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生物炭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导电性优异、形貌易调控和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领域中.通过调控炭材料的多孔结构与形貌结构、杂原子掺杂、复合高电容量材料以及材料尺度纳米化等,可不断获得超级电容器综合性能优异的生物炭材料.文章首先阐述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及分类,再总结了不同生物质结构、元素特征和各种生物炭表征技术.在此基础上,从炭材料形貌、孔结构、石墨程度、表面官能团、元素掺杂和材料复合角度总结了生物炭材料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提升的优化手段.随后,详细介绍了0D、1D、2D、3D纳米生物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制备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生物炭电极材料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工程为项目背景,从内河航标失常角度出发,探寻其具体成因,包括船排碰撞、自然灾害、水位变化、恶劣天气与工况及人为破坏与盗窃等,由此提出适用于保障航标维护正常率的可行途径,创建多维度监控管理模式,以期推动航道航标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航标维护正常率是考核评定航标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内河航标失常的特点与原因,探讨了提高航标维护正常率的有效途径,提出采用多手段监控管理模式是提高航道航标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气体和液体介质货物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具有连续性强、运输量大、不产生空驶、全天候运行、可采用密闭式运输,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运输自动监控、漏失损耗小等特点,是一个国家能源生产和运输业比较发达的特征之一。管道运输可以输送油品(原油、成品油和液态烃)、天然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高效地对航道口门的航标外观进行远程监控,进行了“港口全域视频远程回传系统”的研究,为航标管理人员出海巡检以及应急处置故障提供了参考依据,达到港口区域远程监控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简要概述当今世界含碳能源制氢技术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煤直接气化制氢的技术工艺路线,分析了我国目前煤制氢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并对未来世界制氢方法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桂林航道管理局航道航标科 《西部交通科技》2013,(1):90-91
漓江的桂林至阳朔段航道长89.2km,是桂林市旅游的黄金水道,沿河两岸“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还有“深潭、险滩、流泉、飞瀑”佳景,河道蜿蜒曲折,流经喀斯特蜂林谷地之间,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酋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0.
面临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面对气源资源紧张众人担忧中的“气荒”“气贵”、面对中国石油与天然气供给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整个交通运输业似乎都在为“气”担心。我国的现有能源格局怎样?新能源资源、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何?天然气勘探开发对减少石油依赖及提高我国能源自给力有多大影响?这些问题亟待高手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介绍了汽车业改革及由此带来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节能减排及环保的重要性,分析了汽车能源革命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得出了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些高质量的服务的结论。此外,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的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的双重发展战略,并阐述了该战略的实施步骤及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纯电动汽车存在的制动能量耗损及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通过对行车能量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制动能量回收及储能策略,并利用ADVISOR软件建立整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仿真模型。选取UDDS城市道路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策略可以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和储存,对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管线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迁改,与阀门联箱配合使用,设计了一种带压开孔机.该设备采用轻质合金,主轴采用二级手动进给设计,中心钻刀刃上方设计有一段螺纹,将电机和法兰盘组合设计.文中设备质量轻,进给快速平稳,结构紧凑,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西江大风天气时常威胁着船舶的航行安全,易造成西江航运海难事故。文章介绍了西江大风天气的特征,分析了西江大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并提出建立天气预警系统和提高船舶防御能力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特种装备的购置及改造项目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畴,在审批环节中应进行节能审查。本文以科学考察船为例,基于分析科学考察船与其他类固定资产的不同,阐述了科学考察船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能源消费种类及能耗测算方法,并就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