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和惩治力度,从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的重要性、法理以及法律责任三方面对确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交通肇事逃逸罪"罪名确立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来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往往由于逃逸而变得扑朔迷离,受害者的损失无法得到补偿。“伤口”无法愈合,亡灵无法告慰;对于逃逸者惊恐和躲避将伴随其左右;而法律是严肃的,逃避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车言 《汽车运用》2005,(2):45-45
肇事逃逸最可恨,这是大家的共识。尽管如此,肇事逃逸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报载,某公司一位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路过一个村镇时,不慎将一中年男子撞倒,未采取任何施救措施,便驾车逃逸,因其肇事后心情特别紧张,总感到有警车在后面追赶,在会车和超车时迷迷糊糊,在通过一座桥梁时,突然发现桥头有人在向他挥手,便鬼使神差地猛打一下转向盘,将车跌落桥下,酿造了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其实,被车所撞的那位中年男子受伤并非十分严重,而肇事逃逸的驾驶员却落得个车毁人伤,同时还要被追究其  相似文献   

4.
朱丽华  周彦妤  曹坤 《驾驶园》2014,(12):52-52
<正>10月21日,内蒙古武川县交管大队成功破获"10.12"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吉林省长春市将肇事司机抓获。据介绍,10月12日7时30分许,武川县交管大队值班民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称:在省道S104线87KM处,有一辆二轮摩托车倒在道路上,道路北侧路基下躺着一名男子生死不明。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驱车赶赴  相似文献   

5.
郇庆新 《汽车运用》2007,(10):49-49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交通安全有的驾驶员"满天飞",自己说了算。有的汽车驾驶室门上虽然喷印有某国有公司等单位的字样,实际上是驾驶员全  相似文献   

6.
<正>6月13日22时08分许,贵州省雷山县交警大队值班民警接到县局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在雷山县丹江镇兄弟修理厂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有行人被车撞了,车辆鸣着警笛逃跑了,行人受伤严重,请立即派人前往处理。"接到指令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处理事故。到达现场后只见一名  相似文献   

7.
抛尸迷案     
2O03年3月6日,笔者在福建省南安市采访时,听到一起奇案:一名男青年酒后驾驶工具车“飞车”撞死一骑自行车夜归的女子。当女子“飞”进工具车后厢惨死时,男青年又残忍地将尸体抛向路旁的花圃里,而后驾车扬尘而去……案发后,南安市交警大队迅速派人缉拿追捕。“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肇事者逃过一时,但最终还是逃不出那张恢恢法网。  相似文献   

8.
本为介绍了涉牌涉证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故意遮挡、污损机动车号牌等.违法安装,这些行为常常是由于驾驶员利益的驱动和侥幸心理,也与道路交通执法中对这种行为的惩罚力度较小而造成的。这些行为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秩序,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基于其严重危害,本文也提出了整治方案,建议分别从宣传、管理和技术上下功夫,杜绝机动车号牌违法行为,保障公共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9.
郑港溪  康超 《驾驶园》2008,(10):85-87
祸事突发2006年12月24日中午,天气晴朗。福建龙海市石码市区的锦江道上,三五成群的市民正兴趣盎然地观赏着美丽的九龙江波涛。14时许,车行道上突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车辆碰撞声。循声望去,一名50多岁的骑车妇女,被一辆二轮摩托车撞倒在地。就在人们还未回过神时,肇事倒地的摩托车被3名少年男子扶起并迅速起动,沿着路旁的小巷子仓皇逃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待人们缓过神后,拨打了"110"报警中心和"120"急救中心电话。  相似文献   

10.
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逃逸致人死亡”仅指发生交通肇事后,肇事者不及时抢救被害人而逃离现象,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有其特殊的构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春节,本是阖家欢聚的喜庆日子,在山东临沭县却有三个家庭在悲戚惨淡、愁云笼罩中度过。2007年2月2日20时许在临沭境内发生了一起车祸,作为当事人的三位壮年男子,两位在回家途中突然离世,家庭的美满被车祸无情地碾碎,亲人离去了,留下的是白发父母、娇妻幼子的茫然无助,是他们撕心裂肺的悲怆和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另一位因一念之差仓促逃逸进了班房。  相似文献   

12.
肇事逃逸者在交通事故中绝对属于一种主动的违法行为,逃逸者都是为了逃避责任逃避惩罚,但很多案例都证明逃避是很难的,反而会因逃逸受到更重的处罚。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汽车与安全》2011,(12):8-10
公安部集中整治"三超一疲劳"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底,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5个月集中整治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简称"三超—疲劳")的专项行动。据了解,该项行动要从客运车辆抓起,严格执法、严格监管,对大中客车违法行为坚持及时严格查处,以切实改善道路通行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和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这  相似文献   

14.
刘成明  谢佩林 《驾驶园》2014,(12):54-54
<正>10月22日上午,金湖交巡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院内响起清脆的鞭炮声,事故当事人倪某亲属送来一面锦旗感谢事故处理中队破获"10.2"交通事故逃逸案。10月2日23时50分许,事故处理股值班民警接县局"110"指令,金湖县黎城镇园林路园林桥北侧路段,一轿车与一电动车相撞,电动车驾驶人受伤,轿车逃逸,接警后事故民警迅速出警赶赴现场,仔细勘查现场,了解走访事故目击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中逃逸案件时有发生,许多逃逸案件的有效线索少,加上交通事故的复杂性,造成追逃难度大的问题.可通过全面、仔细的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勘查,了解全面的事故现场情况,掌握其中的有效信息,为判断事故性质或追查肇事逃逸车辆提供帮助,尤其是对于缺少现场视频资料或缺少现场目击证人的事故.通过事故现场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  相似文献   

16.
进入夏季以来,受高温和多雨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呈现频发趋势,个别驾驶人罔顾法律和道义,置车祸现场中的伤者于不顾而驾车逃逸,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本文就夏季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在这里和读者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郑乐和 《驾驶园》2011,(9):79-79
“事情过了这么多年,心里头一直不好受,觉得对不起那个老人家。自己闯的祸,自己总得有个交代,希望这次能得到他家人的谅解。”因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十年的于德鸿到公安局投案自首后,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违法的犯罪行为,它的性质恶劣,严重的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肇事逃逸只能换取更坏处理和更严厉的打击。  相似文献   

19.
徐向田 《驾驶园》2011,(6):76-77
时下,由于安全意识欠缺和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一知半解,一些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因车辆故障或临时有事时随意停车,往往容易诱发交通事故;而在事故发生后,个别驾驶人不是积极抢救伤者、及时报警,而是擅自驾车离开现场。此肇事逃逸行为不仅给受害方身体及精神上带来更大的伤害,而且肇事者本人也要为"无知"的法盲行径付出高昂的代价。  相似文献   

20.
吕德艺 《驾驶园》2011,(12):85-85
11月7日,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的网上逃犯陈某在其亲属的陪同下,来到湖北省应城交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这起逃逸五年的交通肇事案终告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