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南京南站站房大量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柱面、顶棚,部分区域采用装饰清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南京南站的站房结构的特点和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的要求,遇到诸多实际工程难题,因此有必要对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针对目前清水混凝土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通过归纳清水混凝土常见表观质量缺陷原因,在分析南京南站项目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借鉴以往工程的经验,制定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控制标准和施工控制措施,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完成.研究结论:(1)通过南京南站现场检验,制定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标准、表面质感控制标准和装饰效果控制标准,可以有效地保障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满足铁路站房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的要求.(2)从测量放线、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四方面对清水混凝土进行施工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式的分类,针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因素,并提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纹的应对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指导施工现场生产、防止质量事故的产生的目的.研究结论: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资料,认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以及施工完成后的保温控制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同时钢筋的配筋率、施工方案以及外加剂的掺加也是重要因素;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实施,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各个关键环节不出差错.  相似文献   

3.
对使用现行掺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安天创数码大厦工程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分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介绍了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的选择、混凝土浇筑过程及收面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的控制及混凝土养护等技术.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的温差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纹,保证了筏板混凝土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与性质分析,提出了混凝土外加剂在地铁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混凝土外加剂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低水胶比(m_W/m_B=0.3)复掺外加剂体系(膨胀剂、减水剂、引气剂)拌制的混凝土进行强度及耐久性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基于电通量法和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给出各外加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外加剂复掺体系所引起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变化趋势相近,耐久性变化均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先变好后变差,在此配合比下,JS=1.5%,YQ=0.4%,PZ=8%时混凝土耐久性最好;3种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均有促进的作用,其中减水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影响最明显;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强度先降低后增加;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无固定规律。鉴于试验选用地材及配合比等的局限性,本研究仅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凉水河特大桥下部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试配出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并对掺用两种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潮惠高速公路沿线优质河砂资源紧缺问题,减少石粉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试验研究了高石粉含量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收缩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并与河砂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石灰岩机制砂可替代河砂作为细骨料,并可将石粉含量限值提高至9.6%;机制砂混凝土可通过外加剂调整其工作性能,使之与河砂混凝土相当;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河砂混凝土相当,而机制砂混凝土抗折强度略高;机制砂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
以昌赣(南昌—赣州)高速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为依托,采用现场测试数据拟合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曲线,对比研究了多种时变模型下混凝土弹性模量对节段施工连续刚构桥挠度的影响。通过多模型验算与箱梁各阶段实测标高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连续刚构桥施工线形控制应考虑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效应的影响,但直接套用各规范的时变模型会引起较大的计算挠度误差,采用实测数据拟合后的时变效应模型可满足施工线形的精细化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将SAC水泥增效剂掺入常用外加剂混凝土配比中,进行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坍落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等试验。对比分析混凝土性能变化,进一步分析SAC水泥增效剂对外加剂混凝土的适用性情况。结果表明,SAC水泥增效剂的掺入不仅有较好的工作性而且大幅度提升了混凝土的强度,对外加剂的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