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当今传统燃料汽车导致的气候、环境变化,已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影响到人们追求优美气候环境、优质生态环境的愿望,不能满足人们对"绿色、低碳、环保"的诉求,故应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是汽车应用的大势所趋。现就客运班线应用纯电动汽车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行车》2010,(2):7-7
<正>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人类的生存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地球已经向人类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财富还是要生存?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虽已结束,但全球节能减排、拯救地球的责任不会结束,实现低碳排放已被看做是应对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经济发展和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转变生产和消耗方式,节约能源;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低碳可再生能源,树立以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为核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已成为时代主题。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应该加快绿色环保公交建设,为共建低碳生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徐倩 《轿车情报》2010,(8):156-157
一部部灾难电影给了我们许多启迪,也带给我们更多的预警,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的频发、珍惜物种的灭绝、全球变暖及空气污染,让我们心中多少充满了疑虑。为了我们可爱的地球,环保节能刻不容缓,而自09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进入大众的视野,“低碳”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低碳”概念席卷全球,“全民低碳”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国家低碳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对中国城市低碳交通系统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在梳理和分析国际城市低碳交通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探讨了中国城市低碳交通系统的发展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行车》2010,(6):58-59
<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结合中国国情,环境保护部把今年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  相似文献   

8.
崔大山 《时代汽车》2010,(5):118-118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0年年会上记者发现很多与会代表在翻看一本题为“造低碳汽车,促环境和谐,低碳生活我先行”的小册子。小册子虽然只有20页,但设计印刷细致精美。内容深入浅出、丰富有趣。小册子不仅体现出制作者的严谨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制作者的力促低碳生活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低碳小贴士     
认识低碳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低碳潮”。认识低碳,走进低碳渐渐成为人们的其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低碳?”,北京汽车行业协会搜集了一些常用的低碳术语及其解释,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低碳出行,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新能源汽车能够降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能耗,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我国是汽车大国,在低碳绿色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行业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低碳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了促进人们转向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将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Kick the Habl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相似文献   

12.
清风 《中国自行车》2015,(4):130-133
<正>现实生活本身就是极其丰富的。人们在工作之余,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学习、休息、娱乐、做家务等。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业余爱好。这些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摄影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生活摄影的表现形式也十分活泼,它没有较多的限制,拍摄十分自由,没有条条框框,一般不受时间、环境、气候的约束。  相似文献   

13.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一直是所有地球人都非常关注的热议话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6·5"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星球·共同的未来",中国今年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低碳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到发展低碳经济,实行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双赢。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更应率先实现低碳发展。本文通过运用PEST理论,从政策法规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4个方面分别探究汽车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提出了低碳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旨在为低碳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环境与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崇尚低碳环保和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一种趋势。从政策层面上来说,为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号召,国家、地方也不断加大对各类传统行业污染的治理力度,汽车售后  相似文献   

16.
<正>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带来的"低碳风潮"正在席卷全球。与全球气候相关联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无疑将迎来新的契机。近日,笔者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获悉,由东风康明斯提供柴油动力的  相似文献   

17.
《叉车技术》2010,(1):13-13
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低碳经济”、“低碳文化”、“低碳生活”、“低碳技术”及“低碳发展”等一系列关于“低碳”词语的新概念层出不穷,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今年的两会上更是在代表们的提案与议案中被大量提及。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给企业集聚发展提出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要求。集聚区的建设一方面要注意减少碳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扩大碳汇。集聚区内要在法律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建立促进低碳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对外要树立负责任的低碳形象,提高集聚企业集体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王琴  郝琳哲 《公路》2024,(1):212-21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进入了低碳发展的时代,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电动自行车是全社会关注的一大主题。这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又代表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