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河县芦台桥北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2万m3/d,采用改良A2/O+纤维转盘滤池工艺。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CODcr350 mg/L,BOD5150 mg/L,SS200mg/L,NH3-N30mg/L,TN40mg/L,TP4mg/L。设计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设计概况、设计思路和主要工艺的对比方案。  相似文献   

2.
白银市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建设规模为10 000 m3/d,远期设计规模为20 000 m3/d。针对污水的特点,该工程确定采用A2/O+反应沉淀+纤维束滤池工艺,详细介绍了进、出水水质及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和设备配置等,对污水预处理系统、生化系统、二沉池、深度处理系统、接触消毒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进行了具体介绍。出水水质最终满足相关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厂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一期)设计规模9万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介绍和分析了大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难点,由此确定一期工程处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和设计参数,确定了改良型AAO+磁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泥深度浓缩脱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工艺选择和组团式布局解决了用地紧张的难题,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保障准Ⅳ出水达标的可行性。对同类标准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某3万t/d污水处理t程设计采用A2/O工艺,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的一级A标.该文列举了某工程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并介绍了该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特点;提出了污水处理厂采用A2/O工艺设计施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超  刘晓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6-88,95,I0008
邯郸市南污水处理厂的实施,将填补邯郸市南部区域污水处理的空白。污水厂近期处理规模4万m^3/d,远期8万m^3/d。出水水质标准遵循《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模式,二级处理采用“多模式AAO+二沉池”,深度处理选用“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项目的实施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赣州市白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6万m~3/d,采用UNITANK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扩容提标后要求处理规模达到9万m~3/d,出水水质达到上述标准的一级A标准。由于污水厂周边不具备新征建设用地的条件,工程通过挖潜改造,采用内置固液分离器AO+磁混凝+反硝化滤池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后用地指标仅为0.51 m~2/(m~3·d),对我国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以浙江省温岭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高出水标准条件下的污水厂设计,以期为同类型污水厂设计提供可参考借鉴的解决方案。该工程设计规模5万m3/d,出水执行《台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及标准限值》(试行)地表水准IV类水标准。设计对以往进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针对该厂进水低碳高氮磷的特点,为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最大程度降低脱氮和除磷对碳源的争夺,工程拟采用改良型A/A/O工艺,针对出水总磷和SS要求较高的情况,工程创新性采用“气浮+气水反冲洗滤池”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国内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典型形式;系统分析了与常规污水处理厂相比,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运维阶段所面临的全新难题;针对上述面临的全新难题,提出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综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川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近期3.5万m3/d,远期13万m3/d。设计采用G-BAF+常规三段式深度处理工艺,出水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污泥采用机械浓缩脱水。重点介绍了水处理工艺及主要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设备配置情况。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运行,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及再生水回用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传统污水处理厂存在的系列问题,并以厦门市马銮湾再生水厂为例,详细介绍了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马銮湾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按类IV类水质标准,采用"分点进水多段式AA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超滤膜"的主体工艺流程,通过全地下集约化布置打造厂区绿色景观,实现了土地节约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1.
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的内涝风险源进行识别与分析,建立地下空间内涝故障树.由FTA可知,对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联动故障是其地下空间内涝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从设计、建设及运行方面对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空间内涝风险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别提出了应对厂区超量进水、内部渗水、外部雨水等情况的防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泰和污水厂是国内采用全流程全地下式集约化布置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40万m3/d,调试过程中通过优化污泥接种培养驯化方案、系统管网联动调度、优化调试顺序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污水厂达标排放,发挥了泰和污水厂的环境效能.对泰和污水厂调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全地下大体量污水厂的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BIM技术的发展,给排水构筑物设计不断尝试把BIM技术运用到实践中。萧山钱江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钱江农场,设计规模40万m3/d,是一座半地下箱体式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人员就Revit软件中建立的三维模型,结合YJK软件,探索地下厂构筑物结构计算,证明了地下厂项目利用三维模型整体计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深圳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将设计规模由6万m3/d扩容至16万m3/d,设计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准Ⅳ类水标准.本工程实际用地面积仅为4.2 hm2,通过原有构筑物拆除,新建了一套设计规模16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工程采用多段AO生物反应池+双层二沉池+磁混凝沉淀池+紫外消毒的工艺流程.本工程总投资为52 165万元,单位经营成本1.03元/m3.本工程主体工程于2019年建成通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准Ⅳ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5.
调查表明[1],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水处理构筑物结构已经出现严重腐蚀现象.现从结构设计角度,简要分析污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作用的机理,提出分级防腐的设计方法,并列举一座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防腐设计.  相似文献   

16.
刘金星  胡邦  佘步存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82-85,I0007-I0008
云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0×104m^3/d,二级处理采用倒置AAO工艺,生化池与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剩余污泥排放等合建,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方便等特点,三级处理采用“转盘滤池+生物快渗+紫外线消毒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污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或扩建过程中污水系统的溢流问题,尽快改善河道水质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大、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高;而市场上常用的一体化处理设施则由于处理规模受限、出水水质不稳定,均不适用于城市污水应急处理。本文以海口市某污水溢流污染控制项目为例,介绍了装配式污水处理站在污水应急处理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拓  杨富莹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107-110,M0013
东营市五六干合排污水处理厂是东营市第一座设计出水标准达到类Ⅳ类水体标准的市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2.5×10^4 m^3/d,采用“预处理+巴颠甫生物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浸没式超滤”工艺,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工艺。详细介绍了该工程处理工艺的设计情况,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说明。该工程自2016年底建成调试完成以来,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中下游某城市南部污水系统为例,对污水系统外水入侵、高水位运行、进厂水质浓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分片、分区、分阶段提质增效的思路,并给出降水位排查污水管网、市政管网系统整治、排水单元整治、污水管网优化运行等技术措施。先期实施的1#泵站片区通过上述措施,已挤出外水量约为12 708 m3/d,污水厂进水BOD5浓度由69.6 mg/L提升至78.3 mg/L,较整治前提升12.5%,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由61.6%提升至69.3%,基本实现了提质增效的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