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淳 《珠江水运》2014,(16):1-1
<正>黄金流淌,锦绣河山。这一江水因此被生动地称为"黄金水道"。西江,她的水流蜿蜒过,因此倾诉婉约;她的涛浪澎湃过,因此书写豪迈。如诗西江,从如画的青山中走出来,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过广西,进入广东,在珠三角广阔的平原上奔腾入海。她流淌过的那一脉,像丝绸,商船往来,百业兴盛。丝绸之路,是中国人的自豪;海上丝绸之路,让两广百姓自豪之中还流露着浓浓的亲切感,像亲情一样。甜不甜?这江水自故乡来。答案是肯定的。民赖之为生,甜自在心头。西江经济带,如一夜春雨,润物无声,产业园区将是破土而出的嫩笋,蕴含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期待。《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得原则同意的批复,消息传来,像一声春雷——节气到了,惊蛰来了,西江要苏醒!勤劳的西江人编织着自己的生活:水生活、富生活、绿生活。  相似文献   

2.
近期,国内某修船厂修理了一艘轮船,在船舶修理合同中,既没有写明修船的周期,也没有注明修船的费用。结果,船舶修好了,船东以修船周期过长等理由,没有付清修船款。此事件导致该修船厂亏损上百万。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记者在这里隐去了这家修船厂的名称。但是,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亏损事件,却是真实的。诸如此类的修船厂亏损的事件不胜枚举。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船舶修理合同不规范。 合同不规范,自然容易产生各种漏洞和法律上的纠纷。“船舶修理非标准合同”几乎成了中国修船企业的“软肋”之一。 2004年8月19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标准船舶修理合同》(试行)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3.
母亲若莲     
江南七月,池塘莲花盛开,街头不时飘来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仿佛是莲花的世界。而对我来说,淡淡的莲花香里弥漫着难以言状的伤感,母亲于7月16日逝去,走完了她人生90年的生命之路。母亲姓李,名若莲。她的一生,人如其名。母亲出身在川西一个地主家庭,是家中的幺女。她的姐夫是国民党的少将,哥哥是国民党县党部书记(亦是1975年我国最后一批特赦人员之一)。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衣食无  相似文献   

4.
记者:田副总裁,您好。青岛港是个百年老港。近年来,更是迅速崛起,引人瞩目。但是,在我印象中,青岛港更多的是关起门来埋头苦干,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有一些神秘的感觉。这次,中国港口协会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青岛召开,我想借此机会对您进行一次采访,以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对  相似文献   

5.
官美辰 《机电兵船档案》2020,(2):I0001-I0001
庚子初,春节近,新冠疫情祸江城。医者逆行救苍生,不矜名,不计利。军民齐心,驰援楚地,四海一心现祥云。居家避疫,以拙词记之。瘟神庚子袭楚江,鸷狼噬,焰嚣张。龟蛇山下,哀鸿漫闾巷,汉水悠悠还漾漾,黎民惶,楚地殇。悬壶济世仁心扬,雷神筑,火神昌。军民戮力,诛瘟挺缨枪,待到清和荆挑香,霾散尽,志更昂。  相似文献   

6.
梧州扼“三江”之汇,居桂粤往来之门户。因舟楫之便,成就梧州“百年商埠”的美誉。今天梧州老街那些古老斑驳的建筑似乎还在述说着繁华的往昔。它们是梧州水运曾经风光无限的历史拓片与见证。但是,它们幸运,它们不会就此坍塌甚至碎为齑粉。今天,在历史走过若干弯路之后,梧州、广西、中国,在内河水运复兴的旗帜下,正鼓满风帆,奔海而去。了解今日之水运珠江,先看梧州吧。  相似文献   

7.
廖文英 《珠江水运》2011,(Z3):110-115
这是一组始于清末、止于2000年的老照片,人事沧桑,时空穿越。这是一组无法核实所有拍摄者的姓名、身份的老照片,乃至有的照片的拍摄地点都无迹可考。但是,这组照片又是那么真实,那么生动,街道与建筑,渡船与码头,人物与表情,全景与片段,点点滴滴,胜于千言。在它们面前,历史很近,感觉很远。  相似文献   

8.
刘玮 《中国船检》2013,(9):112-113
当今世界,所谓航运大国,屈指可数。而其中强者,首推希腊。举凡航运大国,莫不有所凭籍。或以实业立国,如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均是当代制造业实力最强的国家;或资源丰沛,如挪威,油气资源富足,原油出口世界第五,天然气出口世界第六;或地当要冲,如新加坡、香港,以地利之便汇聚商脉资源,在航运业占得一席之地。独有希腊,其维系世界第一航运强国地位所凭依的,似乎唯有希腊式的航运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9.
太阳生 《珠江水运》2011,(21):77-80
他们的命运被普遍关注,是在十月,十多名中国船员的遗体浮现在湄公河上之后。他们是货船上的水手,他们航行在特别的水域。一年中的多半时间,他们在毒品盛行、河道蜿蜒的湄公河金三角水域,往返穿梭。这样的航程中,几乎每年都会有人丧命,但为了生活,他们无法放弃。另一方面,下了船,转型又是如此困难。他们对未来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0.
梁译尹 《珠江水运》2013,(19):22-23
出湛江市区,沈海高速向南,一路田园广袤,四季常青,穿过狭长的雷州半岛,便来到了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再往南去,就是徐闻之南——海安。这座历经千年历史的港口小镇静谧、安详,海上丝路、汉唐古风湮没在古老而蜿蜒的岸线中。登高远眺,海峡东西无垠,南北遥望,航路百舸争流,这里就是“黄金水道”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1.
周东辉 《珠江水运》2012,(15):58-60
"一部清远史,半部在上下廓"。千年清远始于北江,兴于下廓街。而下廓街的形成正是从北江畔的码头开始。江城清远,因水而兴。清代乾隆年间起,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江埠头千船蚁集,商铺万贾云来,清远成为沟通珠三角和内地的交通要津。"北江长流水,上廓不夜天",清远街一度饮誉粤北和珠三角。如今随着  相似文献   

12.
彭朝鸿 《珠江水运》2012,(20):74-78
夜黑风高,江雾朦胧,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山谷间隐隐回响。这一夜是1912年2月17日,农历除夕夜。一艘小木船悄悄划离贞丰县白层港,进入北盘江,一路向南驶去。木船上,乘坐着贵州自治学社领袖张百麟、成员彭显臣等人。他们在  相似文献   

13.
刘雅琴 《中国海事》2011,(12):56-58
大江东去,奔流不息,淘尽多少人和事。然而,有的人,有些事,却愈经洗练愈发璀璨,愈经磨砺越绽光芒。就有这么一个人,他默默奉献,尽心尽力;守护长江,无怨无悔。他并没有辉煌绚丽的丰功伟业,也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举措,但是,长江粼粼水光、滚滚波涛都记载着他平凡中闪现辉煌的事迹。他就是武汉阳逻海事处龙口执法大队大队长——孙玉国。  相似文献   

14.
航海梦寻     
《中国船检》2012,(8):31-34,114-115
航海,是人类走向海洋的第一步。从徐福东渡到郑和七下西洋,在浩瀚的世界航海史上,中国人留下了不朽的辉煌。然而,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为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日照港矿石系统二期设备投入使用后,矿石码头一二期连成一体。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系统皮带机矿石作业量及大部分设备备件的消耗量趋于稳定。但是,皮带机衬板库存总量不断增长,占用大量库存场地和资金。此外,皮带机衬板规格型号多,形状复杂,受当前仓库有效面积制约,无法做到按型号进行明确标示,而且单件重量大,频繁出入库,领用、维修整理不便,工作量大。  相似文献   

16.
东海救 《航海》2020,(3):1-2
从业15年,救助千余人,他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守护着航海者的平安。他叫林友国,中共党员,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救助船队实习船长。鉴于在救助“ELENA”轮期间的突出表现,他被提名为2020年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候选人之一。2005年,林友国毕业于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毅然投身于海上救助事业。作为福建人,他从小在东海之滨长大。在毕业季招聘双选会上,他第一次接触东海救助局,脑中闪现出神圣的职业救助人形象,果断加入海上救助队伍,一是想从事一份不同寻常的职业,二是想守护家乡的那片海,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从实习生做起,一步一个台阶,直到实习船长,他始终坚守在救助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践行国家海上德政工程奋不顾身,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滴水不能推动另一滴水,或者被另一滴水所推动,那么,这滴水必定成为静止的水,扩而大之就是静止的河流。但这样的河流迟早都会死去。因为河流的生命就来自动荡不安的流动。流动才是河流的灵魂。我们其实一直在寻找这种推动的力量。在寻找中,我们有时候成为一滴推动的水,有时候又成为一滴被推动的水。在推动与被推动之中,我们蜿蜒成流淌的溪水或河流。我们笃信一条大河的澎湃与壮观,就是无数一滴水绵密推动力量的合唱。  相似文献   

18.
一、近期油价水平新年伊始,受到欧美地区天气寒冷带动,国际原油价格连续攀升。6日,WTI现货价格达到83.60美元/桶。不过,随着北半球天气转暖,市场再度浮现对能源需求以及经济增长前景的忧虑,加之原油和油品库存充裕,美元回升,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回落下滑。22日,WTI价格跌破75美元/桶。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2月初,煤炭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沿海煤价延续下行走势。年底,煤炭主产地煤矿纷纷停产减产,加之突发事件影响,煤炭主产地货源供应趋紧,产地煤价小幅探涨。成本支撑叠加库存锐减,环渤海港口下水煤价阶段性回暖。同时,受冷空气影响,下游电厂日耗持续高位运行,采购需求有所释放。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沿海煤炭市场供需格局偏紧,煤炭价格在大幅回落后企稳并窄幅回升。  相似文献   

20.
蒋玲 《珠江水运》2010,(3):21-23
西江,横贯广西,承载着东西两翼的发展机遇;西江,绵延祖国西南,连接着东西经济的合作使命。尽管西江"地位显赫",但似乎久藏深闺,其作用并没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广西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呼唤西江航运的复苏与繁荣。2008年,广西高瞻远瞩,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宏伟蓝图,欲将渴盼变成现实,从而大步迈开西江航运前进的步伐。梦想提出一年有余,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计划进展如何?梦想变成现实还面临哪些困难?带着问题,本刊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黄金办")常务副主任黄华宽。黄华宽成长与工作均在广西,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广西交通建设。在采访的话里话外,无不透露出这位将青春和汗水抛洒在八桂大地建设者的期盼与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