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山区高等级公路多布线于河谷平缓地段,公路路基濒临水库受水库多重作用,路基沉陷、失稳等病害多发,影响道路使用性能及行车安全。文章通过分析既有库岸坍岸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研究提出适用于山区河谷型库岸坍岸的预测方法 -平衡图解法,并以云南山区冷清公路为例,利用图解法预测公路近马堵山水电站段的路基坍岸情况,对路基边坡的加固及处置方案作出评估及指导。本次研究成果能够预测圈定坍岸影响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治理方案供工程治理与预防参考。  相似文献   

2.
襄渝铁路增建二线勘察中水库坍岸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襄渝铁路增建二线部分地段沿州河及汉江右岸前进,由于受金盘子水电站及火石岩电站蓄水的影响,水库坍岸对线路影响较大,勘察期间针对水库坍岸形成原因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般水库坍岸预测方法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雪峰 《路基工程》2015,(4):252-255
南昆铁路K595+760~+812段路基坍滑,路肩向外挤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在分析坍滑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现场整治措施:首先采用临时措施控制坍滑继续发展,然后采取设置支挡结构、截断上游渗水的处理措施根治路堤坍滑。整治工程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南昆铁路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清溪镇库岸坍岸基本特征及宽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地质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清溪镇库岸坍岸基本特征与影响库岸坍岸的主要因素.采用平衡剖面法与卡丘金法预测坍岸宽度,并对坍岸危害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李树鼎 《路基工程》2016,(1):205-210
通过雅泸高速公路大渡河段(K92+332~+700)左侧路基塌岸防护勘察、科研与设计过程,介绍了西南山区库区段路基塌岸防护处治思路和采用的防护技术,提供了塌岸处治实例,总结了库岸再造预测方法、参数取值与防护技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成昆铁路北段为例,分析深堑高堤路基病害的形成原因,并概括为重力崩塌类和亲水性饱水坍垮类两种形成机制,论述路基病害防治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叶世斌 《路基工程》2007,(4):147-149
分析了水库坍岸发生机理,介绍了影响水库坍岸滑坡的主要因素与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位于水库地段桥位滑坡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光辉 《路基工程》2007,(4):172-174
武隆滑坡系受河流、地下水作用以及岩性、构造制约,在持续降雨、洪水、坍岸、动水压力变化等条件下,岸坡发生滑动而形成的岩质、深层、牵引式、顺层为主的大型古滑坡,危害严重,应予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许多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对水库坍岸进行准确预测,将为整个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各种坍岸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对某靠近水库岸边公路段裂缝和沉陷事故的处理,介绍了采用锚杆、抗滑桩与灌浆相结合措施对水库岸坡及临岸坡高填方路段公路路基的沉陷、裂缝的综合加固治理。为类似事故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米军 《路基工程》2011,(6):87-90
为研究京沪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在凤阳试验段DK854+680和DK854+740工点开展旁压试验,探求路基下深厚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旁压试验表明,凤阳老粘土基本承载力为429.06~437.89MPa,旁压模量Em为21.50~23.65MPa。对比该段土层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以及旁压试验的结果,说明室内土工试验得到的压缩模量偏小,试验数据不合理;旁压试验和静力触探数据较为一致,数据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重载铁路泥岩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永驰 《路基工程》2014,(1):121-124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铁路工程为例,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DK16+559断面的分析模型。计算模拟出列车以一定的速度移动过程中产生的竖向动荷载,将模拟出的列车荷载施加在路基路面上,得到路基沉降分布。结果表明:列车行驶速度在60 km/h时,路基最大沉降量为4.74×10-3 m,发生在路基表面,沉降沿竖向和水平方向逐渐减小,在深度为7.5 m处沉降趋于零;在相同行驶速度下,沉降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逐渐增大,路基土体沉降的均值基本没有增大,但是变化幅值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李志清  职常应 《隧道建设》2007,27(2):83-84,92
温福铁路DK239+910~DK240+315软土层厚6~10m,采用CFG桩进行加固。介绍了CFG桩的工作垫层、分区与编号、桩顶标高的确定、振动沉管桩机械施工CFG桩的施工工艺、检验方法及标准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地基会造成铁路路基大幅沉降,甚至严重影响路基的安全和使用,必须采取可靠的地基处理措施。结合大西铁路客运专线DK551+230~+850段路基施工,介绍柱锤冲扩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用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柱锤冲扩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很好,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找出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和特点,提出相应的施工对策。以京石线DK278+824~DK279+389里程段明挖施工的不等高三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跨高不相等的特殊结构形式,分析其受力情况,指出该段不等高三连拱隧道衬砌变形的原因及特点。结果发现:高跨隧道混凝土衬砌受到覆土压力及侧向土压力的扭转,衬砌有逆时针整体转动的趋势,隧道底部通过换填片石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衬砌的竖向位移。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证实了该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依托上海至南通铁路DK84+420,DK85+900工点的建设,基于灰色理论,建立GM(1,1)灰色模型,分别采用等时矩和不等时矩观测方式,预测了两工点沉降趋势和最终沉降量。研究结果表明:沉降周期三个月内实测数据与预测数据相比,相对误差为4%左右,证明灰色GM(1,1)模型在软土沉降预测上可行;根据实测资料可构建灰色模型时间相应序列方程,预测出断面总沉降值,检验沉降值及沉降速度是否符合规范;同时可构建沉降预测方程,数值模拟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胶新铁路软弱土路基沉降规律与变形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土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等特点,在上部荷载长期作用下,必将产生一定的沉降,甚至发生于运营阶段,对铁路的运营质量造成危害。该文基于铁道部项目-胶新铁路路基沉降监测和预测研究,对不同的试验段进行了长达两年的监测,以给出规律性的结论。首先该文介绍了软弱土路基沉降及预测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的试验段DK300进行了介绍;然后该文详细分析了该段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各断面在通车前后的累积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最后该文对软弱土路基沉降变形预测进行了详细研究,运用了组合预测方法,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广明  崔小鹏 《隧道建设》2013,33(11):956-959
杨家坝隧道在DK376+238~+306段以浅埋方式穿越了燕里沟泥石流沟,为了避免隧道暗挖出现拱部坍塌冒顶、突泥突水等安全事故,克服明挖深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采用拱顶明挖、下部暗作、基底加固的方法施工,成功地解决了采用暗挖和明挖施工方法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解决了基底承载力不足的难题,为隧道穿越浅埋泥石流沟做了成功的尝试,探索了软弱围岩浅埋隧道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明挖隧道基坑DK798+360-DK798+750的现场施工监测结果,提出了施工监测优化思路:里程段DK798+360-DK798+700监测断面设计间距可进行优化(建议值为100 m),且无需布设地下水位监测孔,在暴雨季节只需做好地表水排水措施即可;里程段DK798+700-DK798+750应为重点监测区域,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铁路全封闭、立交化的推进,大量既有铁路通过箱涵顶进施工实施平改立工程,在保证既有铁路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注浆加固预支护技术成为箱涵顶进安全施工的保证。在对大跨度、高净空箱涵立交桥进行注浆预加固支护,施工中采用水泥-水玻璃注浆和施工工艺,确保了顺利穿越京包铁路,路基无溜塌、滑移等现象,使铁路正常运营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