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的建设发展,无砟轨道广泛应用,各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相关修复施工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总结运营条件下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胀板整治施工技术,对该技术加以分析阐述,为高速铁路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通过七块CRTSⅡ型无砟轨道轨道板的静载和疲劳试验,发现轨道板在开裂前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控制截面实测应变值与实体单元、板单元有限元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较为吻合,而与初等梁理论的计算结果在轨下截面偏差较大;轨道板的静力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但疲劳强度需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预应力工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5.
6.
说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预制生产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质量管理和工艺方面对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对轨道板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创新点进行了阐述,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轨道板敷设是无砟轨道系统的关键,其敷设精度和质量对高速铁路的安全、平顺、稳定都有重要影响。阐述并分析高速铁路桥上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粗铺、精调、灌浆等工艺及流程,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9.
《铁道学报》2020,(7)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为力学薄弱面,在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离缝。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多层薄板体系全过程三维渐进损伤力学模型,分析服役前界面损伤发生、发展过程和离缝机理,以及服役后考虑历史损伤和损伤累积效应下离缝的动态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单元→纵连(未服役)→服役全过程中,轨道结构在正、负温度梯度,以及整体温升和列车拍打作用下,层间界面不同区域发生主拉伸型、混合型和主剪切型损伤。损伤累积导致层间离缝,离缝主要从主剪切型损伤区域开始,损伤和离缝发展存在继承性。单元状态下,温度梯度较小时界面即出现一定程度损伤,且损伤随温度梯度值的逐渐增大而不断发展,但实测温度梯度多在-40~90℃/m安全温度梯度范围内,此时离缝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纵连(未服役)状态下,整体温升+正温度梯度为最不利荷载组合。在整体温升条件下,层间界面离缝产生对应的正温度梯度值显著降低。服役状态下,受列车循环冲击荷载作用,若承轨台下存在既有离缝,轨道板将拍打CA砂浆层,离缝发展成花生壳状。随着冲击次数的不断增加,离缝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京沪高铁蚌埠工务段管内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离缝病害产生的原因,阐述其对列车运行及轨道结构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整治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速铁路沧徐段JHTJ-2(DK252+500~DK335+096)范围内有约24000块轨道板需预制,在总结京津城际轨道板预制经验的基础上,对预制厂总体设计、工艺装备、生产工艺等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创新。介绍CRTSⅡ型轨道板结构特点,以及模具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针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关键技术控制进行探讨。重点介绍了底座板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施工关键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中底座板几何尺寸控制、外观质量控制、混凝土养护、剪力钉的安装和钢板连接器挠度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根据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特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梁单元模拟钢轨,实体单元模拟轨道板、底座板和桥梁,弹簧单元分别模拟砂浆填充层和滑动层,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计算模型。基于现场测量的底座板厚度资料和桥梁资料,计算出模型中各单元参数值。利用当地气温资料和轨道机车类型,得到最大温升和列车制动力值,计算出温度荷载和列车制动荷载作用下底座板厚度不足处纵向力值。分析温度荷载和列车制动荷载对底座板厚度不足处屈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杭甬客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及方法。通过对桥上底座板的施工分析,做出合理施工方法及施工安排,确保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底座板施工。 相似文献
19.
20.
布板设计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制造、施工的基础。在无砟轨道技术创新成果及京沪高速铁路等工程实践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通过自主研发形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布板软件、施工布板软件等成套技术体系。系统阐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布板设计技术、与打磨软件和施工软件的接口技术以及布板设计软件的主要模块、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研发形成的布板设计软件已经在京沪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实施,满足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