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大空隙率能够快速排除路表积水,提高路面雨天行车安全性。根据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雨水入渗及其排水机理,认为其渗流过程与土壤相似,能够适用于变水头测试仪器。通过现场实体道路14个月的渗水衰变规律测试,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性能与时间的衰变规律。结合日本排水性路面铺装技术,提出了国内评价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能力的指标为:通车一年后渗水系数不低于600 ml/15 s。根据室内渗水试验,提出了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渗水系数与路面空隙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因离析、荷载、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密实性不均一以及渗水性能表面差异性,为了改变目前渗水仪检测效率低、代表性差等现状,能够快速、多剖面对其渗水性能进行检测评价。首先,通过试验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温度及其差异度与其渗水性能的相关性;同时,优选了路表温度差异度的最佳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路表温度差异度与渗水性能相关系数达到0.974 7,与传统渗水仪的渗水系数相关性达0.827 2,建立了通过红外识别路表温度差异度来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性能的方法和相应评价标准。另外,开发了连续测速达100km/h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性红外检测仪,与传统渗水仪相比,检测范围由点变面,效率提高80倍,费用节约58%,并与处治透水的雾封层技术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沥青路面压实度、现场空隙率和渗水系数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现场空隙率对渗水系数的影响,在满足路面渗水系数要求范围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同室内设计空隙率范围时应采用的相应压实度评价标准及路面现场空隙率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渗水系数测试试验对湖南省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渗水系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沥青路面不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渗水性能差异,提出了沥青混合料不同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检验用的建议指标.最后对路面结构层的透水性能的差异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沥青路面各面层的渗水性表现出很大的变异性;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类型更易渗水;粗粒式沥青混合料掺入抗车辙剂其渗水性能会有所降低;渗水系数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施工质量变异性造成了渗水系数沿路面横向的分布表现为超车道大于行车道.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检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提出一种采用路面表面温差评价路面渗水系数的新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渗水系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渗水系数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相同照射条件下的失水质量、失水率和表面温差;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饱水后沥青路面表面温度随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季节对表面温差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饱水后的试件通过室内模拟太阳辐射照射一段时间后,随着渗水程度的增加表面温差逐渐增大,最大温差值达5.7℃;太阳辐射强度与路面表面温差直接相关,最佳评价时段为9:00~14:00;夏季路面表面温差最大,亦为最佳评价渗水系数季节。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借助路面智能检测车、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对道路路基与路面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结合路面钻芯试验确定路面典型病害的成因。针对现有路面评价指标不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的问题,提出路面面层评判关键指标——路面修补率,制定局部病害以及连续病害路段的处治方案,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旧路检测及改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对沥青路面渗水系数进行量测,分析人员、仪器、环境、操作方法等对测试的影响,然后按照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试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得到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评价方法进行介绍,结合高速公路检测案例,依据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结果,对路段进行路面透水性评价,确定检测路段透水区域的比例和位置,同时采用目前规范中的渗水检测方法对不同透水等级的路面进行验证,最终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建议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运营期排水路面渗水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基于现场检测结果,选用排水路面机能恢复车对堵塞最为严重的路段进行现场清洗,并对清洗前后路面渗水系数进行检测。研究表明,排水路面在运营期渗水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与行车道相比,应急车道衰减更显著,桥面应急车道衰减最为严重;排水路面机能恢复车现场清洗效果良好,可有效恢复路面排水性能,桥面应急车道严重堵塞处清洗3~4遍后,渗水系数可恢复到设计要求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的不足,惠清高速公路通过引入路面智慧监控咨询单位,采用无核密度仪、激光纹理仪、信息化监控技术、智能碾压监控系统、红外热像技术等开展原材料、施工过程、工后路面渗水状况及均匀性等快速无损的智慧监控技术应用,以保证路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表明:相比常规的点状、损坏检测,采用智慧监控技术,路面质量监控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广;该技术可全面、快速地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知沥青混合料试件表面温度同其透水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证明可以通过红外技术开发沥青路面透水性检测仪。然后开发出一种能够快速、连续检测沥青路面的红外测温仪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其检测速度可达100 km·h~(-1)。最后通过对已通车的不同沥青路面检测,并与规范中采用的渗水仪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制定出利用沥青路面透水性红外检测仪检测透水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荷载-渗流耦合作用下不同渗流形态对沥青路面结构各力学场量响应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在高水压沥青混合料渗透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碗形分布动荷载下Forchheimer非线性渗流和达西线性渗流时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各力学场量的变化。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水力梯度下渗流流速-水力梯度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特征,不再适用达西定律,而需应用Forchheimer非线性渗流定律描述。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种渗流形态时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各力学场量均随着车轮动荷载的作用过程表现出波动性,且孔隙水压力均随着半正弦波型荷载的变化而呈正相关关系;与达西渗流时计算结果相比,非线性渗流时上面层内正孔隙水压力的峰值高49%,沥青面层内水平方向的拉应力、压应力、拉应变的峰值分别高16%、105%、15%,且在路表产生竖向拉应力,孔隙水压力也远高于现场实测值;2种渗流形态时均在上基层底部产生竖向拉应力,在沥青路面内产生的剪应力差别很小。因此,在车轮动荷载作用下,饱水沥青路面内部形成超高孔隙水压力和高流速的非线性渗流,会产生比线性渗流更为严重的水损害,以往基于达西定律的饱水沥青路面动态响应分析低估了车轮动荷载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在地下电缆隧道运行过程中,快速识别和提取隧道管壁渗水特征,研究一种隧道渗水检测装备,利用红外热像仪拍摄隧道的轴径向红外热像图,并对拍摄得到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图像处理,进而得到隧道管壁渗水区域的渗水特征提取图像。最后以宁波市澄浪电缆隧道某段作为目标测试装备的实际使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检测装备可以有效地识别并拍摄隧道渗水区域的红外热像图,从红外热像图中提取出的隧道渗水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路面裂缝修复中改性聚氯氨酯与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通过疲劳试验与抗渗试验对两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聚氯氨酯与SBS改性沥青两种材料作为路面裂缝的补料均可满足路面的路用性能需求.改性聚氯氨酯材料在修复路面裂缝后的疲劳期相对于SBS改性沥青材料的要短,并且SBS改性沥青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更强.对于抗渗能力,两种材料的抗渗等级一致.改性聚氯氨酯材料的耐水压力与渗水压力相对于SBS改性沥青材料更大.  相似文献   

15.
何家张  白彦峰  何昌轩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73-175,181,M0019
以体积法设计母体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结合马歇尔、谢伦堡析漏和肯塔堡飞散试验确定混合料沥青用量。通过室内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实验段现场性能检测(抗滑性能试验、渗水性能试验)评价其综合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材料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渗水性,但其抗滑性能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臧振宇 《路基工程》2022,(2):157-161
依托某典型高速公路饱和沥青路面,建立移动荷载下路面系统计算模型,考察行车速度、渗透系数、排水边界、模量等因素对水力响应的影响,分析饱和沥青路面水力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车辆荷载加载和卸载过程中饱和沥青路面动孔压表现为增长和消散发展模式,产生挤压和泵吸作用,孔隙水渗流过程中对面层产生循环拖拽和冲刷作用,在沥青面层深度0.0...  相似文献   

17.
以某款商用汽车为对象,对汽车空调在整车车身中渗水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控制汽车空调渗水提出多种方案,并进行改进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避免了汽车空调在整车车身中渗水现象,提高了车内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了整车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渗水处理质量监理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损坏对沥青路面破坏的严重性进行探讨,分析了渗水处理方式的确定方法,并分类阐述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挖方段的渗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的排水效果,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降雨入渗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二维路面结构渗流分析模型,并采用AASHTO评价指标t50进行排水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没有内部排水系统的路面结构中雨水排出很慢,并会在基层与底基层中长时间滞留;带边缘排水系统的排水性基层路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