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舒适性、施工速度、后期维护工作中有着显著优势,但在多雨地区,该路面水损坏普遍存在。文章以广西323国道主干线某段为实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水结构层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了介绍。该项目实施后,较好地解决了水损坏病害,显著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可为类似情况的地区提供必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路桥用APP防水卷材主要的材料性能,通过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防水机理的分析,结合已有路桥工程实践中应用的APP防水卷材经验,可知使用APP防水卷材,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防水和白加黑路面改造的反射裂缝治理与防水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交通载荷日益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鉴于此,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和影响路面使用的因素出发,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着重讨论了摊铺质量的控制方法,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工程为依托,采用AC-13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对比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与热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劈裂强度、抗剪强度、抗冲刷性能、耐腐蚀性能,研究了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性能。结果表明:温拌剂和阻燃剂对沥青混凝土的常规路用性能影响较小,两种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差别不大,但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比热拌沥青混凝土更耐油污腐蚀;高温和浸水会显著降低温拌阻燃沥青混凝土的劈裂强度和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期老化作用前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多循环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空隙率、沥青粘结料类型以及冻融循环次数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研究高温多雨条件下的路面水损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广西钟山至马江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石英砂岩和辉绿岩两种骨料的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分析,并对两种骨料用作SAC-13路面抗滑层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石英砂岩的水稳定性及其路用性能优于辉绿岩,可以用作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层材料。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要求较高,采用常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路面容易出现泛油、裂缝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改性沥青混凝土确定、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保证路面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在路面结构层中设置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损害问题,同时改善路面的使用环境,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结合具体公路施工实例,介绍了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探讨了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的施工工艺与要点,以期对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的路用价值,但新旧路面材料交接处因存在旧路面病害导致应力集中致使加铺层应力过大而产生反射裂缝。文章通过对广西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病害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并针对广西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特点,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研制出一种由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高粘弹填缝料。通过室内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能试验验证,该高粘弹填缝料满足裂缝修补要求,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的特点,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分别为提高压实标准、降低现场孔隙率、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优化混合料级配设计、优化路面内部排水系统、加强路面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通、养护管理,以期为同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桥面铺装层内应力应变分布及结构厚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各向同性的大挠度薄板建模,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桥面铺装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讨论,探讨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铺装层内部受力分布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度,粘结层模量对铺装层内部以及铺装层与粘结层界面的剪应力影响最为显著,桥面铺装设计厚度设计宜在10~12 cm,同时设置必要的防水粘结层。  相似文献   

12.
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材料类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的防水粘结层性能受到桥梁类型、荷载条件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而难于选择的问题,对各类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的使用条件和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结构性胶黏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工艺条件,据此制定了桥面铺装防水粘结材料的选择依据,并提出了一种性能较好的粘结剂典型配方。  相似文献   

13.
结合济南二环东路高架桥工程沥青路面的铺筑技术,研究了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技术性能及施工特点。结果表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弥补了传统沥青混合料的缺陷,使其使用性能更加全面,而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又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某一级公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调查与试验检测,分析了沥青加铺层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病害处理方案,可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技术,探讨在气候恶劣、建设条件复杂的桥区,进行大规模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施工工艺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16.
刘佳  韦奔 《西部交通科技》2012,(9):13-15,21
如何降低路面高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影响成为了近年来一个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多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热环境,提出多孔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温原理及方式。  相似文献   

17.
An ecologically-based 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atmospheric emissions of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a hot-mix asphalt pavements. The cumulative mass and ecological resource consumption values are lower for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but the median values of cumulative energy and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were lower for hot-mix asphalt. In addition, the use of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esults in a higher sensitivity for the ecological resource consumption of hot-mix asphalt compared to that of fly ash when use on the 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of continuously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The cumulative and industrial exergy consumption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increases in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and fly ash, and the use of low fuel transportation modes.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肇庆市国道G321线高要市小湘至封开涌口段路面大修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路段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案、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为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南宁-梧州二级公路路面大修改造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沥青加铺层的技术特性及作用机理,阐述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方法,并根据沥青混合料分形级配理论,探讨了粗集料用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了26.5 mm1、9 mm的粗集料用量的AC-20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于路面破损状况、路面透水性指标、路面车辙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