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新建高速铁路聚脲防护层冬季大面积脱落的问题,采用静态应变试验,从热应力角度出发,对于新建高速铁路所采用的环氧类基材处理剂,测试了常温、低温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应变,探讨环氧类基材处理剂对聚脲防护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0℃下,环氧体系具有较小的主应变,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于聚脲附着力影响可以忽略;而在低温-20℃下,环氧体系具有较大的主应变,且主应力方向ψ在-45°与45°之间不断往复,由此产生的应力对于聚脲涂层与环氧类基材处理剂之间的附着力影响大,从而导致聚脲涂层大面积脱落。  相似文献   

2.
朱立  吕平  黄微波 《铁道建筑》2012,(4):132-134
本文采用静态应变方法,研究铁路工程应用的聚氨酯类基材处理剂(QTECH-112)在常温、低温和边界约束条件下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0℃,QTECH-112具有较小的主应变,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于聚脲附着力影响可以忽略;而在低温20℃,QTECH-112在8 h内,拉伸应变缓慢从100×10-6上升到250×10-6,且最大主应变方向维持在-45°左右,这是因为QTECH-112作为一种弹性材料,低温引起的热应力被应力松弛所消耗,从而避免了低温引起的巨大热应力。  相似文献   

3.
测试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基层处理底涂、搭接剂的性能,研究喷涂聚脲防水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拉伸性能良好,适宜作为防水材料使用。底涂和搭接剂的性能影响防水层效果,应优先选择环氧类底涂,层间搭接施工时应选择能使层间充分浸润、不在防水膜表面留下明显结块痕迹的搭接剂。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冬季低温下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及北方地区人工湿地工程现场调研,分析研究低温对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等去污影响,总结人工湿地低温下运行的有效技术措施以及相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
喷涂聚脲作为一种防水保护涂层,具有快速固化、安全环保、施工周期短、耐腐蚀、耐磨、耐久性性能优异等显著特点,通过现场喷涂工艺使其在桥面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不透水层。通过工程实践,对聚脲防水材料特点、性能、技术条件、施工工艺等进行总结和详细介绍,阐述了聚脲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聚脲防水涂料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脲弹性体技术是国外近10年来,继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粉末涂料等低(无)污染涂装技术之后,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施工技术,是结构防水技术的最新发展,以其环保、耐各种化学腐蚀、高强、耐磨、柔韧性、热稳定性能好,与混凝土附着力强等优越性能在国际上受到推崇和使用。在我国,该类新材料新技术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桥面防水中首次应用即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能。简要介绍聚脲弹性体的性能特点、聚脲防水涂料在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施工工艺,总结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安铁路枢纽北环线三郎村渭河特大桥砼箱梁冬季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低温条件下现场预制砼箱梁的配制、原材料控制及蒸汽养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铁路车站雨棚钢立柱防火涂料出现劣化脱落病害,引起广泛关注。对此,为分析雨棚钢立柱防火涂料掉块、脱落问题,对现场取样的防火涂料掉块进行面漆附着力、燃烧实验及微观分析,并对现场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某些雨棚钢立柱使用的厚型防火涂料本身存在着附着力不足的缺点,容易在自然环境下劣化;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及雨水、日照等外部因素均会引起涂料脱落;基材表面锈蚀及作业面处理不完全,也是防火涂料涂装体系脱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工业固废固化剂稳定土工程适用性,对比分析工业固废固化剂稳定土和水泥稳定土施工耐候性及耐久性,通过延迟成型和环境控制箱模拟现场不利施工环境,测试不同条件下2种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并对比2种稳定土的干缩、温缩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延迟成型相比,工业固废固化剂稳定土强度延迟成型24 h内时,强度均增加,仍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水泥稳定土延迟成型8 h时,强度不满足工程应用要求。10℃以上养生或经受冻融循环前,稳定土正常养生4 d以上时,2种稳定土强度可满足要求。与水泥稳定土相比,工业固废固化剂稳定土低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10%~20%;30 d龄期时干缩系数降低约16%;0~40℃范围内平均温缩系数降低约30%;0.5和0.6应力比时,不同保证率下稳定土疲劳寿命提高10%~20%。  相似文献   

10.
以太真隧道工程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技术,针对隧道进洞施工过程中的边仰坡滑塌机理、处治措施以及二次进洞技术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地层条件下,强降雨是诱发依托工程边仰坡滑塌的主要原因。雨水下渗弱化岩土体强度,在隧道进洞施工扰动下,形成贯通性塑性带,进而导致山体大范围坍塌。综合考虑滑塌体本身的稳定性以及隧道再次进洞施工的扰动影响,系统性地提出边仰坡处治以及隧道二次进洞方案,包括:适度清除坍塌体、局部刷方减重+抗滑桩、锚索(杆)加固以及反压回填的边仰坡防护措施;基坑明洞法穿越坍塌体、浅埋暗挖法(加强支护结构和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穿越塌方影响段的隧道二次进洞施工技术。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均表明,经综合处治后的边仰坡在隧道二次进洞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上述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水泥改良土击实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存林 《中国铁路》2007,(11):20-23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是在湿陷性黄土上修筑的300km/h的第一条客运专线,主要采用水泥改良土填筑。通过分析各国水泥改良土击实标准和方法,认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可以借鉴,并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水泥改良土的路基填筑施工,对最大击实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延迟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在国内外水泥改良土延迟时间的分析与研究中,通过进行水泥改良土的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了解水泥改良土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在施工中根据不同水泥改良土的延迟时间控制现场施工过程。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现场质量控制取延迟3~5h的击实干密度能够保证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石灰(水泥)改良土技术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灰(水泥)改良土改良机制的总结,结合在改良土质量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从理论、试验检测和施工控制3个方面对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检测施工中所遇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协调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的时间关系,确定比较合理而且稳定的最大干密度标准值。并举例说明现场处理该问题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低温焊接是我国北方钢桥桥梁施工不可回避的课题,为解决钢结构冬季低温焊接技术难题,本文针对鸭绿江某大桥钢箱梁采用的Q345E钢,设计制作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试板,通过对试板焊接接头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拉伸、硬度、低温冲击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出合理的焊接工艺措施,以保证钢箱梁的低温焊接质量。研究结论:(1)试验结果表明焊接试板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2)在试验基础上研究了低温环境条件下焊接的合理保温措施、预热方案和适宜的焊接工艺,提出了实桥钢箱梁节段拼接低温焊接措施,并成功的运用于该桥钢箱梁的现场焊接中,使得焊缝的合格率达到100%;(3)该研究成果有效地保证了鸭绿江某大桥钢箱梁的低温焊接质量,可为北方广大地区全天候焊接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铁S9号线一节点控制性连续梁桥处在软弱地基和中风化凝灰岩两种极端差异地质条件下,上跨S243省道、下穿220kV高压线,且施工期处于冬季低温季节,施工环境极为复杂.针对该悬臂浇筑连续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通过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关键施工技术,包括新型的0#块支架体系以及挂篮防护蒸养一体化系统,搭配以空间需求较小的三角挂篮及平头塔吊,顺利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以及狭小作业空间情况下,挂篮跨路安全防护以及冬季蒸养等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5.
桥梁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后期运营的安全一直受人们关注,而桥梁施工监控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桥梁结构受力及运营安全性.基于自适应施工控制体系和有限元模型,以某下承式单肋拱桥(35m+ 130m +35m)为工程背景,研究施工过程的参数敏感性,探明其力学行为的特点;并基于现场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研究差值原因和自适应施工体系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欧系泥水双仓式盾构机在基岩凸起、海底塌方的上软下硬地层中实施衡盾泥泥膜护壁辅助带压开仓工艺,克服了海水环境下改性黏土类材料性能不稳定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衡盾泥成膜及闭气机理,量化压力分级及稳压时间等指标,确保衡盾泥辅助带压开仓闭气效果;现场施工解决了衡盾泥在泥水双仓盾构机中浆气置换困难问题。该工艺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类矩形盾构法因其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空间利用率高等优势,已在宁波轨道交通中多次应用。该施工方法在出入段线的施工中效果尤为显著。依托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东钱湖车辆段出入段线施工项目,提出了超浅覆土工况下类矩形盾构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方案。对原设计方案及2个施工优化方案进行对比,方案二(417 m类矩形盾构掘进+其余区段明挖)在技术性及经济性上均具有显著优势。为了确保方案二的盾构施工安全及隧道永久抗浮,采取了抗浮板技术。现场施工监测数据表明:抗浮板在超浅覆土工况下类矩形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抗浮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延延高速陕晋交界的黄河特大桥墩高141 m,是陕西省跨黄河连续刚构桥的第一高墩,桥址在黄土高原地区,冬季黄河河道气温在-20℃以下。通过介绍对采用液压爬模的薄壁空心高墩进行蒸汽养护的现场具体实施过程,论述了耐久性C50混凝土的冻害、一些抗冻要求以及防冻害措施,介绍了混凝土运输、拌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现场蒸汽养护的施工工艺,使C50耐久性砼在低温下快速达到设计强度,确保施工质量,又能满足施工工期需要,为其他相类似的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某暗挖地铁车站的工程实际,对车站下半断面的开挖方案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二维地层-结构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提出车站下半断面开挖方案,并针对风险较大的施工步序提出了应急动态处理开挖方案;根据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在下半断面开挖过程中车站处于稳定状态;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类似工程的暗挖车站下半断面采用此开挖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铁路路基采用了水泥和石灰改良湿陷性黄土填筑,在填筑工艺性试验中出现了部分水泥改良土压实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其力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本文特针对此现象找出问题所在。研究结果:造成压实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改良土压实度最大击实干密度的选择存在问题,作者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水泥改良黄土最大击实干密度存在时效性,随着水泥掺人的时间间隔不同,最大干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认为选择4 h的最大击实干密度符合施工实际情况,检测的压实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