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新奥法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及监控量测等各方面的施工特点,从监控量测、开挖施工、洞身开挖、超前及二次衬砌等5个方面对雪家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在施工中采用了隧道监控、大断面连拱隧道等各种施工新技术。实践证明:新奥法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漆树槽隧道大拱段施工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时,利用围岩周边变形和拱顶下沉量的观测值可对隧道周边岩体内的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围岩稳定性以及支护的合理性进行监控,这对安全施工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漆树槽隧道恩施端大拱段施工方案,介绍高速公路大跨度连拱隧道开挖、支护及监测技术,实现大跨度连拱隧道快速、安全施工,为工期提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结合宛坪(南阳-西坪)高速公路吴家庄双向六车道大跨连拱隧道的工程实践,在过去成熟的双连拱隧道工法基础上,对传统的三导洞修建双连拱隧道施工工法进行了优化,在洞身Ⅳ级围岩地段取消侧导洞,采用中导洞法,正洞采用分部开挖法,节约了临时支护投入,简化了施工工序,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隐式中墙连拱隧道工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海军  王明年  张万斌 《隧道建设》2015,35(12):1271-1274
为了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针对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种施工方案条件下,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结构均能保证施工安全;对称中隔壁法和平行中隔壁法在结构安全和变形控制上较为有利。平行中隔壁法中的主辅洞间隔、同步并行施工方案是最经济、最快捷、最环保的方案,其综合进度指标比普通中导洞法提高107%,比三导洞法提高79%,可大幅提高连拱隧道的施工效率。上台阶开挖和拆撑为控制变形的关键工序,辅洞拱部与中墙搭接处、辅洞仰拱与中墙搭接处为结构安全控制部位。  相似文献   

5.
浅埋偏压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方案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连拱公路隧道在平面线路、洞口位置的选择上较分离式隧道自由度大,在一些中短隧道建设中,往往采用双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结合山西省离石黄土连拱公路隧道,进行黄土连拱隧道的关键施工力学问题研究:正洞上下台阶法与侧壁导洞法施工方案比较研究;先左洞(靠山一侧)施工方案和先右洞施工方案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偏压黄土连拱隧道应采用先开挖靠山一侧的侧壁导洞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6.
周勇  陈赟 《公路与汽运》2012,(2):197-201
为了研究非对称大跨度连拱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其围岩和衬砌的力学性态变化,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某高速公路非对称连拱隧道新奥法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及衬砌的受力和变形,同时对中墙的偏压情况进行了讨论,不仅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还讨论了它们随施工步增加而变化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兵 《公路》2007,(1):188-191
针对青岛~兰州高速公路邯郸~涉县段台坡隧道的设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三导洞法修建三车道连拱隧道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并且对三车道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及位移的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可为大断面连拱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隧道结构形式中,无中导洞连拱隧道继承了传统连拱隧道的所有优点,同时具有占地少、保护自然环境、线形流畅等优点,较好的克服了传统连拱隧道的一些缺点。此外,无中导连拱隧道工序简单,工期短,成本低,在隧道设计施工中被广泛采用。连拱隧道施工中后行洞施工是整个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华丽高速石格拉2号隧道在后行洞施工中采用三台阶法结合分块爆破的工艺,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洞口段围岩施工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高速公路一座浅埋偏压连拱隧道为背景,在考虑洞身浅埋偏压和洞口仰坡耦合作用的条件下,采用Marc有限元程序对其洞口段隧道进行了动态施工模拟,系统研究了洞口段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和发展、正应力和剪应力的集中与转移,得出了偏压连拱隧道旌工的力学响应规律.研究结果对同类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托河北省交通厅重点研究项目“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连拱隧道施工控制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以张石高速公路野狐岭某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导洞一双侧洞法施工过程中现场量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有关浅埋软弱隧道一般施工监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潘春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16-218,M0022
结合山岭隧道下穿深圳梅林水库实际案例,采用有限元模拟开挖施工中隧道的安全稳定性,以及开挖对水库的影响。分别按照完全排水施工工况和堵水限排施工工况进行分析,研究了隧道开挖的初衬变形,运营阶段二衬的安全性和水库在不同施工工况下的变形。水库在不同排水施工工况下的变形趋势不同:采用完全排水工况下变形较大;采用注浆限排的工况下变形较小。对此,推荐采用"堵水限排"施工方法,开挖时对掌子面和洞圈一定范围土层进行注浆。  相似文献   

12.
肖泽荣 《隧道建设》2020,40(10):1471-1479
为解决富水地区隧道开挖后地下水过量排放导致水位下降,进而破坏植被的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确定隧道排水量的有效方法。依托福州市某在建公路隧道,根据工程水文地质学,同时结合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的概念,提出隧道允许排水量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地下水动力学中的面井法,建立单洞隧道的地下水渗流模型,揭示地下水排放量与地下水位降深的关系。其次,根据所提出的地下水渗流模型,在植被存活的前提下,得出满足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要求的隧道排水时间,继而得出地下水排放疏干漏斗的影响范围。然后,通过降雨入渗系数法得到在影响范围内降雨补给量W与总地下水排放量Qt进行比较。通过调整隧道每延米平均涌水量q,使W等于Qt,q即为隧道的最大允许地下水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 1)地下水生态平衡埋深一定时,随着隧道单位排水量的增大,隧道影响范围逐渐减小,降水补给总量也逐渐减小,排放总量逐渐增加,因此存在一个单位排放量使排水总量等于降雨补给量; 2)未考虑水分胁迫时间效应得到的排水量较考虑水分胁迫时间得到的排水量偏于保守。最终,确定在建隧道的排水量q=0.4 m3/(m·d)。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估TBM掘进隧洞支撑轨道所用的轨排对隧洞排水能力的影响,依托某引水发电隧洞工程,将解析法和数值法2种手段相结合用于排水能力的分析,数值法算得的综合糙率代入解析公式,能准确预测在预报的涌水量条件下保证安全施工的泄流能力。该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施工期间发生的数次大涌水情况下的计算过流能力与实际过流能力较符合,证明了文章所述排水能力计算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设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废水系统排水能力的确定、废水提升方案的选择及废水泵房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主要结论如下: 1)废水排水能力确定的关键在于隧道的结构渗漏水的定量,常规的水下隧道的结构渗漏水量数据不一定适用于海底隧道,必须实际测量后确定; 2)废水提升方案关系到排水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心在于选取安全可靠的水泵类型; 3)废水泵房优化主要从废水池有效容积、结构设计及设备检修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 4)矿山法海底隧道废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必须从隧道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以达到安全、经济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魏思源  刘志英 《公路工程》2020,(1):23-25,66
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利地质条件,隧道穿过富水地层时,丰富的地下水能延误施工工期,降低施工质量,增加施工成本,甚者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隧道防排水系统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从隧道防水和排水结构或构造角度出发,从注浆堵水施工、防水卷材施工、橡胶止水带施工、二次衬砌抗渗施工、排水盲沟及截水沟施工系统介绍了防排水体系的施工技术,最后结合某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实例,分析了公路隧道防排水系统重点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钧昱 《路基工程》2017,(2):167-171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LXS-8标隧道位于祁连山地区,在冻融期间浅埋段施工过程中,隧道多次出现坍塌或大变形现象。为确保该地区隧道施工安全,完成施工生产任务,采取了修建隧道洞顶排水沟、优化开挖方法、缩短作业循环时间、加强监控量测等措施,使冻融期间浅埋段隧道易坍塌、变形现象得到控制,确保了冻融期间浅埋段隧道施工安全,按期完成了隧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7.
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TBM导洞扩挖法在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中隧道开挖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某公路隧道分别采用TBM导洞扩挖法、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和两台阶法三种施工方法进行数值模拟,主要以拱顶沉降、拱腰水平收敛和拱底隆起等围岩变形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BM导洞扩挖法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时的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最好的结论。同时分析了在富水等复杂地质情况下,TBM导洞扩挖法在排水、探明前方地质情况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贾元霞 《隧道建设》2009,29(4):431-434
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长大隧道将越来越多,“长隧短打”的施工模式在较长时间内仍会延用,而因此带来的隧道排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充分利用水沟的排水能力,减少工程投资将尤为重要。根据乌鞘岭隧道建设特点,分析其排水系统的设计难点及其特殊性,给出辅助坑道排水系统与正洞排水系统的衔接设计、洞内水沟水量的平衡及洞外排水系统保温等工程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牟松  李建斌 《隧道建设》2008,28(1):56-60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大陆第一座海底隧道在防排水方面的设计、施工要点,重点介绍了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关键技术,为今后的海底隧道防排水施工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隧道的防排水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关键问题。该文介绍了隧道防水板的材料选材及防排水的技术应用。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予以合理控制,从而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