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2.
木南 《汽车与安全》2007,(11):60-61
夜间驾车较白天相比,容易发生事故,从近来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中可以看出,很多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忽略了行车安全,导致一起又一起的事故,包括了城市中的中小事故以及高速路、山路上的大事故。血的教训又一次敲响了警钟,那么夜间行车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驾驶员在夜间开车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贺吉凡 《汽车运用》2006,(10):34-34
夜间行车,一方面由于车辆、行人相对较少,因此会车、超车、避让人畜的机会较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夜间行车应该比白天行车对安全更有利;另一方面由于夜间光线及照明等因素对驾驶员的视觉性能影响较大,导致夜间行车更易发生交通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一天中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是  相似文献   

4.
夜间行车,由于视线不良,能见度差,驾驶员对行车条件的把握相对较弱,因此,夜间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其交通事故率要比白天高1-1.5倍,所以,为保证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行车安全规范,把握好以下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夜间行车遇到的情况很复杂,驾驶员主要通过变换灯光来接受和处理交通信息、文中介绍夜间行车时灯光使用的一般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姚明 《驾驶园》2008,(11):75-75
夜间行车,驾驶员的可视范围有限,但是有的驾驶员因为着急赶路,在车辆相对较少的夜间很容易开快车,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夜间行车需小心谨慎,千万不可大意。一般而言,夜间行车时有以下六个对策:  相似文献   

7.
灯光不全不上路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些汽车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行驶后,加之驾驶员在途中又常忽视检查照明设备,进入夜间行驶往往灯光发生故障,致使车灯"全盲"或成了"独眼龙".有的灯光暗淡、射程不远,有的远近灯光不全,对公路两旁物体及路上的汽车行人动态观察不清,能见度差,造成驾驶员产生心理压力,突遇情况措手不及,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夜间上路行驶之前务必要对灯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上路.  相似文献   

8.
夜间行车特点。1.夜间行车,人的视野和视距受到限制,对道路的观察、判断仅仅局限在灯光能够照射到的范围之内,驾驶员收集到的交通信息量大大减少,有时甚至中断。  相似文献   

9.
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和行人少,驾驶员爱开快车.但因视线差且驾驶员易疲劳,使交通事故更易发生.因此,夜间驾驶汽车比白天更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0.
薛艳丽 《北京汽车》2003,(3):39-39,41
由于夜间的车辆流量与人员流量均比白天少,而且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因此许多驾驶员都爱夜间行车。但夜间的灯光照射范围有限,且随车辆行驶而不断晃动,就使驾驶员的视距范围大大缩小,并容易疲劳瞌睡,于是行车危险性增……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夜间行车汽车前照灯越亮越安全不确切。汽车前照灯是保证汽车在夜间行车时,车前100米内的路面得到明亮而均匀照明,并起减小或避免迎面来车驾驶员眩目,以保证行车安全作用的。误区二:行驶中驾驶员将车门锁锁死是安全的办法错误。相反,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汽车一旦出现事  相似文献   

12.
汽车驾驶员暗适应能力与夜间安全行车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研究暗适应测试方法的同时,调查了夜间事故组驾驶员与非事故组驾驶员的暗适应水平的,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事故组驾驶员暗适应时间明显长于非事故组,提示暗适应功能障碍是夜间交通肇事的原因之一,并提出夜间行车安全速度。  相似文献   

13.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至不同的制约,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的照射,出现炫目现象,驾驶员出现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行车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14.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据某地交警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全年事故的57.3%,死亡人数比白天上升27.4%。为确保夜间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做到如下六项注意:  相似文献   

16.
以行车试验为基础,通过与白天行车状况的比较,探索夜间在高速公路行车时,在直线路段上车速与驾驶员心率之间的变化特点以及在平曲线路段上车速与半径之间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伟达 《摩托车》2009,(12):82-84
现在我们有些摩托车驾驶员选择夜行,当我们长途驾车,白天的时间不够,或者我们穿越大沙漠,为躲避火辣辣的太阳,就会考虑夜间行车。夜间行车和白天不一样,所以在夜间行车时,我们一定注意叫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隧道路段行车试验,利用SmartEyeAB型眼动仪对驾驶员夜间隧道动视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处理。选取视点停留比率、显著可见区域、扫视幅度、扫视峰值速度、扫视持续时间5项指标作为驾驶员动视点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模糊聚类分析中的传递闭包聚类方法对驾驶员夜间隧道路段行车视觉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驾驶员对路段的熟悉程度可将动视点特征分为6类。结果表明:该模糊聚类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反映驾驶员夜间路段视觉信息获取与加工特征,可为保障夜间行车安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视觉在驾驶员的驾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驾驶员的信息90%来自视觉。可以不夸张地说,能识别和预料危险对驾驶员来说经其驾驶技术更重要,而识别主要依靠视觉。夜间的视觉活动有着许多不同于白于的特征。研究夜间驾车时视觉活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对于提高驾驶员的夜间驾驶能力,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黑夜行车对安全有很大影响,即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有利条件是夜间路上车辆少,司机视线较集中,注意力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不利因素是夜间视距短,视线不太清楚,驾驶员易疲劳。要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就要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条件,克服它的不利因素,驾驶员最好做到7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