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设计层面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水毁发生的原因及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计方法和流程,设计了排水GIS的系统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方法建立了路域数字地形模型、水文数据模型,实现了对路域空间数据和水文数据的有效管理。研究了路域水文建模算法,建立了路域水文空间分析模型。结合依托项目,对基于GIS的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布设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排水设施进行了水力仿真与评估。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山区高速公路排水GIS建模与仿真,可进行排水设施的综合布设及适应性评估,实现了排水设计的自动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速公路沿路景观设计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园林设计,文章对高速公路景观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研究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高速公路沿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广州城郊公路景观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总体规划、设计手法、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方面分析了目前广州城郊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州公路系统的特点和公路景观的动态空间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对策研究,以作为完善和发展广州城郊公路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依据,将公路景观设计与行人审美心理和动态视觉的特点结合起来,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评价测醴(浏阳-醴陵)高速公路景观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路域环境景观资源、美学和生态3个方面共24个评价指标,并将粗糙集理论应用于高速公路景观质量评价;为准确计算影响浏醴高速公路景观质量指数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利用指标约简原理,筛选去除冗余指标后剩余指标15个,然后应用属性重要度分配权重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浏醴高速公路三大景观序列分区的景观质量指数,进而对其景观质量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出适宜的绿化设计方法,文中从景观效果和洞口亮度两个方面考虑,提出隧道洞口绿化设计流程,并对隧道洞口边坡、仰坡、洞口前区的绿化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绿化的模式和工程建议,推荐了西南地区隧道绿化的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6.
公路路域景观美学感知是营造高质量公路景观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公路使用者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公路路域景观组成的美学感知状况.研究发现: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人工设施特色性、公路与人工设施距离、人工设施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路域植被盖度、景观质地、路域水体大小、路域植被种类、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天象特征和公路在视域内显著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评价模型中仅考虑路域植被类型与景观完整性两个自变量.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点有助于公路景观设计和决策的路域景观美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公路景观与绿化、路线选线相协调等方面探讨了公路路域景观综合设计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云  李海峰  崔鹏  吴浩 《公路》2006,(5):153-158
遵循四川“川主寺~九寨沟”旅游公路(川九路)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并继续深化,即在深入分析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组成要素与人文景观组成要素及各自特征基础上,提出景观特色带、景观过渡带、景观特色点的景观规划概念,并在各带内依据客观景观要素组成及特征重点突出各带美学设计特征,包括景观变化性、独特性、自然性、整体性、娱乐性、历史文化性和生动性等,要求景观特色带内至少要突出一种美学设计特征,而在景观过渡带内只要公路与周围景观协调即可。景观特色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视觉兴奋或审美娱乐功能,而景观过渡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休息与放松作用。应用该景观规划理念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映日路)进行景观规划,共划分出15个景观特色带、5个景观过渡带及16个景观特色点,为该旅游公路景观规划及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信南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评价方法与群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南高速公路边坡群落适应性差,生产力低下,景观效果不佳的问题,对公路边坡景观予以综合评价,用以指导该区域路域边坡界面的建设。采用聚类分析法,依据不同边坡的土壤养分将信南高速公路的边坡划分为A全风化岩+生土,B填砂边坡与风化岩,C亚黏土3类立地;再借助AHP法对3类立地,共计32个样方进行综合评价,从景观效果、生态效益与土壤养分3个方面建立评价模型并确定权重系数,进而对不同群落的边坡景观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1类立地中的优势群落为紫穗槐+构树+高羊茅+紫花苜蓿;第2类立地中的优势群落为紫穗槐+构树+高羊茅+黑麦草与紫穗槐+黑麦草+小叶扶芳藤;第3类立地中的优势群落为紫穗槐+石竹+高羊茅(或黑麦草)+金鸡菊或小叶扶芳藤+石竹+黑麦草+高羊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路设计理念的转变,互通式立交景观绿化设计思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场地分析、植物配植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互通式立交景观与自然景观如何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公路建设应满足"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主要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本文从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入手,分析了公路景观元素和景观造型,并对如何进行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形态设计、景观色彩设计和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探求合理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吉(林)-延(吉)高速公路穿越长白山东部山区,沿线景观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为将吉延高速公路建设成吉林省第一条"安全路、生态路、景观路、旅游路",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深入分析沿线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土地使用类型等环境特征,通过总结、提炼将全线规划为老爷岭、拉法山、红叶谷、白桦林等9大景观段,并按照景观段落特点具体设计,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与自然景观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凯雷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路域环境背景的特色性分析,确定了"串联山水生态,印象民族风情"的景观设计主题,以地域文化为内涵进行设计,通过对收费站、观景台等公路景观节点采用简洁、去园林化的设计手法,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路景观,探索了生态旅游公路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的思路与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新区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区桥梁群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与新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同时进行。桥梁群景观应结合区域规划、交通功能、人文景观等,从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主体结构景观设计、桥上附属景观设计等方面考虑。以雄安新区容东某片区为项目背景,介绍了新区桥梁群景观规划设计主要考虑因素、主要规划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实施路径的实现,总结和探讨了城市新区桥梁群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人文景观在公路景观体系中的定位,一直都倍受公路景观设计者关注。论文依托雅泸高速公路景观规划,总结出景观空间划分、人文景观定位、地域文化提炼三大人文景观塑造原则。并据此对公路人文景观建设方法与手段进行探索,即坚持"创作"设计理念,体现公路的文化承载性特点,充分发挥景观的服务功能和美化功能,以实现公路人文景观不可替代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系列桥梁景观规设计步骤,提出系列桥梁景观规划设计的"面-线-点"法,根据桥梁在景观环境中的重要性,将桥梁划分为"景观面桥梁"、"景观线桥梁"和"景观点桥梁"等不同景观等级,再考虑环境协调性和桥梁景观CI体系,进行单体桥梁的景观设计.最后结合江海产业园系列桥梁的景观规划设计,详细说明桥梁景观规划设计"面-线-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问题也越发重要。本论文基于道路景观美学原理,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概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实际项目总结了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速公路的线性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防治视觉污染3个方面对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实例分析,总结了提高高速公路景观安全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贵州省仁赤高速公路进行景观营造,在分析地域环境特征、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总体景观规划,提出路侧、中分带、互通式立交、隧道等区域的绿化模式,并通过收集和提取文化元素,提出适宜的文化载体及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沿线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保护综合技术研究",在公路路线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防护工程和附属工程等5个方面共选取22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并在大量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确定各个指标的等级标准,以此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方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以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高速公路发展阶段划分指标体系,分别从路网规模、路网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3个角度对中国各省高速公路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提出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综合密度、α指数、β指数等9项指标,以2010年30个区域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钱纳里工业化发展理论、国土系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指标进行计算、调整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高速公路发展阶段可划分为成熟、完善、发展、起步等4类区域,各省高速公路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按照从东部到西部逐级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