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既有桥梁水文检算时,需对检定流量、检定水位、壅水高度、冲刷深度等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多是依据桥梁建成以前的资料,运行一定时间的既有桥的河道、水文水力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若仍采用建桥前的资料进行计算可能存在不完全适应的现象。本文以朔黄铁路133号磁河特大桥为例,在采用不同计算断面进行水文检算的基础上,结合桥址河段河床地形现状,计算磁河特大桥可能的最大冲刷深度,并通过对比分析受无序挖砂影响的桥梁计算断面对水文检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外有关桥梁壅水的计算公式均为计算桥址上游断面的最大壅水值,然后据此按3种不同条件,在计算桥下净空时人为地设定桥址断面的壅水值。以能量方程为基础,建立桥址断面与最大壅水断面的能量方程,并考虑河床由可冲刷土壤组成,直接引入桥下一般冲刷和冲止流速的影响,推导出河床桥址断面壅水的理论计算公式,同时给出冲止流速的取值方法。对推导出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进行检算,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3.
跨河桥梁压缩冲刷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的水下结构压缩河道,造成河床冲刷,危害桥梁基础的安全.根据水、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形方程,考虑压缩断面上下游出现回流的特点,通过边界概化处理,获取有效过流断面面积,用泥沙颗粒分组考虑实际河床泥沙颗粒的不均匀性,建立跨河桥梁压缩冲刷的一维数值计算模型.用该模型计算的长江某大桥河段水位及河床高程与实测值的绝对误差分别小于0.1和0.5m,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应用该模型对桥址河段河床压缩冲刷的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大流量时冲刷明显,而汛后小流量时可能有微淤;在相同水、沙条件下,对回流边界合理的概化处理可使压缩冲刷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并能反映压缩断面上、下游近区的冲刷发展过程;在压缩冲刷计算模型中考虑河床泥沙颗粒的不均匀性,比以往均匀沙假设更合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老哈河大桥概况及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桥址区影响1号墩台路段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1号墩台乃致整座桥梁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地铁14号线06标段丽—菜区间全断面砂卵石地层暗挖法下穿莲花河及侧穿莲花河桥为工程背景,对两种加固保护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通过观察现场实施过程中的注浆及开挖效果,并结合河道及桥梁的监测数据,分析洞内注浆加固对建构筑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取消洞外隔离桩加固桥桩的措施,改用洞内深孔注浆加固,同样可以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滑裂面处土体的稳定,并且河道的沉降及桥梁的变形沉降控制在评估值要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对广深港客运专线跨越珠江工程,根据相关边界条件,在选出最佳桥梁桥址方案和最佳隧道隧址方案的基础上,对最佳桥梁桥址方案和最佳隧道隧址方案进行多方面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京哈线滦河特大桥桥墩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上游水库放水,下游挖沙加速了河道下切,受河流冲刷、冻融破坏等影响,桥墩发生了桩基外露、钢筋混凝土腐蚀等病害。对大桥6号~12号墩建桥时河床面高程与现状进行对比,确定了主河道改变后对桥墩冲刷的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整治措施:在河道中设置导流坝分期导流,清理河道内建筑垃圾,对桩基进行围堰加固、浆砌片石防护等。  相似文献   

8.
孙雪芹 《铁道建筑》2005,(10):43-45
土坎车站股道以路堑通过,最大挖深12m,土层以砂粘土、角砾土为主,设计支挡建筑为桩板式挡土墙。文章介绍桩板式挡墙的构造以及锚固桩、挡土板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新建蒙华铁路洞庭湖特大桥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震效应特征,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地质资料。首先采用遥感、地质调绘等方法查明桥址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在其基础上开展桥址区地质钻探、原位试验、物探、土工试验等工作,详细查明了桥址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震参数、场地类别、场地抗震地段划分等特征。在综合分析勘察成果资料的前提下,对桥梁基础持力层选择、砂土液化、软土体力学性质、桥址区的场地稳定性及场地适宜性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桥址场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场区工程地质条件适宜特大桥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介绍沁河特大桥概况,详细分析了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针对拟建桥址日照台侧的桥墩位置,进行了现场地质勘察及回弹试验,利用岩层产状数据及回弹参数进行投影统计计算,采用边坡稳定性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即SMR法和岩体质量与边坡坡度的经验公式,计算出该岩质边坡稳定的自然坡角和安全距离,两者取其小值为自然稳定坡脚,做出了定量的稳定性评价,有效的指导桥梁设计及后期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以成都地铁1、2号线为背景,在分析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开挖面破坏模式基础上,提出使用梯形楔形体模型计算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对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重新推导,推导过程中考虑滑动块侧面三角形和滑动块顶部与外部土体相互作用力.通过颗粒离散元数值计算,在三维空间修正太沙基松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结合开挖面稳定性数值计算成果,分析计算模型中主要参数的选取;提出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修正梯形楔形体模型极限支护压力公式;对计算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HYZQ-1标段桥梁地处萧绍平原河网化地区,桥址范围内水塘河流密布,大量的水中墩台制约着施工的进度,设计方案为搭设栈桥平台施工孔桩基础及便桥通过河道,施工需投入大量的措施费用。通过膜袋围堰的运用施工水中桥梁基础,改变了使用栈桥平台投资大,使用草袋围堰施工慢、安全性差等缺点,在保证快速施工、节约成本方面为客专桥梁水中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市球桥位于越南河内至友谊关铁路K33 711处,系公铁(米轨)两用桥梁,全长186.28米,由3孔48米、1孔28米穿式钢行梁组成;桥高20米,石砌墩台。桥梁跨越求河,桥址处河床为软粘土,河流水深8至10米,受潮汐影响涨落差1米,流速1.5米/秒。 该桥1966年曾遭美机空袭破坏,2、3号墩各中弹1枚受到损毁,3号墩水下断裂,向下游倾斜,破坏严  相似文献   

14.
渝黔铁路横穿我国西南深山峡谷区,地质条件复杂,其中乌江大桥为线路制约性工程之一。桥址区边坡高陡,节理发育,尤其是左岸发育贯通裂隙,边坡地质问题突出。现场调查和二维离散元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桥梁修建后对边坡岩体特别是桥墩基座附近的岩体造成一定破坏,并预测了崩塌落石的范围;进而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桥梁荷载作用下整体稳定性系数1.40,但局部会产生破坏。建议对桥基下方塑性区范围岩体予以加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快速通道跨越铁路大型编组站桥梁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州市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上跨郑州北铁路编组站30余股道线及京广铁路,同时桥下既有道路下穿郑州北编组站。桥址处密布框架桥、公路桥,桥梁建设的可行性墩位少,施工方案影响桥梁方案。研究并选择合理的桥梁方案对本工程十分必要。通过对桥址处多个可行性墩位的研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孔跨布置方案,进而确定4个桥梁方案,再从铁路安全、技术、工期、经济等方面对桥梁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推荐合理的桥梁方案。比选结果表明:(126+200+126)m双塔斜拉桥为推荐桥梁方案,该桥梁方案的研究过程及方法可为同类型涉铁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理)瑞(丽)铁路怒江特大桥为主跨490 m的上承式钢桁拱,具有工程技术难度大和风险高等特点;桥址位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怒江峡谷,高地震烈度、岸坡稳定性、大(巨)型不良地质体、构造压碎岩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对桥梁选址与工程设计有重大控制作用。根据怒江特大桥所处地质环境,结合桥梁基础结构和受力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遥感、地质调绘、钻探、工程物探、孔内旁压试验、室内试验等综合地质勘察方法,并开展必要的专项地质工作,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岸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为桥梁的选址、桥式桥跨方案及基础选型等提供翔实、可靠的地质资料;勘察方法得当、有效,勘察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河床桥渡冲刷计算首先应对河床土质进行分类,然后选用相应的公式。黏性土河床桥渡冲刷计算需要土的液限、塑限、液性指数等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对冲刷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在阐述黏性土河床冲刷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朔黄铁路桥梁黏性土冲刷计算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桥渡冲刷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提出应结合相关实测资料进行论证,以提高黏性土冲刷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综合勘察技术,对新建戴家塔特大桥在邻近既有皖赣铁路岩溶路基段施工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首先,在新建桥桥址实施高密度电法勘查,采用钻探手段查明新建桥桥址的岩溶发育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对应的既有铁路路基下岩溶发育情况,对既有铁路路基岩溶强烈发育区段进一步采用微振动法查明其基岩面附近的岩溶发育情况,评估坍塌的可能性;然后,采用瞬变电磁法查明新建桥梁墩台与既有路基之间的伏岩溶联通性;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新建桥施工时造成既有铁路路基坍塌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9.
王红军 《铁道建筑》2006,(11):96-97
以胶济铁路线某框架桥为例,介绍桥址位于跨区间无缝线路站场咽喉区,进行顶进桥梁施工的线路加固技术,其中包括线路加固和箱体顶进技术,该技术为今后的桥梁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由于半径大、坡道长、立交多,很难选到正交桥位而使桥梁跨度加大。常用的跨越方式连续梁,由于其梁高较高,导致桥长加长,不美观。而系杆拱可以有效减小梁高,外观轻盈,从而受到高速铁路立交桥型选择的青睬。系杆拱桥采用系杆承受拱的推力,在桥梁建筑高度受到限制或桥址地质不良地区,而又需要较大跨度时,系杆拱是较合理的桥式之一。故对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高速铁路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系杆拱、高速铁路钢箱系杆拱的结构特点及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