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属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公交优先”代表的是广大公众的利益,其实质是“人民大众优先”。但在现实中,“公交优先”政策的落实,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2.
公路工程造价编制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宏观控制的杠杆。其编制工作不仅重要,而且影响工程技术方案的取舍。本文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与同行探讨、交流,以求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宗文  滕杰 《江苏交通》2003,(11):40-42
综述润杨大桥建设三年来的经验,质量是大桥建设的根本,科技进步是大桥建设的保证,管理是大桥建设的关键。论述在大桥建设过程中,实事求是,逐步深化管理理念;解放思想,不断拓宽管理视野;建章立制,培养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4.
制度均衡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无力改变现行制度;相应的,制度非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改变又尚未改变的状态。制度均衡是短暂的特殊时点,制度非均衡则是一种常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过程模型告诉我们,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一个潜在利润推动下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创新进程参差不齐,缩短时滞是一个关键环节,摆脱非正式制度落后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道路建设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不断促进地域发展通向更为发达的现代化文明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农村面积较大且人口众多,贫富差距还是切实存在的,因而大力发展农村公路事业,对于不断改善农村的基本交通状况,维护最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实现农民的富裕增收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针对我国农村的路网结构的优化调整十分必然的选择,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当前农村道路建设的实际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大环境形势下,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增加,但农村的交通整体来说还是不够便利,农村公路建设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阻碍。针对已经发展的这些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塞车,应该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人们站的角度不一样,理解也就不一样。有人一遇塞车就抱怨交警,“管的是啥呀”。有的人感叹道,现在生活真的是提高了,晚上随便到一个居民社区看看,房前楼后到处停的都是车。有人说起了顺口溜:“郑州、郑州,天天挖沟……”,现在挖沟都是小事啦,市区每年起那么多新楼盘,多少城中村改造,多少道路改扩建,会不影响交通吗?有的人则说路太少,市区就这么大,外来打工者是一个劲地往里涌。还有的人则痛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乱停车、乱钻、乱抢、乱挤、乱行。不错,每一个方面的意见都有道理,汇到一起就基本包括了堵车的种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参加今天这个会议,非常高兴,主要是看望大家,对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和慰问。这段时间,我想了三件事,不吐不快:一是振兴东北,交通上不去,基础不具备,振兴是空话;二是解决三农问题,如不突出乡村公路建设,那也只能望洋兴叹;三是全国出了不少腐败案件,加强反腐、防腐工作,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到更加重要日程上来。关于具体工作,正中、克志同志都要讲,我没有更多要说的。借这个机会,结合自己的感受,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集应用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一门综合利用了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二是硬件。其中,硬件包机械本体、信息处理单元、传感器和驱动器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机械本体技术。由于机械产品多为钢铁材质,为减轻重量,多在结构上进行优化,可考虑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作业效率。二是传感技术。与其它的技术类型相比,传感器在可靠性、精确性和灵敏度方面,无疑具有很大优势,这种优势使得该技术可降低,甚至消除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传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非接触型检测技术,在将来会成为前沿的研究领域。三是信息处理技术。随机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处理技术得以迅猛发展,而为了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水景,应加强对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这一方面主要包括数据转换、模块转化和分时处理等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提高设备的性能,进而提高处理的速度,解决外部干扰的问题,实现机电一体化管理的标准化。四是驱动技术。驱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技术支撑之一,而作为驱动关键设备的电机,目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在效率及响应速度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未来,积极发展内部带有编码器的电机及控制组件,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现高效运行,提升设备的相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说说公交车     
公交车,是最能告诉你什么是公平的地方。公交车之挤,凡搭过公交的都有体验,公交车上的座位是有限的,它们检验着坐车人的幸运指数。始发站上车,或许会有座,中途挤上,也许正好旁边坐着的人下车,于是,你也小小地幸运一次。公交车从不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去分配座位。有人说了,我得给老人孩子或孕妇让座,哦,对,这也是应该的,那么,在你出让一个座位的同时,你可以获得一点小小的尊重和自我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10.
车,是人类现代科技的结晶,车,是爱车人感情的一种延续。车,是我们的载体,它就像让我们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让我们可以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11.
《家用汽车》2010,(3):147-149
开车在路上,应该按照交通法规规定的速度行驶。现在大家都知道,超速行驶是不对的,但是,低速行驶却不被关注,尤其是有些车,前面空着很长距离没有车,自己却缓慢的占据着车道。您是如何看待低速驾驶的呢?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出租车都是奔驰、奥迪之类的车。车外壳多是淡黄色,顶上有TAXI字样的黄黑牌子。这个牌子如果亮着f夜里比较明显),就说明这辆车是空的。起步价每个城市不同,一般是2欧元。如慕尼黑起步价是2.60欧元,每公里的费用按路程的长短而定,路途越长,公里费就越便宜。如慕尼黑的出租车收费标准为:在1—5公里以内1.35欧元/公里,5—10公里1.25欧元/公里,10公里以上则是1.15欧元/公里。  相似文献   

13.
1研究的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应用,电能质量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并引起高度重视。谐波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关注重点。国内外众多学者致力于对谐波进行深入研究,是电力系统领域的热点问题。众所周知,谐波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家用汽车》2008,(9):92-94
随着时间推移,车型不断推陈出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越发现代化和多样化。生活方式是动态的,它随着时间与经济水平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就像一个家庭的用车从奥拓升级到了速腾,他们平日的生活方式无疑会有很大变化一样。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个性的不同诠释,是渗透到生活细枝末节的一种品位,汽车只是它的一个片段,它是一种穿越了行业,地域和文化的时尚。  相似文献   

15.
流动是学术职业的固有属性,其本质是人力资本的流动,是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在组织之间的转移。由于高校学术职业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个体和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教师拥有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权,通过契约让渡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因此,组织应分享人力资本增值产权。在学术职业流动过程中,通过合约规定双方的责权利,是促进合理流动、实现学术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石油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的血液,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污染来源。石油价格低廉之时,各国肆意无节制使用,给环境带来巨大灾难。全球性气候明显变暖,北极冰雪融化,生态恶化,洪水泛滥,自然灾害频发,可以说,人类正面临生死攸关的环境恶化威胁(并非危言耸听)。在此背景下,石油价格屡创新高并不全是坏事,关键看以怎样的行动应对。如果应对得当,  相似文献   

17.
为交通着色 给生活添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路面建筑材料主要是钢材、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而水泥混凝土的颜色是灰色,沥青混合料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黑色,这在我国及其他国家的交通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历史,也是建筑色彩的主旋律。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建立生态工程、美化生活环境变得十分重要。彩色沥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交通世界描绘出五彩花环。因此,彩色沥青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机动车投保,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投保车一旦出险,找保险公司索赔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保险是一种合同约定,投保车出险,必须符合保险条款约定才能得到赔偿。下面介绍的这些案例,相信对被保险人有所启迪,并希望被保险人不要再做这些违规违法的事。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13,(12):42-43
首先,展品选择是第一位的。展品是给观摩者留下印象的最重要因素。展品选择应依据三项原则:1、针对性,2、代表性,3、独特性。针对性是指展品要符合展出的目的、方针、性质和内容。代表性是指展品要体现展出者的高新技术,生产能力及本行业特点。独特性是指展品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与同类产品相比,明显有别。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0,(4):8-8
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是人类挑战生存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建成规模及数量已名列前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匮乏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已成为发展的方向,21世纪是地下空间高速发展的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