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东海大桥桥墩基础1 200 mmPHC管桩和1 500 mm钢管桩设计使用状况的对比分析,论述了外海桥梁基础桩型选择所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并结合施工过程中沉桩质量及工期对桩基的选择提出了较详细的分析依据,通过东海大桥变更海上段基础桩型的事例,分析了PHC管桩和钢管桩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66(9):9-13
现代大型桥梁几乎全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成本较低,工艺成熟。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隐蔽工程特点,桩底沉渣、成桩质量、桩身强度等难以有效控制。近年来,钢桩基础逐渐得到应用,并在深水、跨海桥梁工程中开始尝试应用。以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基础工程为例,重点介绍钢管桩基础打设关键技术,为今后类似水文地质条件下采取超长钢管桩打桩施工技术的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常见于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或地基设计基础为甲级的建筑。在我国超大超深基坑中"一柱一桩"已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采用钢立柱插入底板以下立柱桩的形式,钢立柱一般作为正式地下室结构柱的一部分永久承受上部荷载,因此对"一柱一桩"的施工质量检测是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一柱一桩"的钢管焊缝质量、钢管内混凝土密实度、钢管垂直度是保证其施工质量的关键。以某一大型污水处理厂基坑的"一柱一桩"施工为例,系统地叙述了其施工过程中的检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长江北岸P2主塔基础为工程背景,综合介绍了城市滨江路段大型主塔基础深基坑开挖支护、临江护岸挡墙加固处理、卵石弃渣抛填地质条件下大直径群桩基础钻孔等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城市滨江路段大型基础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基础工程中的桩基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正确地、科学地评价单桩、群桩的承载力,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是安全与经济地发挥桩的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深汕特别合作区南门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施工实践,阐述了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沉桩工艺以及在工程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客观分析并总结了该结构在河道整治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希望对后续类似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有所参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城市立交桥设计中,在遇到地下有已建的工程设施存在的特殊条件下,有时会采用多排桩低桩承台基础。多排桩具有一个对称面的承台但外力并不作用于承台对称顶上时,各桩顶上的竖直力Pi、弯矩Mi、剪刀Qi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0,(1)
受三峡库区蓄水的影响,长江两岸大型基础工程面临深水位施工的困难。因水下钻爆方案未获得批复,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工程1号导向井钢围堰基槽只能采用水下开挖方案。通过对1号导向井钢围堰位置厚层堆积体清除技术、大型孤石深水位条件下锚固与清除技术、钢围堰基槽深水位条件下取芯成槽和淤积层清除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深水位条件的钢管桩联合工程钻机取芯掏槽实现水下围堰基槽和岩体的开挖技术。该技术经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工程1号导向井钢围堰基槽堆积体和大型孤石处治实践的成功验证,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及地势环境不同,应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文中根据工程实际特点,通过调整边界条件进行多次计算,对不同软基处理形式进行对比后选定最优方案,结合搅拌桩施工后位移情况,验证在该种地质条件下采用搅拌桩处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深水基坑是现代跨河、湖、海大型桥梁施工常见的基础形式,钢板桩围堰作为深基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工艺,其设计计算验证是确保安全的必要程序.文中依托规划312国道上无锡市经一路延伸段工程望虞河大桥主墩基础,对钢板桩围堰进行了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1.
凌兴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45-147,M0016,M0017
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一体化箱体基坑面积约12.3万m2,典型基坑深度17.5 m,逆作法施工。其中灌芯500×16钢管立柱数量达1861根,采用一柱一桩法施工,立柱桩基直径1 m。钢管立柱设计定位误差不大于5 mm,垂直误差不大于1/500。工程中采用桩顶扩径、桩底后注浆、校正架调垂等施工工艺,保证了大规模“一柱一桩”钢管立柱的稳定性和施工精度,最终钢立柱垂直度合格率达98.3%。为类似的逆作法一柱一桩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路段进行处理,以减少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以莆田市涵江区火车站站前道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间距、桩径、桩长、水泥土强度等因素对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路基沉降的影响,以达到合理优化设计参数、在实际工程中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韩祚 《路基工程》2012,(5):108-110
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的深层搅拌桩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研究分析了复合地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分别为置换率、桩长和桩身强度,因此软土地基利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结合实际工程合理选取各参数,使得桩长、置换率、桩身强度三者达到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4.
廖辉 《路基工程》2014,(4):222-226
针对苏州某堆山造景工程,在堆载施工过程中,软基发生失稳破坏,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及地基加固方案选择。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软基失稳原因,并对抗滑水泥土搅拌桩墙方案、堆载下布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水泥土搅拌桩墙方案对地基整体稳定性提高作用不大;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能确保工程安全。为了安全采用了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桥桩基的施工条件、交通组织和工期进度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充分利用旋挖转机安全程度高、操作方便灵活、施工速度快、对现状交通影响小等特点,在城市高架桩基施工中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工艺,并采用合理的标段划分,统一招投标形式,既控制了成本,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付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59-159-162
为研究褥垫层物理参数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Midas/GTS建立了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地基沉降量和桩土应力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地基沉降量和桩身应力比也呈增大的趋势,褥垫层能降低地基沉降量。垫层厚度越大,地基沉降量越小,桩土应力比越大;垫层模量越大,地基沉降量越小,桩土应力比越大。选择合理的褥垫层参数有利于调节桩土荷载分担比例,充分发挥地基承载性能。考虑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范围内,该工程褥垫层厚度宜取值为400 mm,模量宜取值70 MPa,实际工程的合理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EPC越南造船厂项目分段装焊车间桩基础的变更,从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阐明EPC合同下,设计的责任和风险由总承包商承担。设计在施工管理、成本控制中处于关键地位,必须从前期调研、设计审核等环节入手控制设计风险,进而控制EPC项目的风险。实践证明,如此可取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东海大桥工程全长32.5km,是国内第一座特大型跨外海桥梁。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00a。大桥桩基础采用PHC管桩、钢管桩、钻孔灌注桩三种形式,为了达到受海洋环境的腐蚀下的设计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修费用,对各种桩型分别进行防腐蚀方案的论述与比选,以确定较合适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处理在上海郊区高速公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郊区环线A30北段高速公路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介绍过湿土的处理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的排水固结法、真空预压法和薄壁管桩法,根据路段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施工技术和进度要求,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计算地铁隧道盾构穿越高架桥桩基托换施工前后桥梁承台及桩基受力的变化情况,保证桩基托换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依托厦门市轨道交通6号线隧道盾构下穿跨杏林湾路高架桩基托换工程,结合桩基托换工程特点和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MIDAS/fea与MIDAS/civil建立桥梁桩基托换三维数值模型和梁单元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施工现场的桥梁桩基托换工程进行数值计算,重点分析桩基托换施工中新建承台及桩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桩基托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保障桩基托换工程质量,为类似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