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述二维温度矩阵转化为红外图像的方法,从红外调色板提取RGB数组表,通过查表方式将温度值转换为RGB颜色值;提出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方法,采用灰度匹配的方式进行尺寸变换和轮廓匹配;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实例化验证.  相似文献   

2.
图像获取和存储技术的进步可以获得包含大量有用信息的图像数据,在传统的图像分类和检索方案中,图像的低级视觉特征和高级概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语义间隔,导致图像的分类和检索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相关反馈的图像分类和检索方案.该方案通过缩窄图像的领域,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图像类的模型,并使用一种优化的SVM相关反馈图像检索方法学习图像的类别,将学习到的模型用于图像的分类和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高效的检索出较多相关图像,并对其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3.
在遥感图像降噪过程中,小波域阈值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图像的噪声,但阈值选取往往是固定的,不利于小波算法的计算过程,提出基于Bayesian估计的小波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并且能够较好地保护图像细节.  相似文献   

4.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遥感图像(含航片和卫星影像)的判释与应用已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雷达遥感图像的铁路工程地质应用较少的状况,介绍雷达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彩色合成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中雷达图像的应用效果;总结雷达遥感图像在不同的地质应用中特定的雷达回波响应特征,为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数据的选择(波段、极化、入射角、视向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 以岩性识别和地质构造解译为例,表明雷达遥感影像在工程地质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判释效果;(2) 建议铁路工程地质遥感应用中发挥雷达遥感图像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光学遥感影像互补使用,并加强应用与推广,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邢强  袁保宗 《铁道学报》2002,24(5):67-71
无监督的图像分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包括数字相机的图像增强,目标识别,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和三维图像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分辨图像分割方法,与其他基于颜色的全局优化分割方法比较,该方法基于人的视觉系统原理,能够将感兴趣的物体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同时图像分割是一个多分辨率的分割过程,首先算法在整幅图像中搜索代表物体的特征块,然后利用特征块的色彩矩特征对所有图像块进行聚类,最后对属于物体类的图像块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类,直到块中的每一个像素点被区分为背景或物体,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技术中低层视觉特征无法准确地描述高层语义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RBIR)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中,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是影响检索结果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的图像相似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区域分割,然后采用有别于传统距离度量的非线性高斯距离度量方法来计算区域对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该距离度量具有更好的度量性能。为了更好地接近于人对图像的理解,减小语义鸿沟,本文提出应用模糊集合理论表达区域对之间匹配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度量。最后在Corel自然图像库上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分别与SIMPLIcity系统的IRM和UFM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故障轨边图像自动检测系统(TEDS)采用模块化、小型化的设计理念,运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对异常图像进行分级报警.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基础上,设计了整个图像识别框架,针对不同部件,采用逐级细化、图像对比、分级预报算法,提高动车组故障自动识别效果,达到分级报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李振东 《铁路航测》1995,(4):19-22,45
利用高分辨率HRV图像对南昆线红果支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HRV图像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效果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铎  帅昕 《中国铁路》2010,(9):37-39
基于垂直视角的货运列车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铁路货车图像分割与拼接系统,可实现对列车的检测及车厢图像的分割与拼接。介绍该系统综合应用帧差、梯度背景模型及可跟踪性等方法进行列车检测,以及使用角点检测技术实现车厢图像拼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医学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图像边界进行敏锐检测,从而得到图像的细微特征.这些特点使得它特别适合于医学图像边缘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高斯函数的直方图规定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斌  王晅  毕秀丽  王振邦 《铁道学报》2006,28(4):119-122
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函数的直方图规定化算法,本算法首先根据原图像的信息求出灰度平均值和灰度平均对比度,并利用这两个参数估计输出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平均对比度,然后利用输出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平均对比度构成高斯函数来规定输出图像的直方图,从而控制输出图像的灰度平均值和灰度平均对比度。此算法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直方图均衡化算法,而且计算量小、处理速度快、不需要人工干预,可用于计算资源有限、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合。而且通过改变单一参量就可以控制输出图像的对比度,在工程应用中为用户提供了调控与选择手段。  相似文献   

12.
铁路路况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多种复杂铁路路况的识别,需要采集路况图像并加以处理,以得到识别所需的图像特征,最后通过模式识别辨别路况.由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建立一套路况图像采集与识别系统.探讨数字图像的采集、图像处理中同态滤波、对比度增强、优化二值化算法、膨胀操作、粒子滤波等处理方法以及模式识别方法在铁路路况识别系统中的应用.经过现场验证,所设计系统识别准确率达94.4%,识别效果理想,可以满足路况采集及识别的需要,是一种可以运用在铁路机车智能减振系统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的接触网零部件悬挂状态检测算法。它与之前的人工肉眼图像判断和传统人工巡检相比,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环境适应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目前,大部分的监控系统只能进行运劝检测和跟踪,而本文设计的系统主要是对待检视频进行人群密度分析和人群运动分析,根据密度分析和运动分析得到的结果推断人群行为是否异常.其中密度分析部分主要是利用纹理特征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实现了密度分级.运劝分析部分主要是改进传统的块匹配算法,再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实现人群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15.
准确的扣件定位是进行扣件状态检测、保障轨道交通车辆安全运行的基础,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难以满足快速准确智能检测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深度学习理论方法,进行扣件定位。首先,建立检测图像数据集并进行图像标注,然后根据实际扣件图像特点建立FasterR-CNN检测模型,利用标注数据优化模型中区域候选网络边框信息以提高检测的召回效率及精度。通过实际检测数据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定位效果,与其他目标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召回率和识别准确度,能够快速准确进行扣件定位。  相似文献   

16.
填石料的振动压实变形特性及压实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进行填石料常规土工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填石料振动压实的室内试验模型,采用平板振动器对填石料分层进行振动压实,利用水准仪观测填石料在振动压实中的沉降量,利用动土压力计观测填石层内的压力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压实遍数的增加,填石层的沉降增加,密实度提高,但当沉降达到一定值以后,随着振动压实遍数的增加,填石层的沉降不增加反而减少,密实度降低。根据填石料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沉降变形特性及土压力的变化情况,结合应力波理论揭示填石料在振动压实中的压实机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轮廓波变换存在频谱混淆现象等缺陷,利用满足精确重构条件的可控塔式分解替代轮廓波变换中的拉普拉斯分解,提出一种由非抽样可控金字塔和方向滤波器组实现的可控金字塔轮廓波变换SPCT(Steerable Pyramid Contourlet Transform).在该变换中,可控金字塔将图像分解为多个不同分辨率的细节子带和一个低频子带,方向滤波器组再将各细节子带分解为方向子带.该变换去掉了可控金字塔的抽样环节,方向分解具有高度灵活性,因而具有平移不变性.利用可控金字塔轮廓波变换SPCT 对Lena图像进行自适应图像去噪,并与基于小波变换和轮廓波变换的去噪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抑制频谱混淆现象,并且更有效地保持了细节和纹理,其峰值信噪比和视觉效果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京市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范围内轨道交通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以北京CBD重点功能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及空间分割方法,建立CBD地区道路网空间句法模型,量化分析该区域内可达性与交通流量的关系,结合既有轨道交通网络,对CBD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路由选择提出指导性建议.结果表明,将可达性评价指标与交通流量相结合,能够定量描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及结构绩效,并选择可达性较高轨道交通线路路由.该方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及不同规划方案的比选和评价,可以作为方案评价方法之一,同时应该结合其他线网规划要素,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全数字铁路视频监控基础上,综合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青藏铁路拉萨段、京津高速铁路中成功运用.综合视频监控范围包括运输、安监、公安系统等.对于运输系统,需要对岔道线等处安装摄像机,以提供实时图像信息,为铁道沿线安全诊断提供依据.现有的沿线监控采用视频分析技术,对运动目标进行跟踪处理,而对固物研究较少.通过将图像处理方法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结合计算机辅助处理,自动定位异物侵线,从而可以达到线路安全自动监测的目的.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图像增强,本文重点研究了铁路岔道图像增强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道路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城市大容量的客运交通需求,我国大中城市相继规划建设了轨道交通,与地面道路共同承担整个城市的交通需求,并影响着城市道路网合理密度的设置。从分析道路密度影响因素入手,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建设水平对道路密度的影响,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量化,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的城市分社区道路密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