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全球进入工业4.0时代,智能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生产中,尤其在汽车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越来越突出,这也促进了汽车制造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焊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汽车焊装车间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焊接的效率与工艺,但现存焊装制造工序中,仍存在因质量无管控而影响后序生产效率、增加工人检测成本和劳动强度等问题。研究针对国内某汽车厂焊装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以新增和优化人机工程的智能检测为切入点,总结改善措施并于实际生产中进行试验,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同时给存在类似人机工程检测问题的汽车制造车间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当前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现状,将重点支持研发汽车制造等领域所需的智能成套设备、关键智能部件,将重点支持包括推进工业机器人和关键智能部件的应用。因此汽车部件智能装配生产线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及产业化、生产装配模块化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落实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导精神,以我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系统研发与集成工程技术能力,全面实现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和国产化水平,在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成为了当前我国智能制造202...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的转型升级,从生产性的人工密集生产制造到今天的智能化机器人应用,体现着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汽车制造行业不但拥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零部件制造的精准度以及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随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汽车市场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大,加上我国消费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和成熟,作为汽车生产的制造商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始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移动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AI智能应用,而AI人工智能则催生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有着人工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能够提高产业效能,大幅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从而帮助汽车生产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大片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生产模式已经有了巨大改观,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于不同的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然而,中国机器人企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核心部件无法自产。在北汽(黄骅)汽车产业基地涂装车间,机械手轮番给汽车车身喷漆。一位负责人说:"为汽车车身喷漆就有12台机械手,机器人的优势不仅是简单地取代人工,而且在工作强度、制造精度、生产效益、质量稳定方面都有人工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机器人喷漆也减少了对工人的身体伤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渗透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汽车生产制造的工艺中起到重要作用。汽车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所以在介绍工业机器人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对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提高汽车制造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主要分析了焊接机器人在车身焊接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由于目前焊接机器人在我国汽车制造生产中得到量应用,应用中各种问题凸现。本文分析了焊接机器人应用中在焊缝跟踪、在线示教、失位校正、电器故障、协调工作、电路网络组态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简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后总结说明这些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的预期性。  相似文献   

8.
孙骏 《时代汽车》2021,(7):22-23
工业4.0时代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汽车工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领域,汽车制造的高度自动化使得机器人越来越多。然而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时代对工业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厂的自动化系统逐步升级,增加了物联网的概念,将工厂的机器以及作为主体的人类员工融入到互联网中,实现机器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完美互动。进入到工业4.0时代之后,智能工厂开始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车间,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采用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系统在汽车制造工厂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探索,阐述了在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系统对人员、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起到的巨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大幅降低汽车制造车间ANDON系统频繁的声音提醒造成"噪声"污染,增加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工作响应半径,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采用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在原有ANDON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构建汽车制造车间的智能移动设备ANDON系统,拓展了当前汽车制造过程使用的ANDON系统功能。智能移动设备在汽车制造ANDON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车间"噪声"污染的大幅降低,同时,减少了故障发现时间并降低了系统改造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生产效率、质量控制和工作环境改善的影响。本文详细阐述了汽车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技术在装配线、焊接、喷涂和检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本文重点关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制造中对质量控制的作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实时监测系统,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从而确保每辆汽车都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不仅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还减少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及舒适度的提升,有望吸引更多人才投入汽车制造行业,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内汽车产业指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化的生产,它将焦点放在智能制造开发和现代汽车服务上,对汽车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完善和专业教育的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来看,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分析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要结合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出针对性和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育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焊接、喷釉、装配、码垛等任务。总控通过PLC给工业机器人下发任务,并采集工业机器人的状态信息。文章结合某条典型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从应用的角度,研究了基于PROFINET IO工业以太网的通讯方法,实现了S7-1200 PLC与多台ABB机器人之间的通信。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是目前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应用频率较高的材料,这是因为铝合金的应用能够切实降低汽车自重。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优势,其次分析了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技术、分类、方式,旨在为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此来提高汽车轻量化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发展速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对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限制,并且汽车的年产量仍然较低。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至关重要。汽车冲压件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零件,例如车身,车架和车架,全部由钢冲压件制成。车身面板是汽车冲压件的关键组件。本文主要对汽车车身板件冲压生产工艺的发展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具体的理论支持和实用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方面的建设也在随之迅速发展,对于汽车设计开发到实际生产导入转化,汽车总装负责最后的装配、调整和检验工作,也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最多的领域。面对车辆产品智能水平升高、配置越发丰富,合理的整车装配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规避实车制造后期发现问题后难整改、周期长等问题。如何合理制造出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本文针对整车工艺规划的模块化方案分析及供货层级制定、工艺路线制定、零部件装配层级分布图、数模工序装配模拟仿真及工艺卡编制的应用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期能总结相关经验作为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付岩 《汽车文摘》2021,(3):28-33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推行智能制造,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重点发展10大领域之一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所在的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推行智能制造.受所处行业和接触层面的限制,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各不相同,狭义的理解是在制造环节使用智能方法,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本文借助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模型来介绍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智能化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的大潮下,智能汽车已成为智能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并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梳理汽车产业经历的4次技术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智能化技术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即汽车的智能化不仅是汽车作为一种大众交通工具智能化操控行驶水平的提升,还包括以汽车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化发展甚至跃升,在更大范围内还逐步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三者共同构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和横、纵体系。我国前期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超前布局,已经为发展智能汽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正面临引领全球汽车智能化的巨大机遇。在积极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应充分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勇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布局,推动智能汽车产业和智能交通甚至智能城市协同发展,加快占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