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借助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对降低CA141货车气动阻力的经济效益及其适用范围进行的试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降低CA141货车的气动阻力以改善燃料经济性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随着实用车速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在汽车总阻力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其减阻节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气流绕流厢式货车各部位的流动机制,明确了气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种气动附加装置减阻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减小厢式货车气动阻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随着实用车速的提高而显著增大,在汽车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其减阻节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气流绕流厢式货车各部位的流动机制,明确了气动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各种气动附加装置减阻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减小厢式货车气动阻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1092型载货车加装气动附加装置的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D-3型低速风洞中采用110的EQ1092汽车模型进行风洞测力试验;研究了对该模型底部、车箱两侧作平整处理,装前阻风板,驾驶室与货箱间圆滑过渡等改型方案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适当的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气动性能,加装形状合适的阻风板能降低空气阻力6.25%,各附加装置的组合使EQ140汽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系数下降11.9%.  相似文献   

5.
通过基于鲨鱼鳍的仿生学研究,设计了一种轿车尾底部附加装置,以期减小汽车的气动阻力。在风洞实验验证了CFD仿真方案的基础上,应用ISIGHT集成UG,ICEM和FLUENT,通过参数化建模,采用2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对附加装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仿生附加装置减小了尾部的气流分离,抑制了湍流涡结形成,改善了流场结构,有效降低了气动阻力,优化后的附加装置使汽车气动阻力系数Cd比原车减小了5.06%。  相似文献   

6.
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及气动附加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厢式货车在公路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厢式货车的减阻节能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对厢式货车空气阻力与油耗的关系,厢式货车的气动特性和各种气动附加装置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降低厢式货车空气阻力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拟压缩性方法数值求解二维不可夺N-S方程,模拟计算了解放牌厢式货车加装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导流罩前后的汽车外流场计算中使用了两步显式MacCormack差分格式,Johnson-King代数湍流模型,贴体局部加密H型代数网格。车身表面压力系数的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有合理的一致性;加装导流罩后车身表面的正压有显著降低,从而能起到降低空气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为前期开发工具,以气坝、发动机机舱底护板为研究对象,针对某SUV车型的空气动力学附件进行了整车气动性能分析与优化,通过实车风洞试验验证了气动附件良好的降阻效果。通过整车散热性能试验、阻力滑行试验及高速操纵稳定性试验可知,增加以上气动附件,能够在满足整车散热性能的同时降低油耗,提高车辆的高速操稳性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经贸委“新型高速公路卧铺客车开发”的重点子项“客车造型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气动特性计算仿真需要,提出了一套快速,实用的建立客车外形CAD数据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跨海桥上厢式货车的空气动力学和系统动力学单向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并经风洞试验验证。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以研究桥上货车在阶跃阵风作用下的高速气动稳定性,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和结构参数的挡风屏障的抗风性能及其对汽车气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了桥上汽车风致行车安全和桥梁抗风设计的量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序号篇 名期数页次94009940299404094058一、综 述汽车车身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轿车制动法规的评述二冲程发动机——现代思路的问题和局限论汽车轻量化 二、汽车试验研究汽车耐撞性分析的有限元法汽车运动空气流场变分原理EQ2110G汽车新疆塔里木沙漠地区的通过性研究假人碰撞试验的有限元分析用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降低国产货车气动阻力措施的研讨对加速随机疲劳试验方法的研究 ‘动力总成液力悬置的动特性仿真轿车轴间制动力分配要求的试验研究汽车驾驶员操作可靠性分析及评定DD6120H(】大客车热力特性的实验研究自动换档过程…  相似文献   

12.
鉴于队列行驶中的网联混合动力货车(HET)的跟驰速度既涉及行车安全、能量需求与分配和电池老化速率,同时又通过车间距,影响气动阻力,以至能耗经济性,本文中提出跟驰场景下综合考虑行车安全性、能耗经济性、气动阻力和电池老化等多个目标的速度规划和能量管理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空气动力学量化跟驰安全性。其次,以安全性成本、能耗成本和电池老化成本构成的等效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构建实时控制策略。其中,采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前车速度进行预测,并采用动态规划求解滚动时域内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协同控制策略能通过抑制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来降低电池老化成本,以及借助灵活调整跟驰距离来减小气动阻力并降低能耗成本。与基于人类驾驶模型的跟驰策略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协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EQ1092型载货车加装气动附加装置的模型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KD-3型低速风洞中采用1:10的EQ1092汽车模型进行风洞测力试验,研究了对该模型底部,车箱两侧作平整处理,装前阻风板,驾驶室与货箱间圆滑过渡等改型方案对其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装适当的空气动力学 加装置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气动性能,加装形状合适的阻风板能降低空气阻力6.25%,各附加装置的组合使EQ140汽车模型的空气阻力系下降11.9%。  相似文献   

14.
预测和确定汽车气动特性的新理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向东 《汽车工程》1994,16(6):354-360
本文以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升力面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一种预测和确定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新理论模型,并就其在评价空气动力学因素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在研究开发气动阻力最小且同时满足汽车工程各方面要求的近地形体及车身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降低汽车气动阻力、获得最优气动造型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轿车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总结了车身附件气动干涉和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车身附件对整车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中,底部结构和轮胎的影响较大;余者(后视镜、雨刮器和门把手)的影响很小.考虑了车身附件的影响后,气动阻力约增加23%;加上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整车气动阻力共增大约35%.分析还表明,车轮的转动有利于改善车底气流与尾流的相互作用,使气动阻力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对某SUV进行了外流场和气动阻力敏感性分析,然后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车型存在的优化位置为前大灯、雾灯、A柱和尾翼,采用正交试验来研究这些位置的变化对气动阻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结果对原始模型进行优化改进,得到合理的车身气动造型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风阻系数与原方案相比,大幅降低。因此,在车型开发前期,结合敏感性分析和正交试验可以更好的指导汽车的造型设计,使之更好的展现空气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蒋顺华  王海东 《汽车技术》1995,(3):51-51,57
CA141在使用中应注意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标号的燃料,点火初始角不可过大,润滑一定使用CA141机油,尽量避免冷却水开锅现象,在维修方面应注意,适时更换发动机主要轴承和连杆轴承,采用就车更换CA141发动机主轴承和连杆轴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三维粘性、非稳态不可压缩流的数学模型,对高速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的压力变化、列车受到的气动阻力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隧道内的压力流场三维分布图,求出了速度、阻塞比等参数与压力、气动阻力之间的数值关系,为解决高速列车通过隧道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某货车的气动阻力,本文对导流罩形式、遮阳板角度以及挂车高度进行了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得到了货车模型外流场的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分析了各种方案的减阻机理。通过分析比较,改变导流罩的形式和遮阳板角度可以有效的减少阻力效果,挂车高度对阻力影响不大。分析结果可以对后续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1/16缩比的公共汽车模型及不同倾角和长度的导流翼片,在一带有可移动地面和边界层吸收装置的开放型风洞中进行了在车辆后端面的4边上安装导流翼片时车辆后部尾流区的压强恢复及气动阻力降低的实验。对导流翼片的倾角和长度在降低大后壁车辆气动阻力中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能使车辆的气动阻力降低20%左右的导流翼片最佳长度及倾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