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同己的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都将突破500万辆,其中轿车产销量220—230万辆;摩托车产销量将突破1600万辆;全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经济贸易产业省预测,2008财年日本的汽车需求量为530.6万辆,比2007财年下降0.6%。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美国的汽车产量将下降到1600万辆,下降幅度为0.7%。而欧洲对汽车的需求将与2007财年持平。2008年全球对汽车需求将在高位徘徊。汽车制造厂的产量也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3.
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489万辆,到2010年将增加2倍,达到1466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再增加4倍,达到7200万辆。届时中国各种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1.15亿辆,是美国今天汽车总保有量的一半。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家用轿车的市场需求量,分别是501万辆、913万辆和1584万辆。其后,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几乎不经意问,我们已经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中国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广州、东莞4个城市才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4.
林雷 《汽车与配件》2004,(42):22-23
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快速兴起 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444万辆,预计到2008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200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421万辆.预计到2008年,保有量将达到近5400万辆左右。2003年汽车配件售后市场规模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预计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5.
林雷 《中华汽摩配》2004,(12):24-25
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444万辆,预计到2008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左右。200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2421万辆,预计到2008年,保有量将达到近5400万辆左右。200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规模为2350亿元人民币(260亿美元),其中售后市场规模为900多亿元人民币(100多亿美元),预计需求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6.
宋璐 《汽车情报》2005,(18):22-23
1999年,本田公司开始了在中国的汽车生产,当时年产量为3万辆。经过5年的汽车市场扩张,到2003年,本田公司共生产了117178辆汽车,占公司全球汽车总产量的3.9%。为了提高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销量,公司到2004年底共创建了3个汽车合资企业,总产量为32万辆。另外,公司还计划在2007年以前,将年产量提高到53万辆,  相似文献   

7.
汽车营销:质变正在悄然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8.
10月20日,随着2009年中国第1000万辆汽车在一汽集团下线,中国从此迈入千万辆级汽车大国。而到年底,中国汽车产销突破1300万辆将毫无悬念,这意味着将一举超越美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从1953年的第1辆解放汽车下线到1992年的第100万辆下线,用了39年,从第100万辆到200万辆(2001年),用了8年,而从200万辆到1300万辆,同样仅用了8年!  相似文献   

9.
外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能无限。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汽车工业从1953年到1992年达到100万辆产量时经过了近40年;从1992年到2000年用了8年时间则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的增长;截止到2002年底,中国汽车工业用了2年时间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而2003年汽车产销量达到了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位居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1,(8):108-108
目前有一位大机构领导说,我国汽车年均产销量突破5000万辆甚至更高将是毫无疑问的。首先我就有疑问!这5000万辆是从哪来的,中国的土地、交通、能源、停车设施能否支撑年5000万的增长,汽车市场一定会有一个顶点,如同美国1700万辆一样,中国汽车市场不会从1800万辆的年销量无休止地增长。(罗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