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路》2017,(6)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山区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基建过程中产生大量次生裸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大片裸露岩质边坡不但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因其颜色灰暗、单调对生态环境产生视觉污染,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违背。如何快速恢复裸露的岩质边坡的生态并稳固边坡不仅是公路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也是山区道路行车安全的保障。基于对国内外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相关文献的检索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自适应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并给出了该技术的详细参数、工作原理及关键施工工艺。该技术解决了高陡岩质边坡固土难、根系缺水、绿化见效慢、绿化期短暂、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后期需人工浇水等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势明显。该生态恢复技术将植被的生长和岩体的特征结合起来发挥优势,不但可提高绿植存活率,还能稳固边坡。本研究成果弥补了现有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的不足,更适合于公路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土壤细菌与植被相互作用对岩质边坡生态恢复的影响,以广连高速公路工程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特性、功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但由于土壤细菌(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等)氨基酸代谢及氮异化还原、同化还原功能较强,易与植被进行无机氮竞争吸收,植被生长1年后,土壤有效氮含量显著不足,即边坡生态恢复前期土壤细菌与植被氮竞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植被生长。因此,在岩质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应注重硝态氮肥的施加,以缓解土壤氮素竞争,促进植被稳定生长,进而提高边坡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绿化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态绿化和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速公路的绿化问题。研究认为,目前国内在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系统的结构、外来物种和挖方边坡绿化等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指出生态功能是高速公路绿化的基本功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必须服从生态恢复的基本规律,保证植物系统在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上的异质性;提出外来物种的引种应遵循限制性原则;挖方边坡绿化设计应遵循边坡稳定、水土保持、自然恢复、条件适应和景观协调的原则。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与交通功能的评价应充分考虑绿化的动态效应,对于局部特殊路段应通过动态视觉分析验证设计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秀山滑石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石家庄打造山水城市的整体规划,应用预应力锚索、锚杆、SNS主动防护网等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地质灾害及隐患,并应用TBS植被护坡等生态技术,针对秀山滑石矿的岩质边坡建立一种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土壤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多样性,以使满目疮痍的秀山成为“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的新型“绿色矿山”,实现修自然如自然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边坡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和生态系统恢复,结合宜昌市峡州大道一期快速道高陡路堑岩质边坡植被防护的实践经验,在调查区域的人工恢复边坡中设置了50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根据主成分聚类分析,划分边坡立地类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各种植物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及其种间联结关系,提出了适宜的边坡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结果表明:在4种立地类型下,综合评价值为I的草本植物有狗尾草、百喜草、狗牙根、早熟禾、红蓼,灌木植物有胡枝子、多花木蓝、紫穗槐、马棘;草本植物的优势种有早熟禾、百喜草、狗尾草、稗子、狗牙根,灌木植物的优势种有胡枝子、多花木蓝、紫穗槐、银合欢、马棘;草本植物中生态位宽度较高的有早熟禾、百喜草、狗尾草,灌木中生态位宽度较高的有胡枝子、多花木蓝、紫穗槐;根据种间联结相关性分析,草本植物狗牙根、狗尾草和灌木胡枝子、多花木蓝呈极显著相关;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利用综合评价和生态位宽度较高的极显著相关的植物种对进行绿化植物的配置,能有效提高植物群落的相对稳定性,快速实现水土保持和边坡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4)
针对高陡岩质边坡植被绿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自渗水植生槽、垂挂式、锚杆网格梁和废旧容器等4种绿化方法(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详细介绍了4种边坡绿化技术的施工工艺与方法。自渗水植生槽是针对坡面降水无法保留储存的问题,采用自渗水系统,即利用蓄水池、渗水管和给水层,进行自动渗水灌溉,高效利用水分,解决植被水分问题;垂挂式绿化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可以快速绿化边坡,尤其适用于坡度大于60°的高陡边坡;锚杆网格梁绿化方法是利用锚杆网格梁经过工程处理后形成绿化网格,保证了植物的水分供给,提高了植物存活率;废旧容器绿化方法实现了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成本低,实现岩质边坡的快速绿化,极大地缩短了绿化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7.
河南岭南(分界岭-南阳)高速公路两侧岩质边坡裸露,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需要进行生态护坡。选择一岩质边坡作为试验段,在对当地物种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就地取材,选择草、灌、花等多物种组配,既满足区域规划的功能要求,同时又使植被与周围生态区域融为一体,形成了优美协调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基于失稳机制的岩质路基边坡加固方案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边坡失稳的普遍机制为基础,对边坡岩体的应力环境变迁、表生环境下边坡岩体的演化过程及岩质边坡加固方案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坡面卸载诱发的应力场变化决定了边坡失稳的必然性,降水起源的地下水是驱动边坡岩体发生渐进性演变的核心因素;应力场恢复和防水是边坡加固方案优选的首要目标;预应力地锚群应成为岩质边坡加固的首选方案;在坡面设置坚固的防水屏障不仅可以遏制岩体表生演化,而且对防止地锚腱体松弛及防腐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垄茶(界化垄—茶陵)高速公路顺层岩质边坡的施工,从顺层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破坏类型出发,在分析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敏感性的基础上,对顺层岩质边坡的施工方法及支挡结构的选择与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岩质边坡植被抗冲刷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现场抗冲刷试验的试验目的,详细介绍了其试验方案及现场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区草种生长情况的评判,对试验区草种抗冲刷能力的测试,对适宜广西寨任路边坡防护的草种进行了比选,对不同草种抗冲刷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草种在不同降雨强度下与边坡冲刷的关系,为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石质边坡绿化在漳龙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向阳 《公路》2002,(11):120-123
根据边坡植被固土绿化的原理,在石质边坡上进行植被绿化,稳定边坡,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结合边坡地质与植被生存的机理条件,在漳龙高速公路的石质边坡上的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绿化效果。本文从喷混植生施工技术的原理,工艺,养护管理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查清生态高速公路植被恢复中出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采用了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被进行了统计,共调查植物58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4种,有些入侵植物如加拿大蓬的入侵情况已较严重。总结了植物入侵的规律,提出了生态高速公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肖智勇 《路基工程》2021,(2):187-192
以某公路经过花岗岩开采区危岩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危岩段的边坡特征,对危岩体特征进行了分类,运用RocFall软件模拟滚石崩落轨迹,综合预测了滚石冲击能量。研究表明:C片区滚石风险最高,部分危岩对公路冲击能量可以达到20 070 kJ,冲击速度高达47.38 m/s;建议加强该路段的被动防护网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路建设对生态退化的影响,阐述影响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的权重.提出适合贵州喀斯特地区公路石质边坡环境特点植物配置模式和边坡防护与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速藤屏岩质边坡生态快速修复技术,它是一种针对高陡岩质边坡的特点而开发的生态快速修复新技术.传统的罩面网攀援植物绿化方法坡面生态恢复要长达2.5 a ~ 3 a的时间,攀援植物成活率低,覆盖慢,养护难度大.速藤屏生态修复技术坡面生态恢复周期仅为1 a ~ 1.5 a的时间.比传统方法至少提前1 a ~ 2 a,...  相似文献   

16.
为岩质边坡应用植物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经验,结合湖北荆宜高速公路红色粉砂岩路堑边坡采用厚层基材植物防护的科研实例,采用Mont-Carlo随机模拟、室内外试验等方法,在对红色粉砂岩岩性、稳定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红色粉砂岩边坡采用厚层基材植物护坡的可行性、厚层基材植物护坡的动态机制、护坡植物选择和基材层的设计。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红色粉砂岩边坡较稳定,但在降雨条件下冲蚀严重,稳定性降低;研究区雨水充分,岩体内部微裂隙发育,导水性强,能够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和水分,为厚层基材植物护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护坡过程的第3阶段为植物护坡正常、理想的工作阶段,厚层基材植物护坡能达到功能、环境和视觉的统一效应,植物的选择及基材的设计是关键;实践证明,在红色粉砂岩边坡应用厚层基材植物防护是可行的,可以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延安地区黄土边坡护坡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护坡植物类型、生长特征及常用工程措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延安地区黄土边坡植物主要为适应该地区地质、气候和地形特点的种类,以耐寒耐旱及适生性强的植物为主;边坡植物的生长特征与坡度、湿度等边坡生境有直接关系,并存在一定的物种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安地区黄土边坡各坡度条件下的适宜植物种群及配套工程措施,为延安地区黄土边坡植物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某矿山露采边坡为研究对象,确定了该边坡的破坏模式为:顺断层面滑移-岩板弯曲-追踪千枚岩片理面,最终沿坡脚剪出破坏,或“溃曲”破坏。基于梁板理论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①滑移-弯曲变形可以发生于雁列式断层发育区的岩质边坡,其滑移面主要沿断层(带)面发育;②按照岩板弯曲导致的拉应力与抗拉强度大小以及边坡坡脚剪应力与千枚岩片理面长期抗剪强度大小,不同坡长(30,60,100 m)时,该边坡变形破坏可划分为4种形式,即:稳定、滑移-弯曲变形、滑移-弯曲破坏、弯曲-滑移破坏且沿坡脚千枚岩片理面剪切滑移破坏;③滑移面裂隙水压力对滑移-弯曲变形影响较大,稳定性分析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等级较高的地震,常常发生在岩体强度高的深切割地貌区,因而震后次生灾害的危害预测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以G213映秀至汶川公路抢险保通的工程实践为例,总结了极震区崩塌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结合震区地质环境,对崩塌物源的危岩体的发育和崩塌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岩体防治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