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改善高校出入口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状况,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对高校出入口无灯控路段高峰时段人行横道上行人过街延误进行研究。以吉林建筑大学西门前新城大街路段和吉林财经大学东北门前净月大街路段为例进行交通调查,对高峰时段不同交通量下行人过街延误进行理论计算,与观测统计的行人过街延误实际数据进行对比,行人过街平均延误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小。结果表明,城市道路无灯控路段的行人过街延误模型适用于高校出入口无灯控路段行人过街延误的计算。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提出高校出入口路段高峰时段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交通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行为的意义,分析行人过街过程及心理特征,总结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穿行速度特征、可接受间隙、违章行为及道路交通环境对行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对行人的违章心理进行论述,并提出减少行人违章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红灯期间行人违章过街现象,建立了具有迁移的SIR模型,对行人违章过街的传播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采集大连西安路人行横道处红灯期间行人违章数据,应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参数β和γ值进行估计,进而对建立的具有迁移性的SIR模型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得到违章过街人数的变化趋势,以此提出减少行人违章过街人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人行启动时间、行人过街速度等行人交通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人行交通特性。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行人过街违章的主要原因,得出设计不合理是行人过街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一系列缓解措施,为城市道路设计和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点,交通弱势群体的行人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行人在交叉口违反交通信号过街的行为,既是行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诱发交通混乱的重要因素。因而有必要找出行人违章过街的规律和原因,提出预防和纠正行人违章过街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博 《城市交通》2013,(4):52-57,51
当前由于行人过街设施选型不合理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首先揭示了在路段孤立设置人行横道的局限与风险。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针对几种过街设施对行人安全性和过街服务水平的影响展开讨论,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路面增设设施(如人行道路缘展宽、行人安全岛)能够帮助行人安全过街,提高行人过街服务水平,但没有为行人提供优先权;提供配套设施(如凸起斑马线、行人过街信号灯)对提高行人安全性效果最好,但是会增加机动车的延误;如果设置立体过街设施,应充分考虑人性化设计且限制违章过街。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感应控制二次过街系统中,道路两边以及安全岛按钮控制多为分开控制,没有相互协调,行人在安全岛等待时间过长易导致违章过街等问题。在一次过街感应控制算法基础上,结合二次过街相关理论、机动车与行人延误机理以及行人过街信号配时理论,提出"人行绿波"协调思路,对路段二次过街感应控制算法进行设计,并应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设计感应控制算法能有效地降低行人和机动车延误。  相似文献   

8.
针对按钮式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段,根据上下游交叉口车流到达人行横道的规律,通过调整上下游交叉口初始相位差,使在单位时间内人行横道处双向无车流间隔时间总和最大,进而在此基础上调整行人方向绿灯可启亮时刻,使得行人按下按钮后,行人方向绿灯启亮时段尽量多地落在无车流间隔中,在确保行人过街时长的前提下,减少行人过街对路段车流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关注行人过街设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人过街设施则是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中国重视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车辆交通,轻视步行交通,对行人交通研究不足,许多城市存在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这是导致行人违章穿越街道,造成交通混乱与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交通行为倾向下路段行人的过街特征,对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处过街行人的交通行为倾向展开问卷调查,得出不同年龄段过街行人的交通行为倾向。同时对过街行人进行视频拍摄调查和人工调查,以获取行人的过街时间、延误、速度、紧张度等数据。结合调查数据对行人过街的行为、速度、心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不同交通行为倾向对行人过街安全性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稳健型的过街行人安全性最高,其次是影响型、再次是思考型,最后是支配型。研究成果还可作为路段行人过街优化管控策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к���ź��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路段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信号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过街行人的安全性和路段机动车延误的大小. 本文从行人过街特性出发,通过对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与机动车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了行人过街相位时长的设置与行人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路段机动车平均延误最小为目标,以行人绿灯时长为变量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的优化算法. 最后通过算例,应用模型对信号设置进行了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信号经过优化配置后,不仅减少了机动车的延误,还延长了行人过街相位时长,提高了信号周期内行人过街的通行能力,使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系统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路段人行横道交通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我圆行人过街交通的分析,对适合我国混合交通情况下行人过街设施与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路段人行横道的位置、形式的确定方法以厦公交停靠站与人行横道的一体化设计等问题的分析,探索了行人过街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的最佳组合,提出了改善混合交通通行秩序的措施,建立了适用人行横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谊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谊模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违章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行人在交叉口违章过街规律,调查行人在信号控制交叉口过街违章率的影响因素。与以往单从行人自身属性研究违章过街不同,从交通状况、道路环境及过街设施分别进行考虑。通过对苏州市典型交叉口行人违章率的大量观测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检验确定行人过街违章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建立交叉口违章率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影响交叉口行人过街违章率的直接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重点违法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每年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对近十年来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各种重点违法行为的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驾龄、不同车型驾驶人的违法肇事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重点违法行为每年导致的交通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特别是超速行车导致死亡人数近年来大幅上升;同时,低驾龄驾驶员每年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4%,而大客车驾驶人因上述违法行为导致的死亡人数是小客车的5.2倍,大货车是小货车的2.9倍.  相似文献   

15.
We made an on-site investigation about pedestrian violation of traffic violation decis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 number of pedestrians in colony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pedestrian violation rose with the waiting time for simulating mixed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and used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data to validate the model.When traffic volume is light,the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ed values and the measured ones is 2.47%.When traffic volume is heavy,the error is 3.38%.  相似文献   

16.
孙世君  王驰  张颖 《城市交通》2007,5(4):91-96,98
交叉口是各种交通工具的交汇点,行人在交叉口的违章行为很突出,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找出行人违章的行为规律和原因,通过在交叉口观测,对违章行人进行访谈以及对特定对象进行调查问卷,了解行人违章的规律和心理原因,并分析了行人违章的心理活动过程.指出行人违章的主要原因是节约时间、交叉口设计不合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无人管理等,由于安全需要的优势地位被其他需要取代,客观环境又为行人违章提供了条件,在各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产生了违章行为.最后,结合行人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结论,提出加强安全教育,改善行人交通设施,加大对违章行人处罚力度三方面措施,减少和预防行人违章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道路交通条件对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的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调查,采集了20处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通行过程数据,在对logistic模型应用条件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概率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安全间距、车速、监控、车道数、行人数量和行人位置对让行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增设监控和行人中央驻足区可分别提高让行率为原来的3.700倍和4.339倍,当车道数大于4时,即使采取监控措施让行率仍将小于30%,应采用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8.
The phenomenon that pedestrians do not walk in the crosswalk during pedestrian green is defined as overflow violation, which is illegal but common. Broadly varying crossing positions at far-side cross-section may result in widely distributed conflict points with left-turning and right-turning vehicles, which may cause the occurrence of severe conflic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to estimate the overflow pedestrians’ crossing positions at the far-side cross-section of signalized crosswalk, which enable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pedestrian overflow violation behavior and finally facilitate their safety. After analysis, the intersection geometry and destination are determined as the critical factors causing pedestrians to overflow. And then, Weibull distribution is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stoch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overflow pedestrians’ crossing position distribution at the far-side cross-section. A crossing position distribution model which takes the crosswalk length, width and distance between crosswalk and destination into account is developed. The establish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observed pedestrian crossing positions with the estimated crossing positions. The valid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stablished model is capable of being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overflow pedestrians’ crossing positions at far-side cross-section. Based on the model, countermeasure for overflow violation can be put forward to prevent pedestrians from walking outside the crosswalk.  相似文献   

19.
道路的步行条件差是诱发行人违法,进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城市道路步行系统的设计与管理中,应当根据行人出行需要的特点,着力提高其行人通行能力、减少绕行距离、降低通行延误、改善步行舒适性和道路辨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