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汽车内饰面料是重要的内饰表皮材料。随着汽车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内饰面料的创新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着汽车内饰面料的感知质量提升和功能价值附加,从纤维材料制造技术、面料织造技术、染整加工技术以及后加工技术等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创新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驾乘体验,为汽车内饰面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由常熟市纺织装饰材料厂引进先进技术、利用纺织废料开发和生产的中高档汽车装饰材料,目前已成为我国轿车内饰材料中颇受欢迎的上乘佳品。这种新型汽车内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是我国汽车内饰材料业的一次绿色革命,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汽车用纺织模压、复合成型内饰材料是当今国际流行的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主旋律下,汽车内饰设计,也在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多地考虑环保性。可再生材料、新型环保工艺,以及越来越多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未来的汽车内饰设计,日趋"绿色"。来自标致雪铁龙中国技术中心、延锋伟世通中国技术中心的内饰专家,将介绍未来汽车内饰设计的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平  梁丽娜 《时代汽车》2021,(8):147-14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空调控制器是整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汽车车内重要的内饰组成部分。汽车空调控制器不仅能够控制整车空调系统的工作,还有提升座舱美观的作用,对提高整车的驾乘舒适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车空调控制器一般由电路板(PCBA)、后壳、面板组成。在面板的制作工艺中有常规的注塑喷漆工艺,也有目前流行的模内注塑工艺(IMD),本文主要对模内注塑工艺导致的后期空调控制器面板起泡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9,(14):11-11
伟世通近期在中国开展了一项汽车内饰精湛工艺综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内饰精湛工艺的鉴赏力正不断提高,在内饰偏好方面与欧美消费者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而内饰材料的运用也趋于多样化。汽车内饰一方面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同时汽车内饰设计整体反映了工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饰材料的运用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内饰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天津汽车》2009,(4):8-8
近期,伟世通在中国开展了1项汽车内饰精湛工艺综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内饰精湛工艺的鉴赏力正不断提高,在内饰偏好方面与欧美消费者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8.
汽车内饰雾化试验主要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汽车内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实现对这些材料中可挥发性物质的控制,来有效地降低车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试验标准国内外有许多种,这些标准共涉及到了3种试验方法:即光泽度法、重量法、雾度  相似文献   

9.
顾龙凤 《时代汽车》2024,(5):112-114
随着智能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优势,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其在温控内饰材料、光电材料以及传感与监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同时,还关注智能材料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展望了基于智能材料的汽车内饰设计创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甘景香 《专用汽车》2023,(12):68-70
汽车内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销售,对设计师来说,做好CMF设计能够赋予汽车内部更好的空间氛围,让内饰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基于创新角度而言,设计师应当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着手,对材料、色彩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予以合理协调,确保汽车内饰能够带给消费者良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据此,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汽车内饰CMF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人们在安全、智能、环保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希望把中国市场推向国际市场。近年来,新车在市场上不断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其中,智能联网汽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不断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与传统汽车相比,智能互联汽车深受消费者追捧,因为它包含了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两个方面。结合相关核心技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教育教学融入"岗证赛课"融合的理念,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的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更好的办法是"用比赛代替训练"。通过参加相关的行业竞赛,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课外兴趣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汽车内饰品质感的感知模态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汽车内饰品质感,然后阐述汽车内饰品质感的感知模态差异实验,其主要内容有:样本挑选、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等,最后分析汽车内饰品质感与感知模态的关系,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的转型升级,从生产性的人工密集生产制造到今天的智能化机器人应用,体现着我国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汽车制造行业不但拥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零部件制造的精准度以及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随着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汽车市场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大,加上我国消费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和成熟,作为汽车生产的制造商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始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道路,移动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AI智能应用,而AI人工智能则催生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智能机器人在汽车制造行业中有着人工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能够提高产业效能,大幅降低汽车生产成本,从而帮助汽车生产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大片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化逐渐完善,各大自主车企的汽车设计无论是在外观内饰设计上还是硬件设施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汽车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汽车的功能、工艺以及在技术层面上逐渐走向趋同化,汽车外观造型将在整个汽车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汽车的造型除了艺术层面的审美需求和技术层面的规范以外,更应该根植于本土化的融合。本文以当前红旗轿车的车身设计及未来设计的趋势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本土化语境下的汽车造型应该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结合感性工学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工业设计水平的全面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汽车内饰带给人直观、舒适的感觉,直接影响汽车的商品形象,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进展,从面饰材料、缓冲材料和内饰骨架等方面介绍了其在内饰件中的应用,并针对具体部件作以详细解析。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各种改性、增强材料也在内饰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改善了内饰材料的使用性和舒适性行业的发展,必然促使材料的振兴,展望了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得益于科学实力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现代化科技的加持之下汽车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最为普遍且日常的交通工具。而日益增加的汽车保有量也带来了其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契机,汽车维修行业在当前汽车市场的影响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不再依赖于行业内的口传心授,职业院校教育为各行各业人才的输送提供了巨大来源。对此,本文将就汽车维修专业教育发展探析。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与经济迅速发展相匹配的是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同时也成为了汽车研发的核心方向,因此,其下线调试及维修技术也相应的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文是在这样的基础下对新能源汽车的下线调试以及维修技术做一些简单的探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使其能更快更好的得到完善,并能够实现提升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汽车安全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市场、消费者和政府管理。文章分别从未来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发展以及被动安全性发展两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智能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智能化、人性化以及安全指数高的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节能、舒适、廉价是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基本要求,也是是现代汽车技术追求的主要目标,集中体现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汽车转向系统的性能在节能、环保及舒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助力转向系统己不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经成为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