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危害性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耐久性和排放性等优点,汽车柴油化已成为国际潮流.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有害气体HC、CO的排放量相当低,柴油机的CO排放大约只有汽油机的1/10,柴油机的NOx排放量和汽油机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柴油机微粒排放约为汽油机的30~80倍.因此,微粒排放已经是制约柴油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柴油—生物柴油—乙醇发动机烟度与微粒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燃用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BE-D)、柴油时的烟度和微粒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BE-D燃料相比柴油自由加速烟度低18%,中高转速全负荷下的排气烟度低36%~56%;BE-D燃料相比柴油的微粒排放在中高转速、大负荷下低43%~58%,但低速下由于有机碳氢微粒的排放量增加,BE-D燃料的排气微粒浓度较柴油高。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一台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掺混不同比例生物柴油时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与燃用纯柴油相比,燃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可改善燃烧过程,大幅降低HC、CO的排放,但同时会引起NOx排放量的增大;燃用生物柴油可大幅降低微粒排放,且随柴油中掺混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大,降低程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工程机械所用柴油机动力排放的国家标准以及该标准对柴油机尾气排放限值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分别对控制柴油机尾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几种方法即废气再循环(EGR)、燃料改性、排气微粒后处理系统、使用还原转换装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采用车载排放测试技术,以纯柴油模式的怠速排放水平作为比较基准,对某一大型混合动力客车发动机的启动/停止(S/S)对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排放总量上看,混合动力汽车的HC、CO、NO_x、CO_2和PM的排放量都比纯柴油模式低;而混合动力模式S/S阶段的HC、CO和NO_x的排放量要比纯柴油模式怠速排放量低;但是PM排放量相反,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启动和停止时都出现排放峰值;从控制PM排放量来说,该混合动力客车停机时间应长于7s.  相似文献   

6.
文彤 《汽车与配件》2007,(13):40-43
(上接2007.8/9合刊) 3.超低硫柴油[ultra—lowsulfurdiesel) 2007低排放发动机,需要使用超低硫柴油(ULSD].以免硫燃烧后产生微粒而污染并弄坏DPF。超低硫柴油(ULSD)是利用控制PM源头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到2006年底,达到所有公路车辆柴油机80%都采用ULSD的目标。据埃克森-美孚公司商用车技术顾问AlexBolkhovsky称,2007将会采用更多的EGR。[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重发科技》2006,(1):40-40
目前获悉,在遵循关于氮氧化物和微粒的排放新标准并保持柴油发动机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法国SPACE-LIGHT项目研制出了一种新的燃烧程序。据悉,在旧技术的基础上,这项创新使用了燃烧室的全部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波  赵玉坤  石慧奇  王彬 《汽车技术》2012,(10):44-46,51
利用申克动态试验台和静电低压撞击器,对普通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分别燃用柴油(D)、生物柴油(B100)和体积分数分别为20%的生物柴油和80%的柴油混合燃油(B20)时微粒排放的总量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用3种燃油时柴油机排放微粒的浓度均为单峰的对数正态分布,且在低转速下燃用B100时排放的微粒浓度远高于燃用D和B20时的浓度,在高转速下燃用B20时排放的细小颗粒物(粒径<0.05μm)明显高于其他2种燃油.  相似文献   

9.
对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没有出现功率损失的现象,热效率在高负荷时有一定的改善;着火滞燃期比纯柴油长,燃烧持续期缩短。排放试验表明,双燃料发动机为降低NOx和微粒排放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火花点燃式发动机上应用液化石油气(LPG)和汽油两种燃料时的微粒排放特性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在一台四行程、水冷125ml单缸电喷发动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燃料的尾气排放中都有大量的微粒排出,且微粒排放的粒数浓度基本相当;应用汽油时微粒的粒数浓度分布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特点,而LPG基本上也呈双峰分布,但第一个峰值有时不明显,两种燃料的第二峰值对应的粒径位置基本一致;在中等负荷、3000r/min时两种燃料的微粒排放量都最大;60%负荷率时,汽油燃料随转速的升高微粒排放降低,但LPG燃料微粒浓度排放的最大转速位置在3000 r/min,低转速时微粒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博世最新柴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文 《汽车与配件》1998,(27):17-18
汽车发动机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受到重视。柴油机特别是直喷式柴油机因其燃油经济好、CO_2排放量低而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柴油机的NOx排放较高,尤其是具有很大潜在危害的微粒(PM)排放也很高。 欧盟计划在10年内将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车辆的NOx的排放减少90%,PM的排放减少70%。柴油发动机的商用车辆的PM和NOx排放量要求10年内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斯太尔汽车引进时要求使用柴油的指标与实际使用柴油的指标,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指出主要指标间存在的差距,结合日益严格的柴油车排放污染物控制指标的要求,说明提高车用柴油质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废气再循环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为了降低车用柴油机的NOx排放,研究了不同工况下EGR率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R可以有效地降低NOx排放。大负荷比小负荷效果显著,但微粒的排放有所增加。小负荷采用EGR时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微粒排放基本没有变化。空燃比是影响微粒排放的关键因素,小负荷宜采用大EGR率,大负荷时宜采用小EGR率,以求在控制NOx排放降低的同时,总的微粒排放不至增加过多。  相似文献   

14.
韩健保 《汽车工程》2002,24(6):549-551
为了减少巴士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 ,许多公交公司已经开始将柴油发动机转换成采用天然气发动机 ,还有一些部门正转向采用柴油混合动力技术。根据美国环保署 (EPA)的统计 ,重型车辆的排放量占美国全国可形成烟雾气体的氮氧化合物 (NOx)排放的 15 % ,微粒 (PM )排放的 2 2 %。在市区 ,这种比例还会更高。一辆破旧的老型号的柴油卡车或巴士一年可排放出将近 7.2吨的污染物。在清洁空气修正法案、政党以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资助项目的推动下 ,公交公司正在努力应用使用替代燃料的巴士。作为大都市交通管理机构 (MTA)的成员 ,纽…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油机排放的大量微粒和NOx对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回顾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柴油机排气微粒控制的三种方法,指出虽然采用缸内措施及燃油质量的改善可大幅度降低微粒排放,但面对未来更为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使用微粒后处理装置,对催化转换器和捕集氧化系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以1台车用柴油机为样机,研究了一种壁流式陶瓷微粒过滤器对其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工况,测取了不同挂烟量时的微粒过滤器对该机前后烟度、NOx排放量及燃油消耗率和燃油消耗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安装了微粒过滤器后,总体上燃油消耗率有所增加,但幅度非常小;烟度值及PM排放量显著降低,完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NO排放上升幅度很小,但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康宁提供的创新陶瓷载体和柴油微粒捕集器技术,正帮助汽车生产商实现提高燃料效率、降低排放及优化系统的目标. 康宁汽车排放控制部副总裁兼总经理唐培德先生不久前出席了"2008上海国际节能与减排论坛",就在用柴油车技术做了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8.
柴油轿车的排放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汽油轿车和柴油轿车的原始排放和排气管排放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列举了柴油机车排放控制的各种措施,阐明了柴油机目前能达到的排放控制水平,指出了,排放问题不是阻碍柴油轿车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选取一台满足现行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使用B7柴油、B20柴油两种燃料,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重点对细颗粒物数量(PN)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B7柴油和B20柴油,各国六循环的PN10比排放量较PN23高72%~132%,与用柴油为燃料时规律近似。随着该两种生物柴油体积比提高,各循环PN23和PN10基本呈下降趋势,但粒径10~23 nmPN排放占比依然较大。在冷态世界统一瞬态试验循环(WHTC)的启动阶段B20柴油较B7柴油的PN10更高,这可能与生物柴油密度和运动粘度均高于石化柴油有关,当使用生物柴油时需考虑对喷油器雾化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改变缸内涡流降低车用柴油机NOx和微粒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喷气式可变涡流进气系统改变车用柴油机气缸内的涡流水平,研究了涡流对柴油机微粒(PI)和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降低低速小负荷工况的涡流水平,在对PT排放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低速大负荷工况,适度提高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在不至于过在提高NOx排放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PT排放量,中速工况涡流水平的变化对PT排放量影响不大,而降低中速小负荷工况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量。降低高速工况气缸内的涡流水平,可以同时降低PT和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