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跨径钢桥面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钢箱梁桥面铺装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征,提出使用环氧沥青混合料,以提高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低温抗弯拉变形能力和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稳定度,低温抗弯拉强度,高温稳定性能和疲劳强度等试验研究,综合论证和评叙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桥面铺装性能,研究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作为钢桥面铺装材料,较其它沥青材料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约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而掺加0.3%聚丙烯腈纤维可以使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以Baley method[5]为基础的多级嵌挤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级嵌挤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4.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以及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约提高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以及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约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6.
多级嵌挤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以Baley method为基础的多级嵌挤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级嵌挤型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桥面铺装是大跨径桥梁的关键技术之一,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层以其强度高、刚度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好、抗疲劳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大跨径钢桥面铺装。结合虎门大桥应用TAF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钢桥面铺装的工程实际,总结了TAF环氧沥青混合料在虎门大桥钢桥面铺装中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8.
钢桥面铺装由于受高温重载等恶劣条件的影响,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坑槽病害。为实现钢桥面铺装坑槽病害的高质量快速修复,文中研发了一种高性能铺装修复材料,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施工和易性、强度特征、路用性能,以及复合结构耐久性等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韧树脂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高韧树脂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路用性能。此外,高韧树脂混合料高温养生24h后的强度分别是同养生期内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和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的4.2倍和1.4倍,快速开放交通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芜铜长江公路大桥的引桥桥面铺装工程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改性剂对关键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性能和疲劳性能等改善明显,低温抗裂性满足技术要求,可应用于工程实践;掺加WT-I的沥青混合料,其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优于掺加WT-II的沥青混合料,而后者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出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的新型桥面铺装材料,利用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作为沥青的改性剂,改善沥青铺装材料的路用性能。通过劈裂试验、弯拉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弯曲疲劳试验、耐油腐蚀试验等,对UPR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测试,并将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UPR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虽然与环氧沥青混合料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其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均优于环氧沥青混合料,并具有良好的耐油腐蚀性,此外价格只有环氧沥青混合料的6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膨胀石墨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及低温下的路用性能,本次试验进行了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包括试件成型、矿料级配设计与最佳石油比选择,确定试验试件,进而进行高温及低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级配下,由于膨胀石墨的加入,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要大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采用间接拉伸试验测试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发现在低温条件下,负载型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大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但变形量略小,劲度模量偏大,具有"强而脆"的特质,因此不建议在低温高寒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分别从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抗水损和力学性能方面研究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岩沥青对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以高温性能提升的幅度最大,可以通过掺加岩沥青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在掺量为混合料的4%时,掺有岩沥青的混合料各方面的性能最优,其性能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当,建议在工程中采用掺量为4%的岩沥青来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超薄磨耗层的可行性,采用公称最大粒径4. 75mm的集料设计制备了一种空隙率大于20%的透水沥青混合料。利用车辙、低温弯曲小梁、冻融劈裂、摆式摩擦、手工铺砂法、以及渗水试验对小粒径大孔隙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摩擦以及透水等路用性能与表面特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的60℃动稳定度为8201次/mm,-10℃极限弯曲应变为2896με,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84. 62%,BPN摆值为69,构造深度为0. 71mm,渗水系数为6857mL/min。研究表明小粒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排水性能显著,与OGFC-13的路用性能对比分析后,小粒径沥青混合料可以考虑作为超薄磨耗层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丛培良  陈拴发  陈华鑫 《公路》2012,(10):167-171
采用体积设计方法,研究了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和成型前后养护时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体积设计方法设计的环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多,空隙率小,保证了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渗性能。环氧沥青混合料成型前后养护时间影响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成型前经过养护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成型后初始稳定度和劈裂强度比成型前未经过养护的高;但成型前经过养护试件的最终稳定度和劈裂强度低于成型前未经过养护的试件。而且,环氧沥青混合料在60℃养护7d后,已经具有良好的抗水损害性能和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探究SBR-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BS、SBR复合改性剂的掺入能有效提高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当SBS掺量为3%、SBR掺量为3.5%时,混合料28 d的残留稳定度达85.3%,劈裂强度比也均达到93.6%,动稳定度超过10 000次/mm,弯拉应变达到3 500με。  相似文献   

16.
《中外公路》2021,41(3):304-309
随着车流量与车辆荷载的不断增大,道路工程建设中对道路材料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除了普通改性沥青外,人们开始关注非沥青材料在路面材料中的应用。其中,聚氨酯材料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车辙试验、抗滑试验与四点小梁弯曲试验对比了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与5种不同配比的聚氨酯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含有合适比例异氰酸酯的聚氨酯混合料的抗松散、低温抗裂、抗水损、抗车辙及抗滑性能均优于传统沥青混合料,更适合于高温重载交通路面。异氰酸酯比例较高的聚氨酯混合料的抗剥落性能、强度与抗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掺加PR PLASTS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PR PLASTS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PR PLASTS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坏性能,尤其是其高温抗车辙能力得到提高,掺量为0.2%和0.4%时改善幅度较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无明显改善,当PRPLASTS完全溶解于沥青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很高,但其低温性能较差;高温下PR PLASTS颗粒发生物理变形,冷却后在集料骨架内搭桥牵制集料颗粒的移动,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研发的新型冷拌环氧改性合成沥青快速修补材料进行了性能试验评价,通过拉伸试验确定材料最佳比例,进行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车辙、小梁弯曲、水稳定性、耐油污性能等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并与应用较广泛的日本 TAF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研发的新型快速修补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钢桥面铺装维修和高性能路面铺装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道路与轨道平交口水泥混凝土铺装产生的破碎开裂及行车振动大等缺陷,设计一种AC-13型纤维环氧沥青混合料,并采用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冲击试验分析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AC-13型纤维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5.2%;纤维显著提高了普通沥青混合料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与冲击功;纤维环氧沥青混凝土可应用于城市道路与电车轨道平交口铺装。  相似文献   

20.
刘向东 《中外公路》2019,39(2):255-259
基于橡胶改性沥青理论,利用微波对废胶粉进行处理,探究了微波活化时间对胶粉的影响、活化废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对基质沥青、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弹性恢复能力、高温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微波活化改性胶粉沥青的低温延展性、相容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弹性恢复能力更好,微波活化胶粉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为1.5℃,弹性恢复率为72%;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于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能力均得到改善;就集料级配而言,间断级配AR-AC13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优于连续级配AR-AC13,抗水损害能力与连续级配AR-AC13相当。微波活化废胶粉有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