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松 《汽车电器》1999,(4):22-24
介绍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的ABS-VI系统,对该系统中的ECU电路、车速传感器电路,ABS继电器及液压调节器电路、点火开关与故障指示灯电路、制动开关与诊断信号输出电路、ECU电源电路进行了重点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2.
用单片机设计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MCS-51系列单片机自行设计了一种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以下简称ABS)的电子控制器(Electric Control U-nit,简称ECU),并在EQ-140汽车上进行了系列试验。证明该ECU工作性能良好,能够根据轮速传感器信号准确、迅速地控制电磁阀的轮出。  相似文献   

3.
陈凤仁 《汽车运输》1995,21(6):18-22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系统,其系统控制中心为电脑ECU。本文主要介绍ECU的组成及动作执行元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同时对系统的工作状态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王囤 《汽车电器》1996,(5):8-10
介绍了电控主动悬架系统中应用的光电式车高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这两种传感器分别向电子控制器(ECU)传递了车身高度和汽车转向角度,转向速度及转向方向的信息,由ECR再综合其它传感器的信息,对悬架系统的特性进行调节,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对悬特性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5.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真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C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C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6.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EGR)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G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7.
奥迪(AUDI)系列轿车采用的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主要有三通道四传感器ABS和四通道四传感器ABS两大类多种型号,虽然各型ABS的结构与分布有所不同,但是其控制过程大同小异。本文以奥迪(AUDI)100/200四轮驱动型轿车三通道ABS为例说明其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王圣平 《汽车科技》2000,(1):42-45,49
计算机辅助工艺CAPP是现代企业CIMS系统中的重要一环,计算机辅助钢板排料CASA(COMPUTERAIDEDSTEELPLATE,ARRANGEMENT)又是CAP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ASA与企业的生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凌志LS400电子控制防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荣 《汽车运输》2000,26(10):16-19
本文分析了凌志LS400汽车电子控制防盗系统的组成、各种传感器电路、ECU防盗控制机理、防盗系统的设定、常见故障分析及ECU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UNIFY数据库数据实体装入ORACLE7数据库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将建立在SUN3/280主机上,UNIFY数据库系统下的数据,装入DELL服务器上ORACLE7数据库的方法,可作为将异种数据库数据装入ORACLE数据库的1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轮速传感器测量汽车轮速信号,用于制动、发动机及变速箱等众多系统控制,是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新车型开发阶段,为了对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及早有效的开发验证,需要对轮速传感器进行仿真模拟。文章针对最常用的主动式轮速传感器进行测试与分析,通过设计信号调理电路,成功搭建了ABS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既简化了汽车开发阶段的验证与测试,又节省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2.
汽车ABS轮速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骏  陈彦夫 《汽车工程》2007,29(8):698-699,713
设计了汽车ABS轮速传感器性能测试系统,开发了相应的测试与数据采集软件。进行了试验,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实施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为研究ABS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蓝鸟系列轿车ABS自诊断系统中故障诊断以及故障码的读取与清除方法。在介绍ABS常见典型故障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根据故障码进行传感器、执行器电磁阀、ABS电动机继电器、ABS控制元件以及系统低电压的故障诊断方法,论述了常见的故障现象以及诊断程序,给出了系统维修数据。  相似文献   

14.
马自达6轿车ABS由轮速传感器A熏BST/CSHUC/M等组成。ABST/CSHUC/M由液压控制单元和电子控制模块组合而成,通常被称为ABS控制器,采用这种结构可使系统紧凑。简述了马自达6轿车车载诊断试验过程。给出了马自达6轿车ABS的诊断故障代码及相应的诊断步骤,并列举了常见故障的诊断实例。  相似文献   

15.
POLO轿车Mark60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由车轮速度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阀以及控制单元ECU组成。说明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V.A.G1551诊断仪、ABS指示灯诊断故障的方法及车轮速度传感器、线束与连接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等部件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文发 《汽车电器》2008,(12):28-32
主要阐述作为ABS信号输入的关键部件,齿圈和传感器的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在整车上的匹配设计方法,为降低ABS常见故障的发生率提供技术前提。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辆国产上海大众波罗(1.4L)轿车,由于右后轮的轮速传感器安装不到位,造成ABS故障报警灯常亮,汽车紧急制动时,ABS系统不工作,4个车轮全抱死滑移的故障,阐述ABS工作原理,介绍故障排除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ABS车速传感器试验台,分析设计结构及其车速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调理电路并与微机进行实时的通信,实时监测车速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开发了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研究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为车速传感器测试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9.
介绍光电鼠标技术原理,分析光电鼠标的图像传感器作为一种测量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进一步从光电鼠标图像传感器技术在ABS、ESP和倒车后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证,说明光电鼠标图像传感器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优势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Functions of anti-lock braking for full electric vehicles (EV) with individually controlled wheel drive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conventional brake system actuating friction brakes and regenerative brake system actuating electric motors. To analyz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both variants of anti-lock braking systems (ABS), the presented study introduces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btained from proving ground tests of all-wheel drive EV. The brake performance is assessed for thre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hydraulic ABS; regenerative ABS only on the front axle; blended hydraulic and regenerative ABS on the front axle and hydraulic ABS on the rear axle. The hydraulic ABS is based on a rule-based controller, and the continuous regenerative ABS uses the gain-scheduled proportional-integral direct slip control with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control parts. The results of tests on low-friction road surface demonstrated that all the ABS configurations guarantee considerable reduction of the brake distance compared to the vehicle without ABS. In addition, braking manoeuvres with the regenerative ABS are characterized by accurate tracking of the reference wheel slip that results in less oscillatory time profile of the vehicle deceleration and, as consequence, in better driving comfort.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can b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of ABS architecture for upcoming generations of full electric vehicles with individual wheel dr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