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迷画廊     
魏斌 《汽车杂志》2007,(4):213-213
2007年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汽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世界汽车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成为了众多汽车企业的机遇,在中国汽车竞争格局初步建立,多变的中国市场给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带来的不少变数。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10,(1):54-55
总裁致辞:汽车改变了世界,中国汽车正在改变世界汽车业格局,那么是谁在改变中国汽车?是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是敢于挑战国际竞争、不断创新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是千千万万有中国汽车情结的汽车人,正是我们大家的不断进取和通力合作,推动了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760年的历程,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创造了许多辉煌:2012年中国产销量均超过1900万辆,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车工业总产值5.29万亿,汽车保有辆达到了1亿20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的10%;中国汽车整车企业近百家,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如今,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增速放缓,成本急剧上升,中国汽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已步入了重要的转折期,下一个10年,中国汽车该如何发展,值得深思,本期专题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国汽车的强国之路,听听汽车行业意见领袖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4.
《时代汽车》作为一本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媒体,我们有幸记录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我们经历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跌宕起伏,我们更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而强鼓与呼!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管理当局认为,在传统汽车方面中国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大家起点基本相同,中国可以“弯道超车”,有可能后来居上。但是,科学技术有其连续性,新能源汽车首先得是汽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指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用多种方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进行了定量预测,在市场细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态势,2000年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基本上是九分天下,2000年以后,其将逐步过渡到五分天下。  相似文献   

7.
德国汽车工业前景不容乐观,国内汽车市场饱和,国外汽车市场对德国汽车的需求出现下降,各大汽车厂家纷纷压缩生产。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汽车企业只有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绩不俗,其合资企业产品占有中国轿车市场50%的市场份额,其它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都不顺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产销形势,以及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对中国汽车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稳健增长的结论。文章指出,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与隐忧是能源紧缺、污染环境、交通安全和基础脆弱,管理不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6):23-25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动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13,(7):6-6
2013年,新中国汽车工业迎来60周年华诞。60年弹指一挥间,老一辈汽车人用青春,用激情,用热血,用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为中国汽车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2000万辆的汽车年产销量是今天汽车工业的辉煌,展望未来10年、20年,除了一如既往的拼搏精神,汽车人将如何驱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车轮继续向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汽车特有的“两个国内汽车市场”,并就今后如何发展中国汽车汽车工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天津汽车》2010,(4):9-9
上汽、一汽及东风等中国10大汽车企业日前达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日前召开的2010年度中国汽车T10峰会达成的目标共识,到2020年,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技术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让中国成为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集中度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很低下,仅为日本的1/8,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在营销方式,技术开发能力,需求结构,志业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汽车工业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而投资不足,相关商业落后,兼并重组机制失效,需求开发不足又是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6.
读者天地     
《汽车杂志》2003,(8):135-137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而言,日本汽车企业无疑属于后来者。与其说日本车厂正在加快中国的投资,不如说中国汽车正在快速融入世界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正是在与跨国公司的不断交锋中,日益成长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17.
饶迭 《时代汽车》2004,(11):22-26
饶斌,这个名字已与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振兴史融为一体,在喜庆中国上海大众阅世20周年之际,饶达先生应本刊之约就此撰文,旨在深和认识上海大众,乃至中国汽车工业。饶斌,西方誉之为“中国汽车之父”,中国官方称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李岚清同志在为《饶斌传》作序称誉其为: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7,(37):36-37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飞速发展,一跃迈入世界汽车市场三甲行列,中国汽车企业亦由几十家发展至目前上百家。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汽车品牌众多惟缺乏真正意义上民族品牌;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多淹没於汪洋合资大潮之中。然民族汽车品牌是强大汽车工业之灵魂,惟有民族汽车品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程》2007,29(2):F0004-F0004
随着中国未来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电子的价值含量迅速提高,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将形成巨大经济规模效应,汽车电子产品占汽车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未来的汽车电子产品中,围绕安全、节能、环保、舒适和娱乐等方面的元器件及其周边产品将飞速发展。2006-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进入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