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系统是一种介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运营系统。它利用现代化的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的运营管理,使常规的公交系统可以基本达到或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而其投资及运营成本远低于轨道交通。有关数据资料统计显示,BRT投资及运营成本仅为地铁系统的1/10,但就速度、运力、可靠性和形象而言,BRT可以提供类似地铁的服务水平。以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试验线项目为例,对BRT项目的工程技术经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吴鑫 《汽车与配件》2009,(12):26-30
作为中国客车行业2009年度的第一展,2月28日,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拉开了帷幕。本届展会共有1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客车参展企业将近30家。展会除传统的展示外,更吸引人们的是天津公交、杭州公交及济南公交3家公交公司进行的现场招标评审。同时本届车展对车辆配置要求较高,BRT客车、低入口、低地板公交车成众多公交企业招标热点,节能环保的发动机及新能源公交车也成了此次展会上的亮眼之星。  相似文献   

3.
文风 《城市车辆》2006,(3):33-33
近日,为推进杭州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的建设,浙江青年汽车集团与杭州公交总公司在浙江金华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交车仪式。这意味着48台由青年汽车集团研制生产的18m铰接低地板豪华城市客车,将正式在杭州城市快速公交(BRT)系统上进行营运。  相似文献   

4.
BRT在北京     
刘勇 《驾驶园》2009,(6):40-43
从2004年12月24日快速公交1号线木樨园-前门段试运营至今,北京市引入国外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进入第5个年头。当时参与试运营的是10辆常州客车厂生产的国内第一批依维柯BRT客车。在5公里的路段内试运营一年后,快速公交1号线于2005年12月底全线贯通,全国首条达到国际高载客量水准的BRT线路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快速公交(BRT)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做为城市公交系统中的有机组成,是利用改良大容量的公交专用车辆,运营在专用道路空间上,保持轨道交通管理特性,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的一种便利、快速的公交方式。由于BRT的特殊性,对道路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结合国内外已建和正在规划研究成果,对道路设计中如何在道路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交叉口渠化和信号配时、人行系统、BRT专用车道、站台设计等进行论述,对我国各大城市BRT线路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晨 《运输车辆》2009,(2):46-46
一直以来,笔者都想针对国内的快速公交(BRT)项目作一次全方位的探寻。 如今,距国内首条BRT线路开通已4载有余,作为对国家公交优先政策的一种贯彻执行,BRT项目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投入运营;然而,在各地BRT项目如火如荼的实施过程中,在BRT客车的选用到BRT系统的规划,以及国家对BRT项目相关标准的制订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1,(3):37-37
1月29日,又一批中大YCK6128HC豪华BRT城市公交车正式交付盐城公交总公司.该批新增加的70辆BRT城市快速公交车将在盐城新扩宽的开放大道BRT线上运营。  相似文献   

8.
快速公交BRT系统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快速公交系统设计要素进行了总结,结合普通公交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突出了BRT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此外,对工程实例盈港路BRT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对其他城市和地区的BRT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苠 《城市车辆》2009,(7):35-35
自2005年国内第一条BRT快速公交线路在北京开通以来,BRT项目逐渐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花,目前已经建设运营的有北京、济南、昆明、厦门、郑州等九个城市,其他城市也正在陆续筹建中。因其具有大容量、高配置、高效率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点,BRT快速公交俨然已成为公交中的“动车组”,它不仅改善了城市的交通路况,也让中国进一步发展绿色城市、绿色交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笔者都想针对国内的快速公交(BRT)项目作一次全方位的探寻. 如今,距国内首条BRT线路开通已4载有余,作为对国家公交优先政策的一种贯彻执行,BRT项目已在国内多个城市投入运营;然而,在各地BRT项目如火如荼的实施过程中,在BRT客车的选用到BRT系统的规划,以及国家对BRT项目相关标准的制订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陈晨 《汽车与配件》2009,(21):18-20
2004年12月25日,随着中国第一条BRT线路在北京市的南中轴线上开通运营,快速公交也正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随后的四年多时间里,BRT在我国的大中城市逐渐兴起,截至2008年末,已有8个城市的BRT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另有多个城市的BRT线路正在规划、建设或试运行。如今,“BRT”成为客车行业以及各大城市关注的热门词汇,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南中轴快速公交是中国首条BRT系统,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绿色环保等特点对北京南部地区的交通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南中轴BRT快速公交从线路布局、专用车道、车站及换乘、车辆、收费系统和路口公交优先等方面进行的特殊设计,并阐述了该BRT系统建成后相关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快速公交这种新颖的公交运输模式是符合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通过乌鲁木齐市快速公交(BRT)1号线、2号线、3号线高峰时段上下客流现场调查,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客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BRT承担了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主要客流,其中1号线客流高于其他BRT线路,其客流量已超过运营能力,同时BRT存在换乘难等问题,进而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28日,以"高效、环保、共赢"为主题的"大金龙BRT高峰论坛"在厦门举办,来自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员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快速公交专业委员会、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等行业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权威专家,北京公交、杭州公交、厦门公交、厦门交通委等BRT建设城市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的负责人,澳大利亚资深客车专家,大金龙高层及BRT项目技术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同交流、商讨我国BRT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珠帘 《城市车辆》2008,(4):14-14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快速公交(BRT)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公共交通的标志性窗口。而高档、豪华的超大型BRT客车因其昂贵的价格,而成为奢侈而并非平民的交通工具。一些公交公司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拥有大容量、实现乘客快速交换,并能站在企业角度满足平民化社会需求的公交运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BRT快速公交已经成为国内许多城市的首选。为了打造更适合中国的BRT客车,2007年11月9日,恒通客车与国内BRT专家、南京市公交行业诸位领导以及南京客户齐聚金陵古都,在中国BRT客车价值回归座谈会暨恒通BRT新品推介会上共同探讨有关BR运T营价值等问题,同时也向南京的各位客户展示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实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打造出更加适合中国的BRT客车,恒通客车与国内BRT专家、南京市公交行业的领导以及南京客户齐聚金陵古都,在中国BRT客车价值回归座谈会恒通BRT新品推介会上,共同探讨了有关BRT运营价值等问题,同时也向南京的各位客户展示了公司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实力。座谈会上,重庆恒通客车的邓总表示:在公交优先的大环境下,中国城市在选择客车时,首要考虑的仍是给市民带来的方便快捷和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末开始,我国陆续出现了正式运营的快速公交线路,然而综观这些BRT项目,笔者发现2个显著的现象:BRT用车的"地方化"及车辆配置的"贵族化".作为未来城市公交的解决方案之一,快速公交项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并非经济发达地区的"独享品",大量二、三级城市同样有BRT干线的需求.只有将快速公交技术推广至全国,才有益于我国公交事业水平的全面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BRT用车的"地方化"和"贵族化"已经影响到快速公交向全国普及的脚步.本文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对我国快速公交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已有的车联网环境下公交优先算法,改进交叉口总乘客延误PI,提出考虑下游站点等待人数的公交优先控制算法。首先定义下游站点等待人数与BRT发车间隔的关系:等待人数多于均值则BRT与上一班BRT的运行间隔已超出合理发车间隔l,需提高优先权重;其次,回溯车联网环境下公交优先算法,提出将等待人数多于均值x的情况量化并加入ΔPI的计算中提高BRT优先权重;最后对北京市BRT4号线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考虑下游站点等待人数后,执行优先的概率较之前提升了47.06%,BRT运行时间最大降低了7.12%。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阐述路段BRT站区车道布局设计形式及适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BRT车站的组成与功能,结合天津市港城大道BRT车站项目,从快速公交站台与传统公交站台、轨道交通站台的不同点出发,对于快速公交车站规模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车站的设计不仅仅要满足BRT系统自身要求,还必须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社区等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