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黄达 《综合运输》2022,(12):20-22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减排特性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衍生出如何对大量废旧动力电池进行回收的问题。废旧动力电池具有梯次利用的特性,本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流程进行了介绍,总结当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模式可分为自主回收、第三方回收和联合回收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当前回收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回收体系尚未明确、回收过程缺少监管以及补贴机制缺失。为此,本文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22日上午,由中国电池联盟网、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电池专委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峰会暨梯次利用电池行业高峰论坛"在北京陶然大厦召开.会上,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电池产品一致性差、回收成本高等问题,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一度引发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2016年上半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67.4万辆。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车用动力电池的报废渐成规模,如何处置退役动力电池将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一定程度上掌管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脉.对车企来说,动力电池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性能质量、生产供应和服务保障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生命持久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度不断提升,全球动力电池供需缺口引发电池"荒",中国唯有突破动力电池产能、原材料、技术三大困境,化危机为先机,才能在这场全球竞技中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正福田欧辉在不久前举行的天津客车展上,以"全天候e智蓝"为主题亮相,隆重发布了BJ6905 ISG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并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全天候新能源客车"理念,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全天候依靠技术创新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使用时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1000辆英国伦敦交通局NBFL混合动力巴士搭载微宏动力电池开始运行,因其作为欧洲最大的客车电动化项目而备受关注。如今,两年过去了,实际运营效果如何?"提起伦敦,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大本钟、伦敦塔、泰晤士河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多条经典旅游路线上往来穿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推进公交改革作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经过一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90辆老旧公交车经营权及车辆的回收工作,企业投资9000万元新购142辆纯电动车辆投入运营,公交总站一期工程圆满完成,公交首末站等其他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公交改革取得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过半,道路运输市场出现需求疲软,"车多货少"成为货运行业一切问题的根源。此时的道路货运业该往哪儿走?又将如何找到可持续增长发展的新引擎?这场大会整合了全国货运领域思维的头脑风暴,或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生机。"今年六月,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公布的我国公路货运效率指数显示,整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表明公路运力的有效利用率下滑,整个道路货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当前动力电池优缺点的分析,提出我国应该增加投资力度,引进国外已经攻克蓄电池缺点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通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技术攻关,解决驱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消费者不满意的问题。于此同时,也不放弃对其他种类的电力汽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20世纪初我国将"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2001年11月正式加人WTO。自那以后,我国对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近几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爆发出新的机遇。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1456.7亿美元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到2015年末,我国对外投资已实现13年连续增长,年均增幅高达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我国煤炭运输发展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综合运输》2011,(3):13-18
"十二五"时期,在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继续增长的同时,生产和消费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煤运通道的建设须注重运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港口转型升级和"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为了及时反映我国港口投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最新进展,我刊将组织编辑出版《"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港口发展》的专题报告,现公开征集论文,并拟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一带一路"相关港口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参加主题学术会议。征文事项如下。1征文主题:"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仍处在一个大建设和大发展的时期,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中国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到6.2万亿元,其中高速公路仍然是发展的重点。然而,投融资却一直问题重重,高速公路应该由谁负责提供?合理的资金来源是什么?筹集资金的成本是什么?成本如何确定和分摊?……如果不能有效回答上述问题,就会让许多项目随时面临资金断裂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将构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民航的产业属性和独特优势决定了民航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民航业已走在前端。从长远看,机遇远大于挑战。建议从航空运输政策、安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外部政策环境等四个合作机制建设入手,构建国际区域民航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基地设在贵阳的华夏航空宣布将按照低成本航空模式运营,东航集团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正式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一时间,我国的低成本航空似乎有遍地开花之势,很多人因此断言低成本航空时代已经到来。但是,时代也有"大小"之分,我国的低成本航空还远未步入"大时代"。数据显示,目前低成本航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6%。在北美和欧洲,这一比例分别达到30%及40%。而作为世界第二民航大国,我国低成本航空公司目前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且春秋  相似文献   

16.
<正>"工业4.0"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旋风,席卷了全球工业制造领域的意识形态。中国自然不会懈怠,于是《中国制造2025》十年行动纲领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位列十大重点领域之一。那么,中国客车制造行业、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未来?尽管《中国制造2025》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车的部分只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寥寥一百多字,但其代表的内涵却不少。可以说,这一纲领是我国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延续。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曾经看到过一句关于标准很简练的表述:"一个标准体系表反映了一个标准体系,而一个标准体系能够适应一种类型的产品生产。"标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早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率先提出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科技发展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列入我国"十五"科技的重大专项,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近期全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传来的消息显示,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四级"标准构架已然形成。"知识就是力量"没有人质疑。正因如此,近些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甚至出现了把技术标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最大的不公平和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碍之一,着力破解"二元"体制,实现人民的全面致富,恰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战略性的重点任务。而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城乡差距,更是破解"二元"体制的必由之路,将城市公交的先进做法全部根据农村的特点,应用到广阔的农村,方便农民出行,是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题中之义。但要发展田园公交—即农村客运的公交化,又是谈何容易。因为农村居民有很多特点,比如村落分散,出行率较低,潮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个敢于梦想的时代。从蹚进智能交通时代,到涌人智能交通时代,与百姓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中的"行",或影响或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交通运输行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其融合了物流业、仓储业、货代业、运输业和信息业,可以说,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数据显示,我国商用车保有量每年增幅高达9%!而照此高幅增长,直至2020年,全国将可能拥有商用车超3300万辆!不到10年时间,我国车载智能化终端异军突起,客运、物流、公交、出租、公务、私家车等各种不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收官之年,乍暖还寒的冷链物流业经过历练和探索,企业基本找准适合自身定位和发展模式。"十三五"开局,冷链物流业正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在刚刚召开的第十届中国冷链物流年会上,业者展开了一场对冷链物流的趋势预测和分析展望─历经几年的市场培育和理念传播,我国冷链产业市场正逐步由初级基础物流服务向物流增值服务迈进。当前,机遇和挑战的博弈,将冷链行业推到了"求变谋发展"的风口浪尖。为此,第十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以"互联网驱动冷链产业第二次创业创新"为主题,12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