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内河运输的发展适应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江海直达船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江海直达船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长江航运和江海直达船发展的制约因素,总结了现有江海直达船舶的主要船型参数和江海直达船的主要船型特点,对江海直达船的设计做出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集装箱船为例对江海直达船在海上的适航性及其经济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探讨了江海直达船舶运输的可行性,并且给出了江海直达船可以在海上航行的一般海况标准。研究结果有助于驾驶人员了解江海直达船在海上航行的特点与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系统建设,切实推进舟山江海直达滚装运输发展,针对商品汽车滚装市场环境,梳理汽车行业产销现状,预测江海联运总体需求,明晰滚装营运基本格局。开展江海直达滚装运输技术经济论证,聚焦费用与时间综合指标,创新性地提出江海联运综合成本评价"3C"模型,模拟内河船、海船、江海直达船与北方航线、南方航线和长江航线的系列组合方案,从船舶所有人和货主的视角评价全程运输效益,指出舟山发展江海直达滚装运输具有可行性,汽运需求、行业竞争、船舶替代和技术标准等风险影响因素具有可控性。该研究可为江海联运研究提供技术路径,为江海直达船舶市场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江海直达1"号的正式首航,翻开了江海联运的新篇章。2018年4月10日,我国首艘特定航线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在马鞍山马钢港料码头正式首航。据悉,"江海直达1"号船,是通过南京长江大桥最大载重吨位的江海船舶,具备"宜江、适海、先进、经济"四大特性,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可以说,"江海直达1"号的正式首航,翻开了江海联运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正江海直达拉近了中国内陆与世界的距离。2017年4月19日,全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在舟山开建,一时引起国内航运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日益重视,尤其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提出,长江黄金水道被重新定位,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能,让大船实现江海直达,对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推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周熊 《水上消防》1996,(3):9-17
介绍中国江海直达船舶的发展概况,对江海直达船舶的阻力、推进、适航性、操纵性以及船体结构重量等进行了分析,从而为该类船的主尺度选择、推进系统、船体线型、球首应用提供了一些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浙江分社舟山办事处负责建造检验的特定航线江海直达散货船"江海直达17"号和"江海直达19"号在舟山市和泰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总长128.00米、型宽22.60米、型深9.00米,主机功率1471*2千瓦,计划于8月底交船,将专门从事宁波舟山港至长江沿线运输。该船作为新型江海直达船满载可靠泊九江、黄石、武汉、岳阳等长江中游多个港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疲劳损伤是船舶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损伤形式之一。江海直达船的结构要求比海船低、比江船高,还要求承受在江、海水域航行时不同波浪载荷的作用,其环境载荷复杂,结构疲劳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方方法]在某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的基础上,结合谱分析法,以若干个舱口角隅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江海直达船的结构疲劳性能研究;参考中国沿海长期波浪载荷数据,计算不同校核点处的疲劳损伤规律,研究疲劳损伤关于各短期海况的分布差异。[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海域疲劳损伤主要由有义波高为2.5~5 m和跨零周期为6~8 s的波浪所贡献。[结论]考虑了江、海波浪联合作用后,目标船舶的结构疲劳寿命显著增加,而对江海直达船进行结构疲劳研究时,仅考虑海上波浪环境是不精确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江海直达船的结构疲劳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12月8日,中国首艘2万吨级江海船型首制船"江海直达1"号正式下水,长江航运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江海直达运输,从此将开启新的模式。"江海直达1"号的完工,标志着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新突破。未来舟山将加快干散货、集装箱等江海直达系列船型研发,打造江海直达专业化船队,发展江海直达运输,并逐步形成舟山江海直达船型研发设计、建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满载着2万多吨铁矿石的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轮在安徽马鞍山马钢港务原料总厂码头启动卸货作业,标志着首航任务顺利完成,我国江海联运迎来新发展。当前,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江海直达成为了提升长江航运功能的一大助力。那么,新时代长江航运将迎来何种变化?出现何种业态?业界又将面临哪些机遇?我个人认为,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孙燕 《武汉造船》1993,(5):14-21
本文南京地区的地理优势与经济形势、发展江海直达运输的现状与前景、江海直达船型的可行方案,优化船及江海直达船舶的约束条件等。  相似文献   

12.
江海直达船型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淮龙  陈丰 《造船技术》1996,(10):42-44
本文以国内外江海直达船资料为基础,根据水动力学性能分析及型线分段设计原理,提出江海直达船主要要素及型线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简讯     
马尾造船厂首制5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船“江海1”号马尾造船厂首制的5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船“江海1”号于1988年4月5日下水。“江海1”号是新型江海直达节能运输船。该船是交通部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委托建造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江海联运直达船型技术研讨会及国内首艘2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开建仪式在舟山举行。作为江海直达船型、规范、法规的主要研究单位,中国船级社(CCS)出席了研讨会,并在研讨会上做了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型研究及法规、规范的解读。同时,CCS与舟山市政府签署了江海联运合作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仿真方法对3种不同江海直达船船首的入水砰击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包含气、水流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自由液面的变化、空气层的作用下、不同垂向速度时3种船首入水砰击问题。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仿真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江海直达船船首入水过程中自由液面和空气层的变化情况。在此方法下,相同速度时西瓜首的砰击峰值优于其他船首形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沿海港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很多航运企业的效益不断攀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逐渐加大,航海货物运输的需求也随之加大。像大型集装箱样的货物通过航海运输,运输量较大、安全可靠,经济投入较小,而且在当前航海技术和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进步下,以及我国河运能力和保障都大大提高的前提下,其运输速度和能力都非常好。尤其是江海直达船舶更是成为航运的新兴力量,在关键航段,江海直达船的架势技术要非常过硬,本文将对关键航段的江海直达船架势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系江海直达船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淮龙 《造船技术》1994,(10):11-13
本文根据对珠江水系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广东地区需开发的江海直达船的船型、水动力学性能分析、型线设计方法,以及发展江海直达船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海直达1000吨级货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华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各建造一艘。该船于1986年10月下水,1987年一季度先后交船使用。该船概貌见图1。一、船型、船级及用途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单螺旋桨、柴油机推进江海直达货船.艏柱前倾、方尾、流线型平衡舵。本船机舱位于尾部,两个货舱置于机舱之前,首部设首楼,尾部有尾楼及甲板室。  相似文献   

19.
港口     
《中国船检》2003,(7):56-56
贵港首开广西江海直达运输。近日,广西贵港港宇船务有限公司3艘3000吨级江海直达多用途货轮和1艘1000吨级散装水泥专用船签约建造,并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投产,这开创了广西江海直达运输先河,此前,贵港市已开辟了珠江水系内河及珠海,深圳,香港,澳门等多条航线全市跨省运输船舶总吨位已发展到53万吨,这些新船投产后.贵港至江苏、上海、山东、海南等地将实现江海直达运输。  相似文献   

20.
分析江海直达运输现状,阐述江海直达船的船型特征,以珠江水系3 000 t级双尾鳍型江海直达货轮为例,就设计规范的适用、主尺度及船型系数确定、船型特征等要点问题进行探讨,完成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