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宇  郝本峰  赵冬  刘波  刁长君 《桥梁建设》2012,42(Z1):148-152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第12合同段跨河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跨越河堤的支撑体系为钢管桩平台加贝雷梁支架,完全位于河道内及完全位于河岸上的支撑体系直接采用碗扣支架.采用有限元法及材料力学模型对该支撑体系进行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结果均满足要求.施工要点为打设混凝土管桩,在管桩顶浇筑系梁,将钢管桩吊至系梁顶与预埋件相连,在钢管桩上安装横梁,在横梁上安装贝雷梁,在贝雷梁上搭设碗扣支架;支架搭设完采用砂袋进行堆载预压,预压结果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城市高架桥现浇箱梁大跨度门洞的设计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李金强  罗志佳  张瑜瑜 《桥梁建设》2012,42(Z1):144-147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海尔路高架H2号桥跨合肥路,该段箱梁施工采用门洞结构作为支撑体系.门洞结构主要由混凝土条形系梁、钢管门柱、工字钢纵横梁、碗扣支架等组成.采用有限元法及材料力学模型对该门洞结构的受力及变形进行验算,结果均满足要求.主要施工要点为:设置混凝土系梁,采用吊车将门柱钢管吊至系梁上,焊接在系梁的预埋钢板上,在钢管间设置剪刀撑、平联、牛腿,钢管顶设置双拼工字钢横梁,横梁上架设工字钢纵梁,横、纵梁间设联系杆.  相似文献   

3.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某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连续箱梁施工实践,介绍了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设计,并对支架底模、横梁、纵梁强度、立杆受力、支架压缩变形及地基承载力等进行了验算;简要介绍了该桥连续箱梁现浇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现浇连续箱梁支架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元 《中外公路》2008,28(2):137-139
某大桥东引桥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支架基础为软弱粉砂土,承载力极低.通过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结合碎石盲沟排水、表层铺填宕渣硬化等方法进行支架基础处理,确保了箱梁施工支架结构体系的安全,全桥8联箱梁混凝土浇注顺利完成,可为在类似软土地基上进行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浇箱梁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满堂支架、门式支架、钢管立柱等施工方法,在地基承载力较差的施工条件下,满堂支架、门式支架存在基础处理难、基础处理复杂等问题,钢管立柱方案较为可行。对于珠三角地区的软土地基,钢管立柱基础处理需要耗费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或钢管,成本较高。结合该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预应力管桩及钢管柱作为基础的施工方案,可有效解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襄阳汉江五桥引桥、匝道桥上部结构均为支架现浇箱梁,大部分位于水上。在以往类似工程,一般采用大型钢管桩排架作为箱梁现浇支架。为提高材料周转率,便于支架拆除,汉江五桥水上引桥箱梁采用钢管桩平台与满堂支架组合的形式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7.
鄂东长江大桥超宽箱梁现浇支架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东长江大桥主桥边跨PC箱梁宽度大、重量重;从箱梁浇筑到成桥阶段受力体系转换多,支架使用时间长;同时北边跨有2跨位于长江中,需经历洪期.采用岸上钻孔灌注桩和江中钢管桩相结合的支架基础形式.支架上部结构由牛腿、横梁、贝雷纵梁和分配梁组成,下部由钢管立柱支撑.目前已经完成75%的箱梁浇筑,整个支架系统结构稳定、各部分结合合理、卸载方便、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8.
桥梁预应力现浇箱梁施工传统上采用满堂支架法,随着近几年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满堂支架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钢管桩支架法具有传统满堂支架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其周转率较高,可减少支架的投入,节约成本。文中结合工作实例,介绍采用钢管桩支架施工现浇箱梁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榆佳高速公路青云互通A2匝道桥上跨主线,上部构造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为曲线桥并且与主线桥斜交,其所处的位置地形比较复杂,现浇支架采用了碗扣式支架与钢管桩支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时对钢管桩进行分组布局,发挥贝雷桁架的优势,节约了大量连接钢材;根据施工进度情况,优化现浇支架设计方案,解决了斜交及与主线施工相互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沙埕湾跨海大桥主桥采用单侧不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其北边跨Z3#~Z6#墩(长168m)采用混凝土现浇箱梁。该现浇箱梁为单箱四室结构,施工时采用纵向分段及全断面浇注,其具有预应力复杂、混凝土方量大及变形控制要求高的特点。根据该箱梁结合结构的特点,在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钢管桩少支点支架系统设计,并减载预压,有力地保证了现浇箱梁支架的稳定性,对类似大桥现浇箱梁支架设计和施工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林塘大桥主桥跨航道段采用少支点支架施工,由于梁体跨度大、荷载大,支架下部采用钢管桩作为基础,本工程对钢管桩进行了承载力设计验算,并且在施工中对钢管桩进行了现场承载力试验,以确保梁体支架的稳定和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2.
移动模架快速现浇50 m跨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长江隧桥B1标工程50 m跨连续箱梁现浇施工为背景,介绍了SLMSS-50型下行式自推进移动模架快速施工现浇箱梁技术。该移动模架跨度为50 m(最大可达60 m),承重达1500 t。综合采用钢支撑立柱式墩旁支撑系统、折叠式底模支撑横梁和纵向滑移式悬吊系统等,通过液压顶落、横向开合和整体纵向过孔等技术,实现了造桥机的快速拼装、走行并有效缩短箱梁施工时间。通过预压试验,验证了移动模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形控制提供依据。现浇箱梁施工以内模设计与加工,混凝土浇筑方法与组织、合理缩短浇筑所需时间,以及采用PDCA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线形控制为重点。通过以上措施大大缩短了箱梁节段的施工周期,并在线形控制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成桩工艺不同,桩基的承载机理和工作性状会有明显差异。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全套管护壁钻孔灌注桩两种施工工艺对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以及两种施工工艺对桩身轴力和桩侧阻力发挥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两种工艺导致的桩基承载力差异。结果表明:全套管全回转钻孔灌注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泥浆护壁钻孔桩的1.25倍,桩顶沉降前者比泥浆护壁钻孔桩减小了36%,全套管全回转桩的施工工艺相较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可以提供更高的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从根本上回避了一般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腹板开裂病害问题,合理地将钢、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改善结构力学性能并减轻结构自重,理论上波形钢腹板梁桥可以超过混凝土腹板梁桥达到更大的跨度。由于梁桥中墩墩顶处负弯矩承载力有限,通过负弯矩对比的方式,试设计主跨360 m的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抗弯、抗剪承载力,以及连接件等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试设计方案是成立的。钢腹板整体屈曲稳定性是制约波形钢腹板梁桥跨径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现有的波形钢腹板型号应用在大跨度梁桥中整体屈曲强度折减较严重的问题,研究设置纵向横隔和采用大尺寸波形钢腹板型号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波形钢腹板梁桥向更大跨度发展做出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施工线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B4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是国内最大的组合梁结构,采用梁场预制,浮吊安装的世界先进施工技术,组合梁设置了纵坡,并位于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上,线形控制非常复杂.介绍其钢梁节段拼装、整孔吊装段的总拼、钢-混凝土叠合、墩顶合龙等关键施工阶段的线形控制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宁连、宁通公路马汊河大桥混凝土箱梁现浇支架施工过程的分析和总结,初步探索和总结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连续箱梁现浇支架设计、施工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薛松  吴卫  钟明键 《中南公路工程》2012,(2):115-117,132
满堂支架的稳定性是影响箱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支架稳定性是支架是否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吉茶高速公路k27+000~K27+150现浇高箱梁跨越暗河,通过对该现浇高箱梁支架和跨暗河方案的设计、计算和实践,对满堂支架在复杂地域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杨  李明贵 《路基工程》2020,(4):133-138
通过黑石河桥头引道路基沉降导致路面开裂的成功处理,研究了小间距小直径密集型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应用技术。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层、松散地层的承载能力,减少路基沉降和差异沉降,达到防止路面破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酉水大桥是一座主跨为(80+145 +80)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并将主墩做成与水流一致(与路线方向成约65°)的斜高墩以满足行洪要求,主梁0号块采用托架现浇,边跨直线段采用贝雷片吊架现浇,其余1~18号块均采用挂篮悬臂浇筑,主梁的线形控制较为关键,结合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施工实际,介绍了主梁的施工方案、线形控制的目的和要点、线形控制计算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箱梁立模高程的计算过程和箱梁高程测控的布点和监控方法,为今后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闫兴非  张涛  汪罗英  彭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50-52,M0008,M0009
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泖港大桥主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混合而成的桥梁,桥梁的总体跨径布置为65 m+135 m+65 m,其中主跨跨中55 m范围布置了钢箱梁其他部分布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主梁在中间桥墩处梁高为7.2 m,高跨比为1/18.75,跨中梁高3.2 m,高跨比1/42.18,混凝土部分箱梁梁底按2次抛物线变化,钢箱梁采用等截面形式。对该桥采用ANSYS软件建立板壳实体模型进行主桥整体分析表明,该桥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悬臂对称浇筑混凝土梁段、支架上浇筑边跨混凝土合龙段、施工钢混结合段以及整体吊装钢箱梁节段等。运营情况表明该混合梁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