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从环保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水下隧道必将是我国跨江越海交通工程的主要选择方式。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特长水下隧道,其设计速度达350 km/h,该隧道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关键性工程。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采用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别是该隧道在我国首次采用的盾构对接方法施工,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隧道修建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州地铁大石-汉溪区间盾构工程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广州市地铁三号线大石站(南)-汉溪站-市桥站(北)区间盾构工程为例,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利用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广州市仑头-生物岛水底隧道工程为例,对某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方面论证和分析比较,重点介绍了采用盾构法与沉管法修建水底隧道的技术特点,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法已经在国内外的地下工程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国外一些著名的海底盾构隧道,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东京湾海底公路隧道、荷兰W esterschelde隧道;国内盾构技术也发展迅速,先后建成上海大连路、复兴东路过江盾构隧道,还有在建的上海翔殷路越江公路隧道、上中路隧道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武汉、南京、上海长江桥隧工程等。这些海底、江底隧道的修建为盾构隧道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首先论述了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并结合珠江口海底隧道的建设条件与国内外的施工成功实例,对海底隧道盾构法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建的钱江隧道是高速公路项目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下穿钱塘江的控制性工程,隧址位于钱塘江人海口,工程地质条件及河段水文条件复杂.隧道过江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直径为15.0 m,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法隧道.文章详细介绍了钱江隧道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标准,以及隧道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布置等总体设计方案,并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结构及防水、盾构浅埋下穿河流、软土地层深基坑、盾构段立体化平行作业及综合防灾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矩形盾构法隧道具有空间使用率高,可进行浅覆土、长距离曲线掘进施工的特点,为地下连接通道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为背景,结合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变形特点,对工程中所使用的弹性橡胶密封垫开展了防水性能试验。与大深度圆形盾构法隧道相比,矩形盾构法隧道埋深浅,不同于以往追求弹性橡胶密封垫的最大防水能力,本次从弹性橡胶密封垫适应变形的角度开展了相关试验;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弹性橡胶密封垫的硬度,工程实践表明隧道防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路隧道发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公路隧道的修建,始于1927年美国纽约哈德逊河底的荷兰盾隧道。该隧道双洞单向交通,长度分别为2680m和2551m,高峰小时交通量2000辆,盾构法施工,并且首次采用机械全横向式强迫通风。其后,随着隧道施工技术新奥法、挪威法、以及TBM等方法的确立,许多伴随有全横向式,或半横向式,或纵向式,或混合式通风方式,以及现代照明和监控技术的长大公路隧道相继建成。总结国内外长大公路隧道的建设经验,分析现代公路隧道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今后长大公路隧道的成功修建和运营服务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建的杭州市庆春路过江隧道是下穿钱塘江的第一条交通隧道工程,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及河段水文条件复杂。隧道过江段采用盾构法施工,南北岸边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文章介绍了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的建设环境和建设标准,并从隧道平面布置、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方面对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最后,结合该工程特点,对大直径盾构结构设计方案、高承压水作用下深基坑设计方案以及水底隧道防灾系统设计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风险识别与应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结合上海地铁7号线工程,提出以动态风险识别过程为主线、以静态风险识别为手段的风险识别方法,对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软土隧道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数据资料以及隧道工程理论,重点研究了盾构法隧道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典型风险的应对措施。另外,对跨越黄浦江段隧道、联络通道等特殊工程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相比常规隧道,公轨合建盾构法隧道断面直径更大,建设条件及边界更复杂,防排水要求更高。结合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防水工程,详细分析了公轨合建超大断面盾构法隧道管片接缝防水,及江中废水泵房的排水技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盾构法施工是使用盾构机在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不发生坍塌失稳的同时,进行隧道掘进、出碴,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从而不扰动围岩而修建隧道的方法.但因其造价高昂,使其进一步推广受到限制.文章就隧道盾构法施工成本及降低成本措施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长大深水底隧道面临着复杂地质、环境保护、港口产业、航道交通、空域交通、异常气象等风险,盾构法隧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工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去克服以上风险。文章针对深圳、广州至中山跨珠江口通道工程的特点,基于广州地铁在类同复合地层盾构工程的大规模实践成果,同时结合国内外大直径、高水压、长距离推进等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经验,对施工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盾构法三隧洞方案"功能齐备、质量保障、经济合理、风险可控等优势明显,为本工程最优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本盾构隧道工程的风险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质量,需要积极完善技术方案、建构完整的技术管理模型,在夯实作业基础的同时,发挥盾构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基于此,对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法隧道施工断面形式、技术要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阐释盾构法隧道施工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盾构法隧道一般修建于富含地下水的软土之中,在施工和运营中环纵缝不可避免地出现张开、错台等现象而发生渗漏。介绍了目前国内在建及建成的盾构直径超10 m以上的过河、过江、跨海盾构法隧道的接缝防水现状,分析探讨了对大直径超埋深隧道接缝防水体系的设计构想、管片密封垫截面构造设计及角部构造、防水材料的耐久性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路网的不断完善,铁路建设的主战场逐步由省域向市域、城际铁路转移,盾构法施工愈来愈多地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之中。为了提升盾构法施工的经济效益,对五个铁路建设项目的三种不同类型明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明挖法指标模型,旨在梳理明挖隧道中不同工程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占比,为后续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区间隧道以及仙霞西路道路隧道3项盾构隧道工程同时在虹桥机场飞行区实施下穿施工建设。其中10号线从运营中的机场跑道下方穿过,为国内首例在不停航条件下,在跑道下进行施工的盾构法隧道。通过精心设计、施工和监测,3条隧道穿越引起的地表沉降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未对机场跑道及其他飞行区设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地面道路与地下隧道的交通接线工程中,往往采用大开挖施作暗埋段结构,这就给地面带来了很大的环境影响,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GPST)成为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该技术的示范工程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隧道结构变形因素分析及理论计算以及管片稳定装置、同步注浆控制以及提高隧道接头刚度等隧道变形控制技术。GPST工法的提出拓展了盾构法隧道的应用范围,为隧道线路规划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急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易发生的问题,并结合宜山路-停车场区间长距离特急曲线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急曲线隧道的盾构法掘进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位于城市核心区环境保护要求高、穿越复杂地质地层环境风险高、国内首条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难度大等一系列影响和制约隧道高效安全建设的重难点因素,创新提出了基于BIM的信息化施工管理总体解决方案。首先提出了盾构法隧道BIM实施应用准则,为BIM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然后重点深入研究了BIM、图像轻量化、大数据、三维激光扫描、自动监测等关键技术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融合创新;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应用,解决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重大风险源、安全质量隐患、关键进度节点及资源协调难等重难点问题,提高了参建各方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为探索盾构法隧道工程三维可视化数字档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是长江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大直径公路隧道,由于其规模大、水头高,以及水文、地质、工程条件特别复杂,因而面临着许多技术难点和风险.文章从工程的组织实施角度对该隧道工程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