,探讨S1线对金温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得出适宜于S1线可采用的合理方案,并归纳出市域铁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的分析要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确定既有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是探讨对其利用方式的前置条件;(2)市域铁路对既有铁路的利用方式主要有拆除重建、增建二线和新建双线;(3)在与既有铁路共通道段,需充分结合城市现状及近远期规划等因素进行分析;(4)该研究结论可为其他城市的市域铁路在对既有铁路通道的利用方式选择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项目立项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邯黄铁路的必要性,为该项目的立项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建设邯黄铁路,开辟了河北中南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降低工业成本,有利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的开发建设,为黄骅港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通路,增加了晋中和顺、左权地区的出海通路,增强了铁路网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及改善了路网的通达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根据宁波城镇空间发展规划,余姚地区将打造为宁波都市区副中心,故需要构建余姚地区与宁波中心城之间的快速、大容量、便捷的轨道交通联系,而既有萧甬线随着杭甬客专开通后能力有很大富余,利用既有铁路的富余能力开行宁波中心城至余姚地区的市郊列车,投资小、见效快,是实现余姚地区至宁波中心城快速、大容量公共交通非常有价值的举措,因此本文结合沿线城市发展概况、萧甬铁路运营概况、客流需求等方面,研究利用萧甬铁路宁波段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结论:(1)宁波至余姚间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络,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余姚地区打造为宁波都市区副中心,利用萧甬铁路宁波段开行市郊列车具有必要性;(2)萧甬铁路具有富余能力,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实现与客流需求特点相一致的开行方案,满足通道内市郊客流的出行需求,利用萧甬铁路宁波段开行市郊列车具备可行性;(3)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计划2017年投产运营,有望成为国内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客车新的标志性项目,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铁路物流基地对于推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框架建设、形成多式联运基地网络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确定适宜的融资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加快铁路物流基地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分析我国当前铁路物流基地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以广州铁路物流集装箱中心站为例,探讨该项目市场化投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该项目实施BOT融资模式的具体应用及经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铁路物流基地建设融资模式的选择及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中韩两国现状贸易现状、发展趋势等,论述中韩两国间建设铁路轮渡的必要性,即:为两国间客货交流增加了新的运输方式,具有其它运输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两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运输网布局,有利于亚欧铁路运输大通道的形成.研究结论:(1) 建设中韩铁路轮渡对于促进中韩及韩国与中亚、西亚及东欧各国贸易、提高第二大陆桥中国境内的运量、促进中韩两国人员往来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2) 为两国间货物运输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式,满足货主对货物运输能力及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3) 密切两国铁路部门的联系,促进相互发展;(4) 具有潜在的巨大效益,极有发展成为亚洲和欧洲相互进入对方市场的竞争性通路的可能性,是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和西安是我国的两个大型中心城市,通过对区域铁路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等分析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的功能定位,并从路网功能、通道能力、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建设对于构建西北至华中、华东等地区快速客运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通道内客货分线运输,提高通道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