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的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某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屏蔽层任一端接地都能消除容性耦合;只有将屏蔽层两端都接地,才会影响到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2.
屏蔽电缆对电磁脉冲辐射场的耦合特性对电子设备、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脉冲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屏蔽电缆的双传输线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频段电磁脉冲辐射场激励下,两种典型的屏蔽电缆在屏蔽层两端不同接地状态时,屏蔽层和芯线上的感应电流。编织屏蔽电缆芯线上的感应电流比管状屏蔽电缆大几个数量级;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管状屏蔽电缆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编织屏蔽电缆由于编织电感和小孔电感的影响,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对于高灵敏的高频、微波系统,对电磁脉冲的防护时要选用管状屏蔽电缆。  相似文献   

3.
以船舶多芯屏蔽通信电缆的变形压缩为研究对象,应用线性边界元法分析了船舶多芯屏蔽电缆变形引起的耦合响应变化。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线性边界元法计算船舶多芯屏蔽通信电缆,不仅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可很方便地应用于各类船舶电缆的工程计算;给出了两种船舶通信电缆不同位置放置时各芯线间的耦合电容随变形程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以获得合适的敷设位置。  相似文献   

4.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77-80
针对舰船工程中多种不同类型电缆复杂电磁耦合问题,重点研究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变化和影响。运用CST电缆工作室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多电缆耦合参数化仿真三维模型,对单根接收电缆体系和2根不同种类接收电缆共存体系进行综合仿真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作为接收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中会出现新的电磁耦合,耦合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与同轴电缆的相对位置有关;屏蔽电缆中旧有的耦合电压大小和频率受同轴电缆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用一个简单的等效电路分析了UTP(未屏蔽双绞线)间容性耦合的产生机理.用FEKO对UTP进行了建模仿真,仿真结果和实测数据近似,分析得到了线间串扰与线间距离、绞距、频率、终端电阻之间的近似关系.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船武器装备的电缆敷设设计要求,着重探讨电缆敷设耦合的电磁兼容性影响。通过求解电缆外部场激励起的电缆内部响应,建立了典型的场对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某电缆上的感应电流、电压的幅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缆具备较大的电磁兼容安全裕度,可以作为电缆敷设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军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分析了线缆间的串扰问题,在线缆选择阶段应考虑的问题,在布线时的分组扎线问题,以及对线缆屏蔽的接地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雷电电磁效应与耦合特性是直升机电子电气设备雷电防护设计的重要分析依据。[方法]依据SAE-ARP5412和SAE-ARP5416标准规定的试验波形与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LM)的CST线缆工作室中对典型雷击模式下直升机内外电磁环境和电缆耦合电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击电磁场的建立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并随时间、空间、结构呈现复杂变化;雷电耦合机制是雷电流再分布的阻性耦合以及机体缝隙共振耦合的相互作用,并且其与频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电缆感应电平会受到飞机蒙皮电阻、雷电流波形参数以及电缆屏蔽层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所做研究揭示了雷电电磁耦合机理及电缆雷电电磁感应的相关影响规律,为航空器电缆敷设和雷电电磁环境防护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船舶航行时其内部线束寄生参数和串扰的动态变化,建立最好、最差情况模型.根据船舶航行时,导线在线束内随机运动的极限位置,得到寄生参数和串扰耦合的最好、最差情况值,寄生参数和串扰在最好、最差情况之间动态变化.与仿真结果比较,所选位置的寄生参数值都在最好、最差情况之间;低于5 MHz,串扰也在最好、最差情况区间内;高于5 MHz,一些位置点串扰值低于最好情况值,可能与二次效应有关.建立的模型简单、实用,能够快速估计寄生参数和串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用金属屏蔽丝网结构参数对其屏蔽性能的影响问题,重点讨论屏蔽丝网编织线直径和单位载线编织线数量对金属编织网覆盖率及屏蔽性能的影响。基于 CST Cable Studio仿真平台,建立电缆收/发仿真模型,对不同线径、单位载线编织线数目下屏蔽丝网屏蔽效果进行定量预估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载线数量和方向角一定的情况下,金属屏蔽丝网的覆盖率随着编织线直径和单位载线编织线数目的减少而减少,对于特定频率,当金属屏蔽丝网覆盖率高于70%时,覆盖率变化对于金属屏蔽丝网的屏蔽效果影响较小,当丝网线径和编织线数目进一步降低时,金属屏蔽丝网的屏蔽效果迅速降低;此外厚度对于金属屏蔽丝网屏蔽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船舶这样复杂的平台上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进行船舶总体电磁兼容性设计时,通常将安装有可能对电磁敏感的设备的舱室,设计成屏蔽舱室.本文从船舶总体电磁兼容性出发,就有关标准中规定的设备及分系统对电磁环境的要求,与目前船用贯穿屏蔽舱室的穿舱电缆、管道和通风口等屏蔽装置的屏蔽性能进行综合考虑,对在屏蔽舱室屏蔽性能中起关键作用的屏蔽门的屏蔽效能指标的合理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舰船工程中接地电阻对于电缆屏蔽层屏蔽效果影响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接地电阻对于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基于CST电磁场仿真设计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发射及接收电缆三维仿真模型,对不同接地电阻对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进行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定长度的电缆,当接地电阻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感应电压最高值对应的频点处,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变化不大,其余频点的屏蔽效果略微降低;当接地电阻高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整个频段内,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电子系统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屏蔽接地技术至关重要.重点介绍了低频信号、高频信号电缆接地,信号源与放大器连接电缆屏蔽接地技术及最佳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李永江 《船舶》2016,(1):77-80
变频驱动设备在海洋工程和船舶装备上大量应用,促使配套的变频器专用电缆也快速发展。文章针对船用变频电缆在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船用变频电缆的结构、关键性能、电缆敷设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各型结构在选型中的优劣、电缆绝缘耐压性能、接地导体和屏蔽性能指标要求,以及电缆敷设中的屏蔽和接地线的接地工艺。  相似文献   

15.
石油平台上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苛刻,电缆需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对用于变频电力系统的电缆还有更高的要求,电缆还需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文章关于上述要求进行叙述,并针对石油平台用低压变频电缆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药芯焊丝焊缝夹杂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芯焊丝陶质衬垫CO2半自动单面焊焊缝中的夹杂物偏多。通过对焊缝中夹杂物的微观金相分析,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X射线能谱微区成分分析及俄歇电子能谱微区成分分析,证实该类夹杂物主要是球状氧化物。球状氧化物是由于药芯焊丝在强氧化性气氛中焊接冶金过程脱氧不完全产生的,并从药芯焊丝焊接冶金的特点,探讨了由于夹杂物增多导致产生焊接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太佶 《船舶》2008,19(2):1-7
布缆船和海缆作业设备的发展、我国中型布缆船更新的形势和基本要求以及国外布缆船的技术特点等作了简要的介绍,并从相关技术的研发动态、趋势等方面指出中型更新代布缆船进入研制日程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拟建布缆船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