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顾了2016年车用发动机在效率提升、排放法规和排放控制技术方面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进展。首先,介绍车用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主要发展情况,然后总结了汽油机和柴油机为满足排放标准和温室气体法规而取得的主要进展。最后讨论了几种三效催化器的开发情况,结果显示,人们对低成本催化系统的重要性有了提高。最后总结了几家实验室在稀燃汽油机排放控制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车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之一。通过对车用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控制车用发动机有害污染物排放的实用技术 ,改进柴油机排放性能 ,以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l7691—2005)排放标准,以取代即将完成排放任务的老国家标准GBl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相似文献   

5.
从排放法规、发动机技术,以及氮氧化物(NOx)、颗粒、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控制等方面扼要回顾了柴油机排放控制的最新进展。排放法规正在继续向前推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能会提出2016—2022年拟收紧70%的轻型车车队平均排放标准。轻型车和重型车发动机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法规也都会收紧,这些法规对柴油机及其排...  相似文献   

6.
《车用发动机》2006,(6):57-57
deplo公司宣布,满足汽车NOx和PM排放法规要求的车用小型柴油机排气净化装置DEPRO-ECS(4H-1)适用的车型范围扩大了。该排气净化装置在新的五十铃erefu上的应用(发动机型号为4HG-1,输出功率104kW)已取得了日本国土交通部的认可,受到了各方面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5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Ⅳ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欧洲NOx排放限值20年来下降了81%;PM排放限值15年来下降了97%.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了国Ⅲ排放法规,2011年1月1日实施国Ⅳ排放法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包括中国重汽在内的一些主要生产企业已经完成对国Ⅳ发动机的研制及生产.  相似文献   

8.
重型发动机一般是安装在商用车上和城市大客车上,这种车辆由于外形尺寸较大,不能在试验室转鼓上进行排放测试,采用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排放试验。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压燃式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以及装用以天然气(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为燃料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及其点燃式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1 前言 柴油机具有高的热效率、低的油耗和CO2排放,在车用动力中占有的比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颗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成为柴油机排放物中的主要有害物质.针对重型柴油车国Ⅳ和国Ⅴ排放法规,从机内降低PM排放、而从机外转化NOx排放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降低柴油机NOx排放最有效的后处理技术之一,采用SCR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在满足严格排放法规的同时,仍具有较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目前研究开发中的柴油机NOx后处理方法中,以尿素水溶液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Urea-SCR)最为成熟,它能在柴油机排气富O2且流量、温度和组分多变的反应环境下有效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汽车排放法规不断升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际上某些公司已针对欧Ⅳ排放法规开发了一种整体式发动机和排气后处理系统,文章叙述了针对欧Ⅳ排放要求的某型号发动机排气后处理技术,详细论述了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排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结构及其技术要求,从而呈现了欧Ⅳ与欧Ⅲ发动机的主要技术差异,及其发动机尾气处理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对车用发动机排放的控制,并就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方法、国内车用发动机排放的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MAN公司在量产的D26商用车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了1款单位功率质量较小且省油的紧凑型船用发动机——新款D2676发动机。该发动机不仅符合当前的排放标准,也为满足未来排放法规做好了准备。MAN公司有针对性地采用车用发动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以可接受的成本开发了经全面验证的船用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频域加速理论的SCR耐久性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机动车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根据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分别要求在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和2012年1月1日达到相当于欧洲Ⅲ、Ⅳ、Ⅴ阶段的中国Ⅲ、Ⅳ、Ⅴ阶段排放标准。北京在2008年7月1日起轻型汽油车以及公交、邮政和环卫车需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发动机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大大推动了发动机技术的发展.2009年欧洲车用发动机已开始实行欧Ⅴ排放法规,欧Ⅴ排放法规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北京市环保局为保证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计划在2012年实施国Ⅴ机动车排放标准来减少机动车排放对北京大气的污染.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对全市三项污染物总排放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0%、90%和50%以上.而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幅度在10%以上,目前已经达到了390多万辆,如何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成为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洪电  陈坤  程涛 《摩托车技术》2013,(11):45-52
面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严峻的空气污染状况,正在积极制定、颁布更加严厉的小型发动机排放法规和标准。目前,怠速空气控制阀(IACV)与电子燃油喷射(EFI)组合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发动机汽车市场的尾气排放中,这种组合同样也被认为是有助于降低小型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秀敏  杨世春  高莹 《汽车工程》2002,24(5):445-450
从机内净化技术,机外净化技术和应用清洁燃料等方面讨论了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技术,对车用发动机分层充气预混合稀薄燃料(MPFI)、汽油机直喷燃烧(GDI)和均质混合压缩点火式燃烧(HCCI)等燃烧技术,选择催化还原剂(SCR)、NOx存储器还原催化系统(NSR)、等离子体辅助催化剂等新的稀燃NOx催化剂和微粒处理系统,通过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不断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7.
1国内外标准 2012年8月2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召开了关于修订GB 19147-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的会议,通过对国内车用柴油质量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国内的生产情况和已有的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欧盟标准制订新的《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自2000年开始,国外在车用柴油质量升级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降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这是由于随着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需要采用先进的汽车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装置,而这些措施的实施对燃料中的硫含量非常敏感,需要大幅度降低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才能保证这些先进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纵观欧洲车用柴油标准的发展可以看出,欧洲在实施不同阶段的汽车排放法规的同时,不断降低柴油中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13年汽车排放法规和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重要进展。介绍该领域排放法规的主要进展,包括美国建议收紧轻型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欧盟制定车辆实际行驶排放标准的情况。在应对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方面,中国和印度出现值得注意的转变。简要阐述了发动机燃油的发展状况。估计目前正处于石油稳定供应的初期阶段,这有可能使燃油价格保持稳定。轻型车和重型车的发动机技术促使发动机效率明显提高。回顾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满足现行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法规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证实或不久将证实,重型发动机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达到50%有效热效率。回顾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在内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进展,重点是低排气温度下的氮氧化物减排,以及各种部件的整合和控制。柴油机的颗粒减排技术正在围绕积灰特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一体化方面发展。直喷汽油机使用的颗粒捕集器正在快速发展,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捕集器的背压、点火特性和减排功能已与三效催化转化器的十分接近。氧化催化转化器的发展涉及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排气中碳氢化合物和CO较高时的低温减排性能,以及甲烷氧化问题。讨论汽油机气态排放物控制技术的主要进展,重点是发动机标定与排放控制系统的匹配,以及稀燃汽油机的排放控制。下半部分介绍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20.
拂晓 《运输车辆》2008,(7):30-30
2008年6月24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以2008年第25号公告形式,发布了3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部级)——HJ437-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技术要求》、HJ438-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和州439-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上述标准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