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满足进口的委内瑞拉重质稠油到岸后管道输送的需要,需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技术的调研,介绍了重质稠油长距离输送可采取的工艺方式;针对管输重质稠油的特点,提出了在工艺方式选择、设备的选择、输送方案的确定等方面应考虑的关键技术点。以华东地区某管道为例,对委内瑞拉稠油到岸后,与沙特轻质原油进行掺稀输送的运行工况进行了计算,确定了冬季安全输送的稀油掺入比例为不低于40%。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陆上油田采出液含水率高,集输系统能耗较大,进行节能降耗研究意义非常重大。通过数据采集,建立集输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出站内以及站外管网的运行参数,并与实际运行数据相结合,对系统和设备运行优化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在某采油厂实施仿真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最终达到节能降耗13%的效果,降低了集输系统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稠油降黏集输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几种常用降黏集输方法(包括加热降黏、乳化降黏、低黏液环输送和掺稀输送等)的降黏原理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各方法的发展情况及应用现状。针对稀释降黏法,利用液化石油气(LPG)替代部分重稀释剂的稠油降黏方法更经济有效。通过对几种降黏输送方法的综合比较,认为采用化学降黏方法在稠油降黏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指出研制多元复配型高效降黏剂,研制高效(既降凝又降黏)的降凝降黏剂及利用各种方法的复合技术进行降黏将是稠油降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动力设备是集输系统的主要能耗设备 ,其运行效率对集输系统综合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胜利采油厂所属的动力设备的运行状况的调研分析 ,指出了影响集输系统动力设备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探讨了解决方案 ,为实现集输系统的节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史南油田进入高含水期给集输系统带来的影响及问题,对集输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原油的不加热输送和密闭集输、污水就地分离、处理、回注,使集输系统适应高含水期生产,采用高效节能的油气处理工艺技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鲁皖成品油管道混油优化运行及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鲁皖成品油管道的概况以及汽柴油顺序输送运行的情况.在汽柴油顺序输送过程中,鲁皖管道根据混油产生以及影响混油量增加的因素逐步采取了减少初始混油、优化输油方案、优化混油切割等措施控制下载到末站的混油量,并且还采取了优化末站混油回掺的措施增加混油的回掺量.通过采取这些优化措施,鲁皖管道在混油运行与处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管输效益.还针对目前管道运行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运行,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窑湾港区因建设年代、自然条件和生产经营性质影响,导致其污水收集、处理过程中存在雨污部分、管网渗漏、海水入侵、水质超标及设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文以优化和改善大窑湾港区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为目标,通过对区域生产经营、污水产排、管网布设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结合港区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港区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改造方案,推动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腐蚀速率的精确预测对于油气集输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神经网络算法陷入局部最小值、收敛速度慢和引起振荡效应等问题,同时考虑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广泛的空间搜索和向最优解的方向尽快收敛于最优目标的特点,构建了优化的混合算法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多种因素影响下的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速度进行了预测研究。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学习效率和预测评判的精度,可以作为油气集输管道腐蚀速率预测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9.
稠油掺稀后混油黏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释输送是传统的稠油降黏输送方法,因其工艺简单,降黏效果在管输过程中较稳定,一直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稠油中加入稀油后其混油黏度又是一个难点,混油黏温数据是摩阻计算的重要参数,是输油管道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其准确性对水力计算结果至关重要。对混合原油的黏度计算,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少经验公式、半经验公式以及计算图表,且大多是利用实验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得到的,每种模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通过对Cragoe模型进行修正,得出稠油掺入稀油黏度计算需分段选择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大牛地气田产量供应上涨的需求给运行压力较高的29#站-塔榆二阀室管网带来了压力,为确保该管网在保证产量供应的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在分析影响管网流量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利用TGNET软件模拟了集气站压力、温度及管线直径与输气量之间的关系,为管网的优化和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稠油采用加热输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加热炉的比选,相变加热炉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可做为稠油输送的加热设施,并对其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设备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产品在油气集榆、处理等需要加热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泄压设施是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距离密闭输油管道,输油泵站必须设有压力保护泄放设施,防止瞬变压力对输油设备造成的危害。担负着胜利油田原油外输任务的东临复线沿线泵站的高压泄压阀出现的故障多集中在泄压阀指挥器上,经过分析调研试验后,对高压泄压阀指挥器进行了改造,利用压力开关、电磁换向阀、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构成电气装置指挥器替代原设备的机械结构指挥器,保证了泄压阀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天然气集输管网布局优化过程中,由于井式和集气站最大处理量的限制,可能导致集气站建造数量增加,从而造成管网系统的经济性差。综合考虑管道与集气站建造费用的关系,建立了井组划分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简化集油工艺、降低工程投资,对于外围油田的低产、油气比高以及原油凝固点较低的油井,通常应用树状电加热集油工艺,其中电加热保温管道是该工艺的关键部件和设施。传统的电加热管道存在着接头数量多、过热烧损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行。文中设计一种可更换电伴热体的新型伴热保温管道结构,使电热体接头数量显著减少,实现了不开挖更换和修复伴热体,延长了管道整体寿命,增强了电加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油库的自流作业是利用油品的自然位差能进行的作业过程。提出了满足最小位差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条件,指出了油库自流作业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即对油库的作业方式、工程施工、经济性、运行管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影响及主导油管线的工艺设计指导原则等,对油库设计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此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含水率、压力和温度等对稠油乳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品乳状液的反相点大约在含水率70%左右,温度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较为明显,压力对乳状液黏度和流变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原油(包括海洋油田的原油)大都是含蜡黏稠原油和重质高黏易凝原油,这两种类型的原油流动性能差。采用添加降凝剂的方法是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途径之一。文中重点介绍了AM(丙烯酰胺)/AA(丙烯酸)/AE(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共聚物型降凝剂的性能,系统研究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讨论了共聚物含量对含蜡原油流动性的影响,最后得出添加降凝剂的方法对含蜡原油的输送起到重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A new concept of subway station capacity (SSC) i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gathering and scattering process. A queuing network analytical model of station is created for calculating SSC, which is built by M/G/C/C state dependent queuing network and discrete time Markov chain (DTMC).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the analytical queuing network, a SSC optimiz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whose objective function is to optimize SSC with a satisfactory rate of remaining passengers. Besides, a solution to the model is proposed integrat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ith iterative generalized expansion method (IGEM) and DTMC.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Station in Beijing subway line 2 is implement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by comparison with simulation model in different experiments. Finally, some sensitivity analysis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identify the nodes that have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SC.  相似文献   

19.
沙河街组二段和三段属于含蜡轻质油,在其高温掺水源井水输送过程中,有可能形成高黏W/O型乳状液,为了确定现场输送的乳化情况,通过一系列室内乳化实验,研究分析了沙河街原油乳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油水混合液静置分水率的高低,评价其不同乳化条件下的乳化程度,并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实验结果表明:搅拌速率、搅拌时间、掺水量、掺水温度对其乳化程度均有影响,其中搅拌时间和搅拌速率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前,鄯-兰管线采用加降凝剂改性输送和加热输送相结合的工艺顺序输送塔里木油、哈油、吐哈油及北疆与塔里木混油。三塘湖支线是在鄯-兰管线建成后新建的注入管线,三塘湖原油凝点较高,且降凝剂感受性不理想、稳定性未知。当采用全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进入鄯-兰管线后,加热或加剂输送能否安全输送至炼厂;当采用部分注入时,需要研究三塘湖原油与其他原油掺混后物性变化情况,重点研究不加剂三塘湖原油掺入加剂油后物性变化情况。研究方案分为4个时间段,侧重点各有不同,结合鄯-兰管线实际运行情况和注入后对管线的影响两个方面按由急到缓的顺序排定了测试顺序,将为工期相对紧张的相应配套工程开展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