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陈开宏 《汽车运用》2004,(11):35-35
时下,一些“事故”频频发生,可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却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茶余饭后的“故事”。本来,别处发生事故,聪明的有车单位负责人或者车主及驾驶员应该从中找出自身的问题,拿出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重蹈覆辙。可是,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不下决心去认真整改,不主动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些"事故"频频发生,可有些单位的负责人却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茶余饭后的"故事".本来,别处发生事故,聪明的有车单位负责人或者车主及驾驶员应该从中找出自身的问题,拿出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重蹈覆辙.可是,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不下决心去认真整改,不主动去查找事故隐患,结果,血写的类似"事故"又在自己身上重演.  相似文献   

3.
克服“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坚持常抓不懈预防车辆事故不能用搞整顿代替抓经常,否则,安全意识就会出现紧一阵、松一阵的现象。然而,有的单位却常犯这个毛病,往往是上级有指示就抓一下,出了事故就紧一下,这是预防车辆事故效果不好的一条重要原因。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坚持把预防车辆事故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的议事日程,常议、  相似文献   

4.
破除亡羊补牢的做法,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一些单位平时不注重抓事故预防,各种车辆管理规定记上本、贴上墙,但就是在落实上打折扣、讲价钱,一旦发生了车辆事故。才开始查原因、找教训、搞整顿、定措施,但毕竟为时已晚,“后悔药”世上是没卖的。因此,平时必须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一是要经常吹吹“耳边风”。经常找地方交警部门进行案例分析,找一些出过事故的人员现身说法,用血的教训警示大家。二是要经常洒洒“毛毛雨”。哪个单位出了问题。哪个人员出现了问题,都要拿他事当己事,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三是要打打“惊天雷”。一旦哪个驾驶员出现了事故和问题的苗头,要以小见大,及时警告和提醒,坚决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曾经有一个老驾驶员告诉我:开车不惹事,不撞别人还不是一个好驾驶员的全部标准,真正的好驾驶员是能在避免自己造成事故的同时,还能避免别人出现事故。通俗地说,就是自己不撞别人,还能避免别人撞自己。  相似文献   

6.
岱岩 《驾驶园》2009,(1):92-93
河北三河市大货车司机杨连发反映,他在天津港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后,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交警强制他接受了多项有偿“服务”。如果不接受这些有偿“服务”就不放车、不还证且不给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某汽车运输公司把本公司发生特大交通故事的日子定为"可耻日",让广大职工永远记住血的教训,以"耻"为鉴,警钟长鸣。这种精神令人敬佩,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交通故事是可怕的,但对一个运输企业来说更可怕的是不能在已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警示将来,不能以事故为耻,知耻而自责,知耻而后改,从而避免  相似文献   

8.
李亦夫 《驾驶园》2009,(11):111-111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在随市级安全生产组交通安全大检查中.听某客运企业负责人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安全管理不能是“基本可以”和“差不多”。笔者认为,该单位“未雨绸缪防事故”的安全管理理念非常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开车上路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从概率上讲,每个开车的人都有可能被卷入交通事故,特别是在中国危机四伏的道路上,即使你不去撞别人,别人也有可能来撞你。重特大事故就不说了,如果是一般事故,驾驶员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公了还是私了。公了,为的就是权威的责任认定。但是公了也有许多公了的无奈。把车子摆在路上等交警来处理,影响交通不说,  相似文献   

10.
郑光 《汽车运用》2010,(9):18-18
<正>辩证法告诉我们,车辆事故不可预见,但是可以预防。当我们在分析车辆事故原因,查找教训时,不难发现,事故是多个因素积累、多个环节失控造成的。当这些有可能诱发车辆事故的环节积累在一起而又没有被重视时,就有可能酿成事故。车辆的使用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和制约车辆安全管理的环节很多,只有找准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控制车辆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罗华宝 《驾驶园》2007,(10):76-78
石墩事故谁之责 陈建华今年36岁,本来有一幸福美满的的家庭.但是当笔者在医院见到他时,他却已卧床不起1个多月了.  相似文献   

12.
成轩 《驾驶园》2010,(7):88-88
最近单位搬远了,见别的女人开车上班,飒爽英姿,很是风光,不由心动。大男子主义的先生,竟然一反常态,恩准了我的开车申请。当然事后我得知,他单位给他配了一辆车。家里的车尽管只是一辆捷达,但不管怎么说,终于挤进时尚的"开车一族"行列了。几月来,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大的事故,但险情还是有过的。  相似文献   

13.
李晓  谢建才 《汽车运用》2003,(12):23-23
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许多单位,平时不注重抓预防工作,没有预防措施,即使有了预防措施,也没有抓好贯彻落实,一旦发生车辆事故后,才开始做一些查原因、找教训、搞整顿、定措施等为时过晚的事情。事故一旦发生,损失已经形成,影响就无法挽回。因此,平时就要把预防车辆事  相似文献   

14.
选营要准 这是做好预防车辆事故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挑选驾驶学兵,各级都应坚持标准、全面考察、优中选优,要以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好预防车辆事故的“第一关”。挑选驾驶学兵,不仅要看工作表现,还要看内在素质;不仅要看思想基础,还要看身体状况;不仅要看文化程度,还要看个性心理。要坚持全面看、客观看,切实把“料”找好、把苗选准。要严格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15.
车险无论是主险还是附加险,张先生都购买了,可是车出事后,保险公司却不给赔,他认为不合理。有一天,我把车停在朋友家的院里,那天下大雨。结果院里的墙皮脱落,将我的车砸掉漆了,风挡玻璃也坏了。张先生介绍,因为他的车已经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他马上就和保险公司取得了联系,该保险公司到现场堪察后却表示,该事故不在张先生投保的范围内,让他找这面墙的房主。保险专家表示,根据投保条款规定,保险公司理赔范围有两个条件,一是车辆出险是由被保险人本人造成的;另外就是第三方造成,但第三方已经找不到的。可是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张先生车损事故的当事人为院子的产权人即为第三方,所以这次受损不在理赔范围,故保险公司不能赔偿。很多车主都以为给车投了“全险”就万无一失了,但其实“全险”也只包括了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盗抢险、玻璃险、划痕险、车上人员险及不计免赔等几个险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投保了上述主险、附加险,车主依然得自己“买单”。  相似文献   

16.
李建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15-i0015
近日,听说某地有个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因汽车直拉杆头螺帽脱落而造成方向机失控撞坏了别人的摩托车,最后由交警处理的结果是这位驾驶人负全部责任,对此这位驾驶人很不理解,他说:“这是机械事故,凭什么我负全部责任?”笔者对,此深有感触,确实时下有不少驾驶人认为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是客观原因,可以负责任,甚至不负责任。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所谓“边”的事故,是指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一边开车一边想这想那、做小动作、吃东西、闲谈……不能专心致志地开车而造成的事故。以下列举“边”的事故种种,请驾驶员朋友对号入座,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8.
对不起,我想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误区,我们自己是始作俑者,我们总是试图以自己的逻辑来理解别人的故事,或者用旧的公式来演绎新的发现,当你觉得自己的思维和感知系统受到挑战时,会毫不犹豫地起来反抗,从不曾想过这是不是一个让观念变革的机会,我们是那些围观伽利略被烧死的人。  相似文献   

19.
“预”与“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预”是“防”的前提和基础,“防”是“预”的目的和归宿。增强车辆事故预防工作的实效,关键在于实现“预”与“防”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威力和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20.
李伟 《驾驶园》2009,(12):90-90
说起开车的趣事,相信10人当中就有9人有故事可写。我把我的一次惊险的故事讲出来,希望对其他的驾驶人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也再次提醒自己:开车千万要注意细微操作,别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