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铁路板式轨道利用可变衬垫进行钢轨高低的调整,该衬垫由可变衬垫袋、注入设备、可变衬垫用树脂组成,自2000年开发以来不断改进。现在的衬垫袋,采用了尼龙聚乙烯层压塑料,利用玻璃纤维作为强化芯料。袋的排气孔有过滤器,设逆止阀,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多层金属气缸盖衬垫设计实例。这种新型衬垫由3层金属薄层构成。1层带小凸纹的薄金属层作为中间层,用于气缸孔的燃气密封。在实际发动机试验中,使用在密封凸纹区涂覆橡胶的衬垫,观察在挡圈垫片上附加凸纹的影响。气缸孔部分衬垫各层间涂覆橡胶层的剥落显示出附加凸纹方向的差异。讨论认为,附加凸纹不仅对燃气压力可能有静态密封作用,并且在发动机运行条件下,能有效维持涂覆橡胶的弹性。表面涂层是新型衬垫设计中引入的另一个新设计特性。表面涂层是一种柔软的弹性树脂涂料,其作用是减小衬垫金属层上橡胶涂层压紧发动机配合面后的剥落。在热冲击试验中观察到,表面涂层可有效减少橡胶塌陷、屈服和涂层剥落等现象。论述了发动机配合面的粗糙度由具有吸收剂作用的表面涂层冷流特性填充。此外,还论述了表面涂层能够保护橡胶免受冷却液的负胀影响。  相似文献   

3.
Nishiyama  T日  Murakami  O  Katsurai  T  Adachi  K  孙丹红译  刘巽俊校 《国外内燃机》2010,(6):34-36,54
柴油机内的燃气压力比汽油机的高,密封燃烧室的气缸盖衬垫工作环境很严酷。衬垫的密封性不仅受衬垫规格的影响,而且受气缸盖、杌体和紧固它们的缸盖螺栓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衬垫的性能,必须增强其材料的特性。衬垫材料的必要特性是高强度和高疲劳强度,对增强这些特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新材料。已经证明,使用新材料制造的衬垫能承受很高的燃烧压力,并已用于一种高性能柴油机。  相似文献   

4.
农业废弃植物纤维衬垫缓冲性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农业废弃植物纤维衬垫的静态压缩试验,比较植物纤维缓冲衬垫、蜂窝纸板与EPS泡沫塑料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并绘制出植物纤维衬垫的缓冲系数-最大应力(C-σm))曲线、缓冲系数-应变量(C-ε)曲线、缓冲系数-变形能(C-E)曲线供缓冲设计使用;最后对农业废弃植物纤维缓冲衬垫在铁路大宗货物运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铁路机车车辆上下心盘的磨耗,是机车车辆一惯性质量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上下心盘间配置新型工程塑料制成的车辆心盘衬垫。文章从原因分析入手,解决了理论计算与实际使用中受力的差异,弄清了车辆心盘衬垫在运行状态下受纵向、横向、扭力及动载加速度等因素影响时与材质物性间的关系,从而确立了合理选材、配方设计、结构设计的科学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气缸盖衬垫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损坏,研究了多层钢板气缸盖衬垫的特性,包括对缸内压力的密封性和疲劳强度。柴油机缸内压力高且气缸盖螺栓轴向拉力大,使衬垫处于苛刻的环境中。发动机性能提高后,衬垫钢板会出现裂纹,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平的中心钢板产生裂纹的原因尚未找到,先前也没有相关的评估方法。因此,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首先进行静态加压台架试验,并测定气缸盖衬垫的应变量,以确定计算的有效性。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应变分布,重点是钢板的位置。结果表明,裂纹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取决于各钢板的相对位置。最后,采用相当于实际发动机耐久性试验的模型进行了估算,得出很高的应变,研究表明,裂纹是由钢板位置间的空隙引起的。该计算方法表明,当中心钢板厚度可变时,增加其厚度对减小应变很有效。中心钢板厚度的优化可使衬垫在完成实际发动机耐久性试验后不出现裂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介绍我国铁路现有长大货物车的心盘结构型式,及其与梁件的连结、油润衬垫、载荷情况以及使用中的问题,供设计、制造、检修人员参改和选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大件运输的市场调查及预测结果,国外钳夹车的发展特点和我国钳夹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国内钳夹车要向大幅度增加载重、显著降低自重,努力提高速度,适当完善功能的方向发展,然后,着重阐述了提高长大货物车过桥能力的研究情况,得出了优化转向架之间的邻轴距,可明显提高钳夹车过桥速度的结论,从而为提高长大货物车的过桥能力又开辟了一条新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关节式集装箱平车设计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四枚 《铁道车辆》1997,35(4):20-22
论述了研制关节式集装箱平车的必要性,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二联关节式集装箱平车的设计及技术参数,与普通集装箱平车作了对比,并解决了转向架的均载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于连友 《铁道车辆》1996,34(7):25-30
论述了研制新型D20型钳夹车的必要性及技术可行性,提出新车方案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并对其过桥检算、限界核算及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