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60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筹备工作会议 ,于 7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秘书处成员 ,各省、市造船工程学会及各专业学术委员会的秘书长 ,学会三刊和有关媒体的代表共 38人。学会秘书长罗季燕在会上讲了话。常务副秘书长林宪东向会议通报了论坛的筹备方案。根据学会十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决议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将于 2 0 0 3年 9月下旬 ,举办“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60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是 :围绕“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预…  相似文献   

2.
学会动态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无锡举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于1990年12月2~4日在无锡举行。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5月。这次纪念成立十周年,以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旨在回顾十年来的工作,展望今后的工作和活动,以期进一步为我国船舶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2月2日上午,纪念活动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海军装技部部长郑明少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舰船研究院院  相似文献   

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88年6月在广州举行,迄今已近五年时间.今年正值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根据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与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合并隆重举行。在昨天的庆祝活动中,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回顾了学会成立5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工作成就,追忆了造船界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我国造船事业的发展所创造的业绩,展望到2000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我国造船事业迅速发展的前景。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一批又一批年轻的船舶科技工作者正在茁壮成长,我国的船舶工业和航运、水产事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2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纪念会暨颁奖仪式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主持,理事长黄平涛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70年发展历程回顾》专题报告;台湾"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理事长吕学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高级顾问路小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李国安、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周振柏致辞,热烈祝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5.
2003年12月1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上海举行招待会,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方书甲、张圣坤、孙英,中国船舶工  相似文献   

6.
消息报道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船舶电工专业委员会于1月12日在沪召开成立大会,有八个省市46个单位10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机械工业部军工局、电工局、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等上级学会、兄弟学会、领导机关的代表到会表示祝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周善元同志致开幕词,回顾了建国以来船舶电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对船舶工业做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重要指示30周年,有幸的是今年还是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复会30周年。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上级领导部门、中央造船行业与学会的领导,上海地区造船界的院士和专家,历届学会荣誉理事、名誉理事长,学会第11届和12届理事会正副理事长和各工作委员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吕航 《中国船检》2003,(7):77-77
为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60周年,普及船舶与海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高海洋国土意识.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舰船知识竞赛”于2003年在7月10日~8月20日举行。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5月27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标准化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的领导莅临成立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金向军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共有来自标准化主管机关、船舶与  相似文献   

10.
时刻准备着     
宋夏 《上海造船》2011,(1):11-11
尊敬的各位领导、造船界前辈、学长:上午好!今天是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的喜庆日,作为学会学生分会会员,我能与诸位共庆佳节,感到非常荣耀和自豪,因为我是学造船的,这将给我从事造船生涯留下珍贵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广东造船》2012,(5):30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成立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7月5日在广东科学馆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来宾和代表共140余人。广东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杨豪标、中国船舶工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广东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余宝山、广州船舶工业公司党委书记高烽等领导出席了会议。香港工程师学会(机械、轮机、造船及化工分部)主席、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香港分部  相似文献   

12.
学会动态     
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举行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88年7月8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举行.这次会议是黑龙江省造船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全省从事造船专业的科技人员代表74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黑龙江县科协副主席夏奎耀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讲了话。黑龙江省航海学会、内燃机学会、玻璃仪器学会等派代表到会祝贺。会议还收到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武汉造船工程学会和黑龙江航海学会发来的贺信、贺电。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是该省成立较早,技术力量较强的一个学会,目前有会员1千多人。近年来,该学会在学术交流、组织建设、科学普及、横向联系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受到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用电子设备学术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七日至九日在武汉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二十四人,刘欣、王学仁副主任委员主持了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国造船学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审查、讨论了二年来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小结;为迎接一九八三年举行的中国造船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庆祝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而举行的学术交流会和国际海事会议作了准备工作;会上还认真讨论和研究了今明二年学委会的学术交流计划和评选优秀论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是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建会六十周年的日子。我与各位同志一样,怀着喜悦的心情参加今天的盛会。回顾过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于1943年在重庆成立  相似文献   

15.
lO月22日,湛江造船工程学会在湛江中港四航局三公司召开2004年学术交流会,有80余人出席。中港四航三公司领导和湛江海事局申春生副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主讲了话。会上,由海军湛江基地刘传光高工介绍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新疆举行年会的情况及中国内燃机学会学术交流会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于1990年11月14日在广州市科学馆举行了“庆祝伍景英百岁诞辰及推动技术进步、发展造船工业”的专题座谈会,伍老的同事、学生、广州船舶设计单位、船厂的总工程师、青年科技工作者,船史编写组成员,学会领导共32人到会,船史组介绍了伍老的生平及业绩:伍老年青时留学英、美,专攻军舰,潜水艇的设计、制造,回国后曾在上海,广州从事舰船设计、建造及教育工作,是广东省及我国早期的造船专家,与叶在馥、罗明燏是挚友,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届理事会理事,也是广东造船工程学会创建人之一,是广东学会首届理事会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2008,49(3)
《中国造船》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今年是《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定于今年10月底在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有关领导结合我国的造船形势作报告,《中国造船》编辑委员会领导作纪念报告,并结合“绿色造船”等主题开展学术讨论。同时,《中国造船》将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一期“《中国造船》创刊60周年特刊”(总第183期)。  相似文献   

18.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讯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于2月11~12日在省科学馆召开1980~1981年度年会。到会会员有490名。省科协贾云飞副主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广西造船工程学会、《中国造船》、《舰船知识》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的名誉会员罗明炯教授参加了会议。在年会的大会上宣读了理事长魏骥同志的题为“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的讲话稿,贾副主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邱泓同志、广西造船工程学会程根清同志在会上致了贺词并对学会工作提  相似文献   

19.
学会动态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成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六日至九日在武汉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和第一次学术交流会。18个单位的40名学者、专家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船舶设计学术委员会军船设计学组筹备组组长李建球同志主持。湖北省国防工办陈安炳处长、武汉船舶工业公司和武汉造船工程学会代表王静仁同志及学组  相似文献   

20.
《上海造船》2008,(3):62-62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的老领导,704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首任所长,学会第五和第六届理事会党组副组长、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星朗同志,于2008年6月15日因病不幸在沪逝世,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