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铁路内燃机车不同工况下废气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内燃机车对北京内燃段、梨树沟隧道、怀柔北机务段水阻试验台等采样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燃机车的污染物排放与其运行状况有关,各采样点大气环境中的NOx与TSP浓度存在差异.同时根据颗粒物的富集原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内燃机车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以改善内燃机车周边的大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铁道部的领导下,在部有关部门和石化、石油两天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物资总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柴油抗灾保供工作,在灾情最严重的1月中下旬到2月中上旬的1个月里,累计为各铁路局供应柴油10866车计54万t,为保抗险救灾、电煤抢运和铁路春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新城堡号"蒸汽机车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行驶在轨道上的蒸汽机车是"新城堡号"蒸汽机车,它出自英国一位出身贫寒、到处漂泊的发明家理查德·特里维西克之手.1804年2月29日,"新城堡"号经过在圆形轨道上的试车之后,喷云吐雾,在许多人的簇拥和欢呼声中沿着专门铺设的轨道由默尔瑟开到阿伯西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光辉行程.这台自重5吨的机车,车速为每小时8公里,牵引着5节车厢,装载着10吨货物和71名乘客行驶了16公里.轨道蒸汽机车的历史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4.
利物浦(Liverpool),英国第二大商港,默西塞得郡首府.位于英格兰西北部,默西河口,临爱尔兰海.市中心距离爱尔兰海大约8km.利物浦的地形起伏不平,穿越一条山脊,最高处是海拔70 m的埃弗顿山.昔日利物浦市是英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得益于工业革命,城市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二次大战后工业生产萧条、航运业衰落,全市人口从1940年的85万减少到如今的44万.整个默西河畔都市区的人口为136万.该市最为著名的是音乐(披头士乐队)与足球(有两支参加英超的俱乐部——埃弗顿和利物浦).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联邦交通部批准了电力机车新型谱.文章分析了俄罗斯铁路电力机车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新型谱中电力机车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今后几年电力机车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青藏客车用车窗玻璃低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姝  程建峰 《铁道车辆》2008,46(2):4-7,41
青藏铁路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客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车窗而言,将面临窗内外的压差从高到低的不断循环变化导致的强度降低等问题的考验.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高原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提出了自呼吸式中空玻璃的方案,在青藏客车上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根据铁路视频监控需求,从系统构成、功能要求、网络结构等方面研究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研究结论:铁路综合数字视频的设计工作,重点要把握摄像机类型选择、焦距和通信带宽的计算、存储容量的选择以及联动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人员具有系统和全局的观念,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充分了解需求和实际情况,为用户设计出适用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8.
自1月10日以来,我国天气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去冬以来的晴暖,少雨天气转变为低温、多雨雪天气,同时多种灾害并发,既有暴雪、冰冻、冻雨、低温,也有大雾天气,呈现多发、并发趋势,造成灾上加灾.很多地区为50年一遇,部分地区百年一遇,属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9.
铁路经历了180多年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国际权威的克劳斯目录统计,全世界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各种铁路题材的纪念币和流通币共计69种142三通枚.这些钱币以不同角度介绍了铁路的名人和重大事件.本期继续对其中的4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瑞士和其他国家正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地区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要求继续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对各种有轨和其他交通工具进行试验评价.此外,还对无轨电车的使用条件及今后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大巴黎地区的交通组织以成功著称于世,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公共交通供给充分,这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地区快线和市郊铁路的协同,对于解决单中心特大城市或网络化城市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介绍早期的法国铁路(市郊铁路)基础条件,以及快线的构思与形成的发展途径,过程曲折辗转,观念、意识、利益在冲突中逐渐磨合走向协同,自然天成。在我国城市化大潮涌动的新形势下和对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饥渴中,期望对国内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避免多走弯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巴准铁路设计为预留无缝线路。对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确定设计参数、锁定轨温,对大跨桥连续梁无缝线路的钢轨强度、稳定性、断缝值和梁轨快速相对位移等进行检算,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可行的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案,为日后巴准铁路换铺无缝线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有预留轨缝计算公式的分析 ,讨论其对 2 5m长标准轨的应用温差条件限制并做了相应的计算 ,提出 2 5m长标准轨在施工时的轨缝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5.
对沪宁城际铁路某曲线段设立跟踪试验观测段,研究其钢轨型面的发展变化规律.观测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钢轨型面状态保养良好,且型面变化较缓慢,一年的平均最大磨耗量仅为0.34mm;内外轨磨耗区域主要集中在轨顶中心附近,外轨磨耗量略大于内轨.此外,利用所测钢轨型面数据,完成了轮轨接触状态的仿真分析,与现场观测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为深化高速铁路钢轨型面变化分析及其养修对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铁钢轨电位的异常是影响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对轨道的回流系统、钢轨电位的产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定性地分析了钢轨电位分布,分析了可能导致钢轨电位异常升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强韧性配合非常好;贝氏体道岔尖轨强韧性指标明显地优于珠光体道岔尖轨,同时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就可以保证全断面具有高且均匀的硬度。通过大秦线的铺设试验可知:贝氏体道岔尖轨无严重的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耐磨性能相比珠光体尖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寿命约为珠光体道岔尖轨的2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的接触轨不平顺检测不能有效地利用接触轨检测数据对接触轨线路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接触轨质量指数(CRQI)及其评价方法,对接触轨不平顺分区段进行管理。利用接触轨检测车在广州地铁4号线金洲站-黄村站上行区间的检测数据,分别统计其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的频数分布和累计分布,计算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在CRQI中的权重,并分别探讨CRQI,以及CRQI中方向不平顺和高低不平顺管理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国外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经验,指出超大城市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应基于既有城市轨道交通实施,并给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系统制式、设计速度、线路运输能力、运营模式及收费方式等主要技术指标选择。以广州为例,提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贯穿式"空间网络布局的设想方案,并通过与地铁线路互联互通,实现广州远郊区域快速通勤的目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效益最大化,为国内(超)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开通运营2万多公里高速铁路,除秦沈、合武客专进口部分用于对比试验的钢轨外,全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百米定尺钢轨。自2008年8月我国首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今,钢轨使用情况良好,质量得到各方一致肯定。对高速铁路钢轨发展主要历程包括标准起草制定、生产技术改造、自主研发工作推进、上道试铺考核、性能评定及技术审查、批检验和实物质量控制,以及轨型、定尺长度和钢种选用,成分及性能优化,钢轨的焊接、运输,新轨头廓形钢轨研发,钢轨使用规范制定等配套技术的主要节点和事件进行回顾,认为标准先行、科研先导、质量至上、科学管理是高速铁路钢轨国产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