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鲁甸县六家岩脚处的崩塌进行调查分析,对该地区的采用《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附录E.2.1选取的相关公式对崩塌进行稳定性计算和评价[1],得到该崩塌2个危岩体在天然状态下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及地震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可能发生失稳破坏。因此,需要对该崩塌进行锚杆支护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2.
西山滑坡位于西和县城西侧,分布有7个大小不等的滑坡组成的滑坡群,总体积达1,434×104m3。县城西山基本为古滑坡所覆盖,历史上曾因地震、降雨有过多次滑动,5·12汶川大地震引发西山滑坡多处崩塌、滑塌,给当地居民的房屋、公用设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损失与危害,本文针对西山最有特点的Ⅲ#滑坡,对其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地震震后,对四川省金口河区次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表明,金口河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其中崩塌的危害性较大。根据现场调查分析,金口河区崩塌地质灾害类型以岩质崩塌为主,滑坡地质灾害类型以残积层滑坡为主,主要分布在构造侵蚀中低山和侵蚀剥蚀桌状低山地貌区。5.12汶川地震对潜在的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中许多已建、在建工程项目都受到滑坡的危害,文中就三峡库区中某典型的滑坡,分析滑坡特征和成因机制,计算滑坡稳定性,利用软件设计抗滑桩。  相似文献   

5.
徐绍宇 《中国水运》2007,5(7):114-115
以典型的三峡库区湖北省兴山县唐家院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滑坡具体的工程防治措施,并总结了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滑坡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复杂,在库水位升降的作用下,滑坡灾害易发多发。以三峡库区某岩质滑坡为工程背景,通过监测资料分析了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失稳机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典型的浮托减重型滑坡,在高水位运行期,浸泡软化和浮托减重效应凸显,滑坡变形与水库水位上升及高水位运行呈正相关性。研究结论对水库型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三峡库区巴东黄土坡滑坡区滑坡与塌岸防治工程设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会迎  时锋 《中国水运》2006,6(6):100-102
詹家湾滑坡为一土质推移—牵引式滑坡,并且以推移作用为主,目前滑坡处于蠕动阶段,但在大气降雨,河流水位的变化,河流的侵蚀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滑坡变形有加剧的趋势。本文叙述了三峡库区詹家湾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折了滑坡成因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防治方案:抗滑桩 排水沟。  相似文献   

9.
地形地貌是影响与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一大因素,对开阳县境内100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与影响作用,运用geo-slope模拟斜坡几何形态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开阳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在不同地形地貌上的分布与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遥感解译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MspGis,研究了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发现本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地裂缝、泥石流、岩溶塌陷,其中滑坡、崩塌、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本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占总灾害数量的96.45%。同时对贵州省仁怀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发现本区地质灾害发育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丛集性的特点,主要受区域内外动力地质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时间上有受降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王兆云  陈芳 《中国水运》2007,5(10):79-80
本文对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形式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破坏形式有坡面冲刷、坡面剥落掉块、坡体湿陷变形、崩塌、滑塌、泥流等几种。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滑塌、滑坡的破坏模式;崩塌破坏模式和坡面破坏模式等三种。  相似文献   

12.
陈松  杨虹 《中国水运》2007,5(7):64-65
通过对童家湾滑坡特征(如滑坡形态、物质组成、滑带土性状等)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稳定性计算问题是滑坡及边坡研究中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在三峡库区滑坡治理过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极限平衡法.结合童家湾滑坡这一具体算例,用条分法方法对其在组合工况下的稳定性作了具体的分析。对其稳定性与防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勇  ;杨文甫 《中国水运》2010,(2):123-124
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崩塌等问题。文中以河源某松散土体边坡为例,介绍该边坡滑坡发展特征,分析和总结滑坡原因以及多次发生滑坡、多次加固处理失败的经验及教训,为类似边坡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沿海地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常会有诸如海岸崩塌、海工建筑物倒塌、护岸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厦门某码头附近海底滑坡事故的经验,对该滑坡的内在原因、诱发原因、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整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库区孙家屋滑坡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性、水文条件、滑坡的物质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分析。针对库区实际水位的各工况组合,采用极限平衡法的传递系数法计算出边坡稳定系数,为滑坡治理方案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1985年6月12日发生于长江三峡新滩的巨型岩崩与滑坡,岩崩与滑坡体的总量达1891万米~3的情况。根据对地质,地貌的调查,以及史书记载与长江新滩段河床特性的分析,对新滩巨型岩崩与滑坡的成因、演变与对航道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最后作者讨论了三峡水库建成后,如新滩又发生巨型岩崩与滑坡将对三峡库区航道有何影响并提出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流域,跨湖北、重庆两省市,水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三峡库区目前总体水质良好,但部分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库区污染源主要为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径流和船舶流动污染源等,库区蓄水156米尾端将达重庆的郭家沱,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三峡库区将形成670多公里长、蓄水量400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巨大水库,江面变宽,这将大大促进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同时,船舶数量将迅速增加,排污程度将增大,库区的自净能力将大为减弱。因此,必须关注三峡库区的船舶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8.
叶建华  王志俭  贺雷  张晨 《中国水运》2014,(2):248-250,252
以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eo-Studio软件,分析库水位作用下白水河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库水位从145m上升至17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库水位稳定在17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库水位从175m下降至14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逐渐减小,且库水位以0.8m/d速率下降时,可能是白水河滑坡的最不利工况;库水位稳定在145m阶段,滑坡稳定系数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张雷  张帅  周大海 《中国水运》2009,(12):141-142
汶川8.0级特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本文在野外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四川省某危岩的地质环境、发育特征,对危岩的形成机制,稳定性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工程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非  周明芳  李赋屏  李毅 《中国水运》2006,6(11):119-120
广西菘坪垅矿区开发引发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该区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较为复杂,矿产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十分强烈,为地质灾害的形成埋下隐患,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