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嘉华 《水运管理》2005,27(2):15-17
结合航运业理论、国内外航运市场周期运动规律和多年企业实践运营经验,立足于航运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投融资规划与操作层面,阐明我国大型航运企业发展战略、融资、投资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影响我国航运周期运动变化的主要因素,从统筹规划和超前预见角度,归纳出航运企业持续发展和有效控制风险的一种实际操作策略模式——“反波段操作、投融资组合”,为我国大型航运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控制提供一套现实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北外滩航运商贸区将建成航运产业发展的“头脑”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展的招商引资已成为“助推器”。据日前结束的“2004年虹口区经济洽谈会”统计,共有123家航运服务,流通、金融、投资等中外企业在本次洽谈会上达成投资意向,注册资金共12.8亿元,合同外资108亿美元。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到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3.
肖钟熙 《集装箱化》2005,(7):19-20,22
“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利用国际资源更高级的形式。港口是我国国内(不包括港、澳、台,下同)交通部门中,最早引进外资的领域。在引进来方面,十几年来,中外合资的港口已遍布全国,新建的集装箱码头除洋山一期外,几乎都有外资的介入,这些对我国港口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我国在加入WTO 后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使港口成为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有力工具。但在“走出去”上,我国虽已经启动了走向国际港口市场的步伐,两个大型航运企业已经在国外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码头。但与我国国家实力,我国港口企业的实力和我国港口在  相似文献   

4.
中远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正在朝着大型跨国公司的目标迈进,码头产业无疑是依托航运主业做强的一个产业链平台。  相似文献   

5.
众论东盟     
海运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和外贸货物运输的载体……中国政府将继续为港口、航运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上、法律法规上支持企业相互参与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港口、航运的经营,鼓励中国企业走向东盟,也欢迎东盟各国企业参与中国港口建设……泛北部湾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地区港口相互间航运距离短,具备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众论东盟     
《中国远洋航务》2010,(8):46-46
海运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和外贸货物运输的载体……中国政府将继续为港口、航运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政策上、法律法规上支持企业相互参与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港口、航运的经营,鼓励中国企业走向东盟,也欢迎东盟各国企业参与中国港口建设……泛北部湾地区区位条件优越,介于东亚与东南亚之间,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地区港口相互间航运距离短,具备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7.
10月28日,以“探讨长江流域经济战略、长江港口建设和管理政策,推动长江航运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的2004长江黄金水道与国际航运峰会在重庆隆重拉开序幕,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重点发展地区政策、经济、航运综合性大型国际论坛。来自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委领导、长江干线沿江主要省市交通厅(局)负责人、长江水系港航机构负责人及国内外大型港口、航运、货主、物流、证券、基金、投融企业的200多位代表济济一堂,纷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王耀祖 《水运管理》1996,(10):11-13
盘活资产存量拓展多元产业王耀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的港口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的挑战。国际航运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内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港口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近期国家投资兴建的新港区,相对而言,一切从零开始,可以按市场经济需要...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9,(2):52-52
1月13日,适逢航运业低谷的“2009中国航运企业年会”在沪开幕。本次大会以共同研究及探讨航运低谷中我国航运产业的发展策略,预测2009年国内外经贸与航运发展趋势,传递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动向为宗旨,总结国内外航运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促进航运业相关领域资源的整合,提升航运企业竞争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2,(10):24-24
由政府或港口当局规划批地与岸线,通过招标方法,由航运企业出资竞标,独资开发建设和经营具体码头。选择这种投资方式的一般都是实力雄厚,财大气粗的航运企业。  相似文献   

11.
王旭冉   《集装箱化》2006,(5):28-28
在2006年5月9日出版的《航运交易公报》撰,认为港口预航运属于服务与被服务关系,但都是对货主的服务关系。国外船运公司积极投资港口建设在促进港口现代化建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港口存在一定的垄断性,如果被国外公司垄断,有可能直接影响我国船运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直接导致竞争力下降。因此国内船公司应该积极参与到港口建设当中,通过互相协作推进两的共同发展。最好的选择就是港口航运联合。  相似文献   

12.
李晶 《中国港口》2005,(4):36-37
港口企业对外投资根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港口多元化投资,即向非港口行业投资,如港口企业投资到临港产业或投资到货源地从事加工制造业等;另一类是行业内的跨区域投资,即对其他港口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3.
张露露  齐娜  王伟 《世界海运》2005,28(2):29-30
通过介绍目前跨国航运企业在我国港口的投资现状,分析政府政策在吸引航运企业投资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优惠政策与企业投入相关的博弈模型。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应用于上海洋山港投资与建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柯冰  王婷婷 《世界海运》2009,32(1):52-55
柯冰:我们看到您的研究结论:“2006年,航运处于丰年,航运上市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要远远好于港口,在每股净资产方面港口要优于航运企业,航运上市公司能获得更大的蛋糕,而港口上市公司能获得蛋糕中更好的部分。”在目前相反的情形下,结论是不是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11月18日,钓鱼台国宾馆内喜气洋洋,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魏家福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远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和世界最大的船公司之一,以国际航运为主业,集船务代理、货运代理、空运代理、码头仓储、内陆集疏运、贸易、工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劳务输出等业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和经营的船舶已达到600多艘、31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亿吨,航线遍布世界所有航运国家港口,综合运输能力已居世界第2位。华能集团是以电力产业为核心,以金融、能源产业为支…  相似文献   

16.
港口竞争力“排行榜”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由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撰写的“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下简称“报告”)的出炉引起议论纷纷。作者阐明其编写宗旨是“让港口、航运和物流业了解自身竞争地位、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自我完善,在竞争的市场中制定有效的投资、融资、创新和发展战略;其次,本报告为政府产业调整、  相似文献   

17.
芮雪 《中国港口》2013,(12):12-13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港口、航运和造船企业纷纷出现困境,港航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对港口行业来讲,最近两年,可说偶有"复苏"迹象,但"寒冬"却并未真正过去,尤其在航运业的剧烈变革中,港口未来发展还充满变数。在"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3"上,中远集团董事长马泽华指出,未来国际航运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航运产业外部的变革。第二大层面是航运产业内部的变革。针对上述变革,专家学者纷纷提出、探讨阻碍航运市场  相似文献   

18.
邵明福 《中国港口》2001,(12):12-13
自80年代以来,很多专家学者极力推崇港航一体化经营体制,曾经兴起了一股港航合一的理论思潮.90年代后,航运企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借鉴国外航运企业的经验,实行资本扩张,纷纷到国外、港澳、内陆港口城市投资建设港口,或者参股经营港口业务;很多港口企业也紧跟潮流,买船跑运输,经营国际、国内航线.有的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实行强制手段,将辖区内的航运和港口企业联合在一起,组建成港航集团,实行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9.
陕西的秋天,干燥而气爽。10月28日,由中国港口协会组织,来自全国港口界的宣传文化工作者100多人欢聚在古都西安,共同研讨港口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召开《中国港口》杂志2006年度编委会。会议得到了陕西省交通厅及航运管理局的大力支持,省交通厅领导莅会致辞,航运管理局承担了会务接待工作。会议由中港协秘书长何业钢主持,中港协常务副理事长曹忠喜作总结讲话。会议邀请了交通部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沈益华讲解“港口规划布局”的实施意义及有关背景,使代表们加深了对港口规划布局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刘五店港区作为新厦门港“一湾八区”之一,在《厦门港总体规划》中,其港区性质功能定位:近期功能是以发展集装箱运输、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及现代物流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兼以厦门港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功能;中远期功能将成为厦门港未来重要的港区之一,以国际大型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作为对台“三通”、航运、经贸合作及交流的重要口岸,兼以发展临港工业、高科技产业、港口仓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